正文 第三節 麵對百年人生,一笑而過(3 / 3)

邵逸夫將邵氏電影的明星製應用到了“無線電視台”。1971年,他主持開設了被譽為“港星搖籃”的訓練班,香港演藝圈“黃金一代”如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郭富城、劉嘉玲等頂尖巨星,乃至大導演杜琪峰等都出自這個訓練班。而“香港小姐”選舉也是自“無線電視台”創立之後,每年賺足眼球。

“無線電視台”在邵逸夫帶領下好戲連台:《上海灘》《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鹿鼎記》等巨製捧出了“五虎將”黃日華、劉德華、梁朝偉、苗僑偉、湯鎮業;女星則在汪明荃、趙雅芝、鄭裕玲後,捧出陳玉蓮、曾華倩、戚美珍、黎美嫻、劉嘉玲等各具特色的花旦。邵逸夫欽點的歌壇“四大天王”品牌,光環至今不衰。

20世紀80年代,香港一大批新進導演和獨立電影製片公司,不斷地以各種手段搶走邵家大批明星和導演,加上電視、錄像的崛起,邵氏影業麵臨著嚴重危機。但電視業務的拓展,替邵氏擺脫了這一厄運。同時,地產、銀行等業務也很有效地彌補了這一損失。邵氏的境遇並不尷尬。

為了順應形勢,邵氏將業務有計劃地轉向多元化。無獨有偶,邵逸夫在保存影業實力、拓展電視業務的同時,也在日見興旺的錄像業方麵大顯身手。在馬亞西來一地,80%的錄像市場被他壟斷。邵逸夫的代理人欽佩地說:“現在是錄像帶的天下,邵逸夫把投資重點放在這裏,是正確的選擇。”

人們常說,把握時機、審時度勢是成功的一大秘訣,在這方麵邵逸夫可稱一絕。早在1929年至1933年,世界經濟大蕭條,影響了電影業,影院紛紛倒閉。而他卻激流勇進,拍攝了第一部有聲影片《白金龍》。影片公映後,天下轟動,爭相觀看者如雲。該片拍攝成本僅1萬元,而僅廣州一地的票房收入就達60餘萬。從“無聲”到“有聲”,電影藝術發生了質的飛躍。邵逸夫的這種不失時機的創舉,令人歎服。在風雲變幻,高深莫測的生意場,不是勇者難為逐浪漢。他若沒有奇智大勇,是絕不會有今天的邵氏事業。

如今的“無線電視台”更是全球市值最大的華語傳媒,也是目前亞洲最大的中文節目內容的供貨商,並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粵語內容資料庫。“無線電視台”現在還是堅持一條龍的渠道,壟斷電視劇的拍攝及宣傳、播出、發行,每年要生產520集的電視劇。時至今日,仍然是香港免費電視“一哥”。

邵逸對華語影視圈的貢獻享譽全球,被稱為“華語影視大亨”,邵逸夫家族締造的邵氏電影主宰亞洲電影市場半個世紀,“邵氏出品,必屬佳品”的品牌更在東南亞街知巷聞,旗下影城物業是全亞洲最大的商業電視電影城,被稱為“東方好萊塢”;邵氏家族也進軍電視業,入股香港無線電視,四十多年來香港無線電視製作的節目蜚聲國際,“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邵逸夫旗下的邵氏電影和香港無線電視的電視劇”,經典的影視文化形象譽滿全球、膾炙人口,是全球華人的集體回憶。

他是全世界看電影最多的中國人,他開創了中國電影從無聲到有聲的時代,他是香港娛樂界榮獲英國皇家爵士勳銜的第一人。他是富翁,更是壽星——他的百年人生是一部精彩的傳奇,更是一部壯麗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