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蕭繹執政的時代,雖然從文學和政治層麵上形成了一股“中興”的局麵,但是在軍事和維係宗族關係上麵,蕭繹重新走了劉宋和蕭齊的路子,而且更加令人沒想到的是,他走的路子竟然比劉宋和蕭齊兩個朝代更加的艱深。雖然劉宋和蕭齊在殘殺宗族的時候也引來不少的反抗,但是沒有一次反抗是皇帝自己的兄弟子侄引來外邊的民族來對抗自己的親戚。
不過蕭梁做到了。在和蕭詧對陣的時候,蕭繹沒有想到這個侄子和宇文泰達成協定,襄陽(當時是湘東王的王府所地)丟失,接著在誅殺蕭紀的過程之中,這個弟弟又和蕭詧采取了同樣的方式,宇文泰乘機攻陷了成都。
大家還記得李太白寫的那首詩麼?“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從四川消滅將領******,隻需要順流而下,非常的容易。況且當時北方已經有了很大的優勢可以滅亡南方朝廷,就算再怎麼興盛,南方在政治上麵還是不如北方。
可能有的讀者會問:“為什麼蕭梁滅亡之後,陳霸先所建立的朝廷還會支撐到隋朝初年才被滅亡呢?”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隻能說陳霸先所建立的朝廷,是憑著兩種東西支撐了三十二年:
1.周國初建的時候,正好是宇文泰剛剛死亡,宇文護獨攬大權的時候(這一段曆史,我們將會在第十一季的時候為大家簡單地分析一下),這不得不說是老天給陳霸先的機會,但是陳霸先沒有當多久的皇帝就病逝了,所以這樣的好機會,沒有抓住。
2.雖然政治上和軍事上北方要強於南方,但是在另一個方麵,南方要強過北方。這個方麵就是經濟,當時南方的經濟呈上升勢頭,原因我們在《司馬王朝》裏麵曾經講到過。
蕭繹在殺宗室子弟的時候,是分階段進行的。侯景叛亂的時候,他殺死了自己的弟弟貴陽王蕭慥、侄子蕭譽,並襲擊兄長蕭綸,殺死了孫子輩的蕭棟;武陵王蕭紀派兒子蕭圓照援助蕭繹,但是卻被蕭繹阻擋在白帝城;另一個侄子蕭圓正率領部下接受他的部署,他卻將其囚禁在嶽陽。
所以後期的蕭繹比較猜忌宗族和群臣,對侯景作戰的最初階段王僧辯連連失利,導致侯景攻破台城,就是因為皇帝的猜忌濫殺,部將人人自危。另外,蕭繹還是一位善於矯飾的人物,所以現在的男演員之中,導演第一個想主動聯係的,往往都是蕭繹這個星座的人,因為這種星座的男士很容易請得動。
但是由於蕭繹最會演戲,最會假裝正經,所以曆史上麵對他的評價是“才子皇帝,表裏不一”。但是我認為這種評價並不恰當,因為蕭繹追求的是完美,不僅在自己的父親麵前追求完美,而且也會在群臣乃至任何人身邊表現自己的完美。
可是這位皇帝有兩個為人詬病的環節,第一個就是他放縱侯景囚殺了蕭衍,第二個莫過於他那個不省心的老婆。他的妻子徐妃(徐昭佩)就是“徐娘半老”那個典故的主角,他這個老婆擁有著獅子座的固有本性,善妒。當然,他最初招惹皇帝的是那一頂大大的綠帽子。
給皇帝戴這種帽子,又有誰能夠受得了呢?況且還是和和尚智遠道人、近臣暨季江產生的感情。另外這個徐昭佩還比較大膽的畫了“半麵妝”,來嘲諷隻有一隻眼能看得見的蕭繹。所以蕭繹雖然發怒,但是他知道徐昭佩表現的是真實情況,也不便和她動氣,隻好默默的記在心裏。
徐昭佩最後將蕭繹徹底震怒的舉動竟然是獅子座的本性——善妒。其實在帝王家也有許多的悍婦,徐昭佩就是一位。但凡蕭繹臨幸了那位妃子,隻要該妃子懷孕,那麼就必然遭受到徐昭佩的毒手。
就在徐昭佩發動發動她的“妒”功的時候,正巧皇帝寵愛的另一位妃子王氏死去,皇帝將王氏的死歸咎於這位不省心的老婆,太清三年(549年),蕭繹的長子蕭方等去世,蕭繹便命令徐昭佩自殺,徐昭佩投井而死,屍體還回徐家。
當然這位皇帝最終的下場也很不好,宇文泰派大兵壓境,這位皇帝為了顯示他的儒雅本色,賣弄文才,率領群臣在那裏討論《道德經》,當城池被攻破之後,他有大燒自己保存的十四萬卷圖書,造成了及秦始皇之後又一次的文化浩劫。
農曆十一月(公曆是12月份),江陵城池完全被攻陷,蕭繹被害,享年四十七歲。這位處女座(蕭繹生於508年9月16日,農曆八月丁巳日)。
在殺死蕭繹之後,陳霸先和王僧辯兩個人擁立蕭衍的侄子蕭淵明為皇帝,但是555年(因為蕭淵明不算是正式皇帝,年號還是“承聖”)的九月二十三日,陳霸先殺死了王僧辯,廢黜蕭淵明,立蕭方智為皇帝,改元紹泰。
太平(556年八月改元)二年(557年),蕭方智禪位於陳霸先,南梁滅亡。
從下一講開始,我們進入“陳朝史”的講述,敬請大家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