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十一章 霹靂應手(1 / 3)

一、重建根據地

射烏山事變發生後,臨江縣抗日根據地重新淪陷。

中共蘇皖區黨委研究後決定派紀濤同誌進入臨江縣做恢複黨組織的工作。

紀濤同誌是上海南彙縣人,“八?一三”事變之後,他懷著抗日救亡的良願參加了新四軍服務團,不久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組織的信任和培養,使紀濤同誌逐步成長起來,他曆任區委組織科長、區委書記、中心縣委青年部長、縣委宣傳部長、縣委組織部長等職,豐富的革命實踐的鍛煉使他成為一位政治可靠、信仰堅定、對敵鬥爭靈活的優秀幹部。

紀濤同誌出發前,蘇皖區黨委書記鄧仲銘同誌從口袋中拿出留在臨江縣的黨員幹部名單並交給了他。同時,讓他舉辦了一期黨訓班,參加黨訓班的同誌共有四位,他們是葉振新、葉振英、葉小伢和陳富。黨訓班一結束,紀濤就帶領四人連夜出發,淩晨三四點鍾時他們到達桃崗。紀濤住進了桃崗人葉振新家中,其他人各人回到各人的家中。

紀濤化裝成難民,他在葉振新家當幫工。葉家開了個小茶館,來人很雜,紀濤怕不安全,於是他就向葉振新借了籮筐和扁擔,他要化裝成走街串巷的郎中。紀濤一邊給人看病,一邊和留在臨江縣的黨員幹部們秘密聯係。經過紀濤同誌一年零八個月的艱苦工作,留在臨江縣的黨員幹部的組織關係全部恢複。此外,紀濤同誌還發展了許多黨員,他將新老黨員編成七個黨支部。

恢複臨江縣抗日根據地時機成熟,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決定派十六旅打進臨江縣。新四軍十六旅在旅長鍾國楚的帶領下在臨江縣外圍轉戰數月,掃除重建臨江縣抗日根據地所有障礙,然後揮戈進入射烏山地區。十六旅所到之處摧枯拉朽。

十六旅進入射烏山地區後,蘇皖區黨委研究決定調紀濤同誌任中心縣委副書記,陸綱同誌任新成立的臨江縣書記兼臨江縣抗日人民政府縣長。

陸綱同誌是浙江鎮海人,“八?一三”事變之後,他毅然拋棄在中國銀行的工作,從香港回到內地參加抗日救亡活動。一九三八年十一月陸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先後任嘉崇桐三縣工作委員會工委書記、赤南縣委書記、江句縣委書記。

陸綱同誌是個有膽有識而又勇於決策的人,上任伊始,他麵對在射烏山地區活動十分猖獗的攝山鎮日本憲兵隊毫不手軟。首先他將敵工部長林德潤調到這個地區任區委書記兼區長。林德潤上任後加強對這一帶兩麵派人物的控製,使攝山鎮憲兵隊摸不到抗日軍民的真實情況。其次,陸綱對縣短槍班的負責人進行了調整,他將有過南方三年遊擊戰爭經驗的老紅軍張甫生調到縣短槍班任班長。

為了徹底擺脫臨江縣對敵鬥爭的被動局麵,陸綱和縣委同誌們研究後決定“擒賊先擒王”,要想方設法除掉岡本一雄。縣委會議精神傳達下去後,臨江縣每一個共產黨都在開動腦筋,仔細琢磨捕“狼”的好辦法。正是:

天網恢恢罩,多行不義必自斃!

二、打狼記

縣委的會議精神傳達到攝山鎮黨支部不久,打入到攝山鎮日本憲兵隊的中共地下黨員王曉培送了絕密情報,他告訴陸綱岡本一雄去了江山村,半個月後才能回來。得到絕密情報之後,陸綱派人找來張甫生,要他如此這般。

“頂好抓他個活的,不行就擊斃他!”遇事沉著冷靜的陸綱最後說。

“陸書記,我明白!”張甫生信心百倍。

陸書記命令下達之後,一出《打狼記》拉下了序幕。

張甫生接到命令後立即帶領縣短槍班的隊員們來到攝山鎮至江山村公路旁一個名叫駱家莊的小村裏,他們化裝成農民住進老鄉家中。他們日日埋伏在公路兩旁,觀察過往車輛尋找岡本一雄的下落。他們連續埋伏了十天,均未見到可疑的車輛從這經過。到第十一天時,灰色的天空中忽然下起了鵝毛在雪。麵對這滿天大雪,縣短槍班的同誌們沒有絲毫的畏縮,他們個個精神抖擻迎接困難。

“瑞雪兆豐年,上山打野獸正是好季節,今天下雪我們必有好收獲!”張曉強望著紛紛下落的大雪笑著說。

“我們天天釣魚,總有一天會把大魚釣到的!”趙勇剛堅信此念。

“說得對呀!天天撒網,打魚的經驗越來越足。多撒網,大魚定會逮到!”張班長眼中看到了勝利的前景。

他們埋伏到下午三點鍾左右時,突然公路上出現了一輛可疑的班車。汽車行走緩慢,張甫生朝康林和張曉強使了一個眼色,他倆立即各人提了兩捆柴禾將之放到麵前公路中央。道路受阻,汽車停了下來。縣短槍班隊員們見狀衝了過去。張甫生一馬當先,他拉開車門後命令車裏的人統統下來接受檢查。

“不準亂動,誰動打死誰!”濃眉大眼的趙勇剛聲若洪鍾,車內六個警衛師的人乖乖地舉起手來,他們舉著手跟著乘客往車下走。乘客們和六個警衛師的人全部下車後,張甫生、陳相林、張誌友、康林正要對乘客們進行檢查時,乘客中一胖一瘦兩位穿著黑呢子中式大衣各人夾了一隻黑皮包的人拔腿就奔,他們向攝山鎮拚命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