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雨過天晴。清晨起來,將士們便早早地來到了各自營地上操練。前邊探子一天三報,蘆芽山下胡騎的一舉一動皆在蕭煦等人的掌握之中。
用過早膳,趙益將先前撥出的準備迎敵的將士集結起來,給他們講明了此次應戰的部署和各自的戰鬥任務。正當蕭煦也要給大家鼓鼓勁時,隻見南宮皓領著一人,急急上前道:“數千胡騎已從蘆芽山下奔雁門關而來了。”
蕭煦長話短說,道:“眾將士準備殺敵吧,得勝後論功行賞!”
說著,遞了一個眼神給趙益。趙益急步上前,指揮將士各就各位,一路出發往雁門關外迎敵而去。
由於此番戰前,陶燁和侯遠寧等人已將地形地勢摸探得清清楚楚,趙益等人又是久經沙場之輩,幾人謀劃一通,便想出了兵分兩路的計謀。趙益帶一路將士快馬正麵迎上去,陶燁帶著另一路將士隻步行並攜帶弓箭和刀戟從東邊峭壁攀爬上去,一路隱秘而出,直至到達胡敵隊伍尾部才突襲而下,而後與正麵人馬形成首尾夾擊之勢。
巴罕圖並不知蕭煦他們已經掌握了自己的情形,隻還一味領著部下一路摔著馬鞭浩浩蕩蕩前來。
直至快要接近雁門關時,才發現前麵已殺出大隊兵馬。雙方人馬交戰片刻,巴罕圖覺出隊伍後麵的人馬似乎沒有跟上來。趙益和南宮皓等一眾將士打馬揮刀,越戰越勇。巴罕圖眼見著敵不過,便掉頭轉身想沿著來路逃去。不過一瞬間,陶燁領著一眾將士又擋住了巴罕圖的去路。前後夾攻,不過短短一二個時辰,雁門關外便已是人仰馬翻,屍橫遍野,巴罕圖部下除了幾個人慌忙逃竄外,幾乎全部陣亡,最終巴罕圖和殘留的幾個人也不得不束手就擒。
匈奴單於王庭裏,穆連提和單於庭貴族們最後商定,由日逐王率領左都尉及單於庭十萬兵馬前去營救巴罕圖。
不過一日,單於庭的兵馬便到了蘆芽山下。大軍歇息一日。第二天,便揮鞭南下朝雁門關而來。
蕭煦和南宮皓等人夜以繼日商量應對之策。這一天,探子來報,匈奴大軍已至雁門關外百裏之地。為了不使關內百姓無辜傷亡,蕭煦一聲令下,大晉兵馬出關迎戰。
南宮皓和趙益等人身披戰甲,手持刀戟,殺氣騰騰跨上戰馬就要前去。一旁蕭煦也盔甲凜然,牽著棗紅大馬也要上前線而去。小海子拉著蕭煦的衣角哭著臉道:“此番出關必有惡戰,王爺還是不要親自上前去吧。”蕭煦摔下小海子的手道:“就因為是惡戰,本王才要臨陣督戰,將士們看見本王在那裏,才能更有銳氣殺敵呢。”
小海子一臉擔憂,“可是,戰場凶險,王爺如此赴險,奴才可要怎麼辦呢?”說著,急急向南宮皓走去,道:“南宮將軍快勸勸王爺吧,他要上戰場去呢。”
南宮皓和趙益等人也下馬勸著蕭煦道:“四弟就不用去了吧,你坐守營帳中,有什麼情況我們會讓人飛馬快報過來的。”
蕭煦不顧他們勸告,徑直跨上馬兒,揮著馬鞭前去了。南宮皓搖搖頭,向著小海子道:“他不聽勸,現下也沒什麼辦法,隻有到戰場上多加注意了。”
出了雁門關,不過一個來時辰,雙方人馬便在關外三十裏左右的地方短兵相接。
蕭煦下馬揮刀殺敵,南宮皓和小海子前後左右相隨。胡人擅騎射,武藝技精,一個不留神,一支羽箭“嗖嗖”飛來,眼看著對準蕭煦的胸膛就要刺進去。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隻見近旁一個小卒扔下手中戈戟,用力一推蕭煦,蕭煦一個踉蹌,躲過了這支箭。可是,下一秒,這個小卒便捂著肩胛踉蹌跌落在地。
小海子和南宮皓目視這一場景,早已嚇得魂飛魄散,急步跑上前,拉著蕭煦查看傷勢。蕭煦站穩腳跟,大聲喚著:“小海子,快瞧瞧那位士卒怎樣了,是他救了本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