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豈曰無裳4(3 / 3)

“但是糧食到底都到哪裏去了呢?”我還是想不通。

“打戰消耗掉了啊。”龍嬰實在不知道我怎麼問出這樣愚蠢的問題。

“不是啦!打戰消耗的是人命、是武器、還有戰士吃掉的那些糧食。但是全天下種出來的糧食,不可能給軍隊吃完是不是?所以那些收繳的糧食,到底去了哪裏呢?”

龍嬰眼裏透出激賞:“不錯。有一部分損耗,是因為本來種田的人被叫去打戰,影響到田裏的出產;一部分糧食,應該存在京城以備不時之需;還有一部分,我們都懷疑是運給西域胡人換戰備了。”

跟北虜不同,胡人住在沙漠的另一邊,自給自足,對中原沒什麼興趣。跟他們換裝備,是說得通的,但——“為了打戰,從百姓的口中奪糧,這比投敵更惡劣!”

龍嬰這次搖搖頭,沒有同意我:“投敵就是徹底失敗了。暫時的艱苦換來勝利,應該還是值得的。我如果不是諸侯之子,也要讚同皇上的決定。”

投敵,失敗的隻是皇帝吧?如果敵人不會把百姓全部殺光的話。隻要能好好活著,在誰的手下不是活著呢?對他們推祟的“氣節”,我不是很理解,隻能閉嘴。

幸好越往北邊走、越接近元城,所見的景象就越緩和與富饒,氣溫是更冷了,早晨出發時還隻要穿薄棉襖,晚上就不得不換上較厚的皮衣,客棧、茶樓、酒店都開門營業,雖然建築比較舊、陳設也沒有多好,泰半隻是在大門口掛個厚厚的棉布簾擋寒風,但掀開簾子,能見到裏麵燒著熊熊的炭火盆、還能聞見酒香。皮貨商、藥材商、牛馬商,來來去去,劃拳鬥酒、罵著粗話,見到我們這支小小的軍隊,略為側目、稍微肅靜點,但至少不逃跑。謝天謝地,這證明元王爺的軍隊沒有禍害地方。我心甚慰。

有龍嬰在,我們住的自然不是小客棧,都由地方上的官員接待。這些官員們,厲祥在、忠於厲祥;季禳在、忠於季禳;頂頭上司元王爺造反、他們又忠於元王爺。要是以“氣節”來要求,大約也不算很有氣節的。但地方總要有他們在,才能流暢的運轉下去。經曆過那麼多顛沛流離,我覺得謹小慎微、一天到晚應付著瑣事的他們,比一切快意恩仇的英雄都更來得英雄。

夜宿日行、快馬加鞭,元城終於就在眼前了。

有段時間不見,元城跟我初見那時,又不一樣。城頭全是士兵,但是攤子全都擺出來了,街道不像我初見時那麼空曠冷漠,仿佛有誰解了繩結,於是所有活人們都盡著他們的性子出來。沿著街的小店,把兩扇吊窗吊起。擺著幾條桌凳。照壁上有的貼著大紅大綠的關公、渾金渾銀的財神爺,有的提前掛出春聯道是:“生意滔滔長,財源滾滾來。”小飯鋪當壚的老板娘,略掛油膩的桃紅袖子卷著,露出兩段藕臂,紅通通手裏拿著鍋鏟兒,嘴裏哼著小調兒,那鍋下的火苗歡快的像是布頭剪的、被風吹動,搖搖擺擺老是停不下來,老是不會熄、老是紅火。打鐵鋪叮叮響。有小販在叫賣柑桔:“異物,異物,海邊販來的!九死一生販到這裏!”戴著絹花塗脂抹粉的身份可疑女子,咧著職業性笑容晃著兩手走在街頭,遠遠有管弦飄來,與街頭不知誰家送喪的哀樂混在一起。

“紙醉金迷、魚龍混雜。”龍嬰苦笑一聲,“這就是元城一向來民風。瘟疫也好、大戰也好,隻要暫時沒人掐著他們的脖子叫他們噤聲,他們總要玩樂的。”

“真正強盛的城市,人民應該歡樂。”我小心道。如果所有城鎮都像元城般歡樂,那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