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體告別、火化、捧骨灰盒回家、安排親戚朋友吃飯……方園爸爸的後事,在忙碌了4天之後結束了。
把自己忙昏、累暈,悲哀就會有所減緩,而一旦停頓下來,各種心痛又會強勁地湧上來。方芳這些天麵容沉靜地幫著媽媽、哥哥張羅爸爸的後事,在場麵上,他們的言語被“爸爸”填滿,沒涉及任何與朵兒留學有關的話題。
私下裏,方芳悄悄問過媽媽一次:朵兒成績到底怎麼樣,衝上這裏的重點高中有沒把握?
方芳感覺媽媽淡淡地看了自己一眼,說了一句,我不知道,把握怎麼說呢,可能就是連她的班主任也說不準吧。
方芳感受到冷淡,她就不再打探了。而心裏則像麻線團滾過,糾結依然在,隻是它被壓在喪父之痛的下麵,她相信它也在那個哥哥那邊,雖然這些天他對自己一如以往,好像淡忘了不快的一切。
方芳把收拾好的行李箱放在客廳牆角。她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發愣,明天一早就要回美國了。媽媽累了幾天,正在裏屋睡午覺。窗外的陽光明晃晃的,風吹進來有些熾熱,感覺像夏天一樣。
剛才上午與喪事有關的一切停頓之後,哥哥方園說幾天沒去單位了,有些事要去辦一下,就匆匆走了。方芳想,那麼他晚上還過來嗎?如果他不過來,自己去他家走走嗎?
方芳從沙發上站起來,她走到餐櫃前,用手拎了拎一個塑料袋,袋裏是她從美國帶來的零食,這次回來得太匆忙,來不及多買禮物,就匆匆在家門口的超市買了一些吃的,和一個玩具“芭比娃娃”,準備給朵兒的。
她想他們晚上還來這裏嗎?上午什麼都沒說,好似是怕了說什麼,所以彼此在隱約中無邊地拖遝。她坐到窗邊,想要不要給他打個電話問一下。客廳的窗下夾竹桃正在怒放,粉燦燦的,有深鬱的氣息,方芳想,如果能種株桂花樹那多好呀。從這裏望過去,小區的路上現在沒一個人影。方芳知道,無論是自己還是哥哥還是媽媽現在誰都怕多說些什麼,其實也不是怕,而是沒這個心情,與生死相比,說什麼都覺得輕似煙塵,但不說,煙塵又在心裏,似有若無,不知哪個瞬間湧上來,令心裏空洞,好似難以了卻。
方芳坐窗邊給方園發了一條短信:晚上有空嗎?
隔了一會兒,方園回過來,說,晚上不過來了,單位有一個項目要去談,我和媽媽已說過了。明天祝你一路順利。
方芳對著這短信,既有失意又有隱約的解脫,她舒了一口氣。
雅信中學的門衛對這個戴墨鏡、穿修身牛仔襯衣的女士說,現在是上課時間,不能進去找學生。你是學生的家長嗎?
大太陽光下,方芳背著一隻雙肩包,她說,我是她的姑媽。
門衛說,那麼你坐在這裏等,等下課了,她才能出來。
方芳坐在傳達室裏,不時地看手表,還有15分鍾才下課。從這裏看過去,操場上有一些中學生在上體育課,他們穿著校服,高矮不同,在跑道上練習長跑。不知從哪一間教室裏傳來了朗讀的聲音:“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是如此頹唐!”……是朱自清的《背影》。雖然方芳離開國內多年,但中學校園那特有的氣息早已潛入她的心底,有時候晚上做夢都會夢到自己坐在教室裏考數學,題目做不出來,時間一分分地過去,急得滿頭大汗,於是驚醒。所以總的說來,方芳對自己的中學時代並沒有太多感情,就像包辦婚姻,沒感情但也廝守了6年。
方芳又看了看手表,她對門衛說,方朵兒在上課,我能去見一下她的班主任嗎,我是從美國來的,明天就急著要回去,回去前想看看侄女,也了解一下她的學習情況。
門衛注意到了她衣袖上的黑紗,她憂愁的臉色,和討好自己的笑容,覺得她像個文化人,就讓她進去找教師樓201室的孟梅老師。
孟梅老師正要趕著去實驗樓開年級組會議,所以沒太多時間跟這個自稱是朵兒姑媽的女人細聊,她簡單地說小姑娘很認真,很勤奮,隻是考試不太穩定,但衝一衝,考上重高還是有希望的。突然孟梅想起了什麼,說,她不是準備出國了嗎?
方芳說,沒有吧。
孟梅拿起桌上的筆記本,匆匆起身往門外走,說,我要過去了,不好意思了,朵兒挺不錯的,你放心。
方芳從教師辦公室出來,正好下課了。一群群學生從四麵八方湧來,填充到一分鍾前還空空蕩蕩的走廊上、樓道口、樓間空地上。方芳剛才已打聽到了方朵兒的教室,她穿過喧鬧的人堆,順著走廊走到頂頭的那間教室門口。
她站在門口向裏麵張望,一眼看見方朵兒坐在第三排,正利用課間時間在做作業。上午的喪禮上,朵兒露了一下麵,就被她媽海萍匆匆送回學校來上課了。現在,她的衣袖上還戴著黑紗。
方芳叫了一聲,方朵兒。
朵兒抬頭,看見方芳出現在這裏,明顯愣了一下,擱下筆就走過來了。
上午的葬禮方芳因為悲傷所以沒太多留意這個女孩,現在她向自己走過來,臉上帶著這個年紀的少女像小鹿一般容易被驚著的神情,半懂不懂事,可愛甜美羞怯。方芳用手臂搭了一下她的肩膀,笑道,朵兒,姑媽明天要回美國了,所以來看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