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創新理論與實踐35(3 / 3)

(5)發揮優勢原則

發揮優勢原則是指在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時,以本地區、本單位或個人

的長處為基點,充分發揮有利條件,揚長避短,量力而行,以保證研發工作

盡快地完成,並達到最佳效果。

運用選題基本原則選題時可能會出現一些矛盾,此時,必須處理好各種

基本原則的關係,做好綜合平衡。在工作中,需要注意如下幾點:

第一,堅持需要和可能的統一。

滿足社會需求是技術研發的宗旨,但是由於技術發展水平、資金、設備、

人員等方麵的限製,需要的並不一定都是現實可行的,在進行可行性分析時

應當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切不可盲目進行技術開發。應當綜合考慮需求與

現實的可能性,保證選題既能滿足要求,又是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目標。

第二,堅持先進和適用的統一。

技術研發追求的是實際的社會經濟效果,由於地域等其他具體情況不同,

有些先進技術未必實用,也就難以取得理想的經濟效果。因此,在開展項目

的可行性分析與論證時,必須與環境條件相適應。

第三,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技術研發項目既要重視經濟效果,還應注意社會效益;如產品生產中對環境的副作用,對人體健康與安全的危害、違法、違規等。開展項目的可行性分析與論證時,不能因追求經濟效益,而對社會產生消極影響。

3.可行性研究內容

可行性研究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1)

以市場需求預測為前提,論述設計項目的必要性;

(2)

分析該類產品國內外現狀及水平;

(3)

確定產品的技術規格、性能參數和約束條件;

(4)

提出該產品的技術關鍵和解決途徑;

(5)

預期達到的技術、經濟、社會效益;

·第七章.創造、創新實踐活動·

(6)

預算投資費用、資金來源及項目進度、期限;

(7)

現有研究條件的優勢和不足。

4.技術分析

對開發的新產品,技術選擇一旦發生錯誤,不僅沒有經濟效果,而且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過程中,首先要進行技術分析,分析新選題目在技術上的先進性、適用性、可靠性。

(1)

先進性是指開發產生的產品處於國內外技術領域的前沿,而不能使用落後、淘汰的技術。為此,要大量搜集國內外技術情報資料,了解現狀,掌握待開發產品未來的發展方向,確定所開發的新產品性能參數指標。

(2)

適用性是指所開發的產品使用效果。新產品適應變換工作對象或服務對象的能力,以及適應工作環境變化的能力。同時,應注意使用與維護、維修的方便性。

(3)

可靠性是指所開發的產品可信賴的程度。要求新產品在滿足功能、性能、成本等約束條件下使其可靠性達到最高,可靠性可用產品無故障時間來衡量。可靠性是取得用戶信任和市場競爭能力的重要條件之一。

(4)

在滿足上述條件後,力爭結構簡單、人機協調性好、安全、無副作用。

5.經濟分析

一個普通待開發的產品項目,經濟上無效益,或者得不償失,一切論證都將失去意義。前文提到的特定項目,如國防項目、維持人類生存的特殊項目不在此分析討論範圍之內。對於待開發產品的經濟效益研究不夠、計劃不周造成的經濟損失是嚴重的。因此,可以認為:經濟問題可行性論證是可行性論證的核心之一。經濟分析主要包括:產量與需求分析、產量與成本分析、靈敏度分析和投資估算等四個方麵。

(1)產量與需求分析

當待開發產品的產量低於市場上的需求量Q

Ⅲ 時,才可能盈利,否則將造成積壓、滯銷。因此,Ⅰ Ⅱ 隻有產品銷大於產或者以銷定產,產品才有開

A

2

發的價值。產量與需求關係如圖7-7所示。圖中:Q——產量、需求量;

TT1 T2

T——年份;圖7-7.產品供求關係Ⅰ——某種產品市場需求與時間關係;Ⅱ、Ⅲ——分別表示待開發產品兩種假設產量與時間T關係。由圖中可知,按Ⅲ曲線生產,在T1年前是銷大於供,則盈利。過T1年以

後則轉盈為虧,無利可圖;按Ⅱ曲線生產,隻有到T2年以後才能盈利,獲取經濟效益。在T2年以前則是滯銷。A1為Ⅲ與Ⅰ的交點,A2為Ⅱ與Ⅰ的交點,A1與A2為供銷平衡點。

通過市場調查,可以得到某種產品在不同年份中,供銷的離散數據,然後通過數學

F(T)方法的計算和擬合,得到產銷之間的函數關

Q

2

F1(T)係。Q1=F1(T)為產量函數;Q2=F2(T)為市場需求函數。當Q1>Q2時,即產量大於

T需求,企業始終處於虧損;當Q1

(2)產量與成本分析盈虧平衡圖是表示產量通過成本直接影響盈虧的狀況。圖中縱坐標表示成本,橫坐標表示產量。成本是指生產費用,它由兩部分組成,可按下式計算:S1=SgQ+SF

式中:S1——一批產品總成本;Sg——單件成本可變費用,如材料費、加工工時費等;SF——固定費用,如廠房和設備的折舊費、管理費、工夾具費等。

S2=PQ

式中:S2——一批產品銷售收入;P——單位售價;Q——銷售量。

根據S1與S2建立盈虧平衡關係圖S7-9。圖中A點為盈虧平衡點。由圖可知,當產量在A的左側時,企業虧損;在A的右側時則盈利。

當開發某種新產品時,根據市場調查,確定投產量大小,按供求分析所得產量,在盈虧平衡點右側時將有利可圖。

AQ

圖7-9.盈虧平衡圖

否則應撤銷開發計劃。

·第七章.創造、創新實踐活動·

(3)靈敏度分析

靈敏度分析是指風險分析,主要包括銷售價格、產量、投資和經營費用等因環境不確定性因素引起的變動產生對效益的影響。由於上述四個因素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對企業經濟效益影響大,因此在可行性論證時,對這些因素必須慎重考慮。

(4)投資估算

投資估算是對新產品開發投資費用概略估算,其目的是從宏觀上估算總投資額,以便企業領導在資金上做準備。目前國內尚無公認的統一計算方法,國外通用的是0.6 指數估算法。

Q2 0.6

C2=C1( )

Q1式中:C2——擬開發產品的總投資;C1——已知同類產品的總投資;Q2——擬開發產品的產量;Q1——已知同類產品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