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國是一個建國不到300年,教育史長於國史的年輕國家(哈佛等9所大學校史都長於美國曆史),沒有其他大國引以為豪的悠久曆史和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優秀的傳統文化,總感到自己的文化缺少民族的“根”和“魂”,沒有底氣。他們認為人家有的自己沒有,故然不太有臉麵,有些遺憾,但曆史是不能偽造、借用和搶占的,沒有悠久的,就創造新的別人沒有的特色文化,同樣是能引以為豪的東西,還更能體現時代精神,且有先進性,比傳統的東西更有生命力和威力。他們的做法是堅持教育立國,人才強國,用科學技術來實現自己的美國夢想。就這樣,這個年輕的國家在短短兩個多世紀裏成為世界高等教育最發達,科學技術最先進,獲得諾貝爾獎最多,全球綜合國力最強大的國家。這除了它建國起點高,一步就跨入資本主義社會外,其重視知識和人才,教育立國思想理念、獨特的教育體製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教育觀念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美國的建國者都是政治家、軍事家,也是科學家、教育家和未來學家,他們毫不猶豫、堅定不移地把教育立國理念寫入建國綱領和《憲法》。《獨立宣言》起草者、弗吉尼亞大學創辦者、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斐遜說:“教育是社會自由、民主的保證。一個國家的自由和民主隻有靠教育才能得到永久保證。反之,沒有受過教育的人民組成的國家是專製、暴政的溫床”。這種理念對美國的教育影響深遠。後繼曆屆總統始終堅持這一觀念,堅持教育立國、靠人才強國,又不斷豐富和發展教育立國的理念,使之成為社會和民眾普遍認同的價值。杜威和紐曼兩位教育家,他們“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教育是培養富有個性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好平民和公民”,使人適應這個世界的教育思想,對美國教育同樣產生了很大影響。這些也是美國一直重視學生全麵發展,實行通才教育,因材施教而人才輩出的原因之一。
“人人都有天賦的民主、自由和平等的不可剝奪的權利”,“實行教育公平、教育機會均等”理念是美國建國理念在教育上的體現和落實。美國由此建立起比較健全的教育製度和法律體係,保證教育公平和教育機會均等,使美國教育形成五個特點:競爭性、靈活性、開放性、多元性和國際化。美國教育重視學生全麵發展,實行通才教育,實行因材施教,培養能力和創新精神,滿足不同學生發展個性和特長需求,確保教育公平和教育機會均等,充分發揮不同受教育對象的個性和特長,又能滿足社會不同部門對不同人才的需要,使教育充滿活力和生機。
美國真正實行了12年國民義務教育和終身教育,美國的高等教育最先進,有世界最多的一流名牌大學和研究生院,這是美國高等教育最好的產品,是美國高等教育的精華。
職業技術教育和社區學院為勞工就業、經濟發展和促進高等教育大眾化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美國醫學教育的獨特之處是高標準的教育目標、規範的常規製度和統一的標準,毋庸置疑是全世界醫學教育的標杆。美國是重視學生能力培養和創新教育做得最好的國家。美國教育領先世界無可置疑。
現今世界上再也沒有不重視教育的國家了,但真正像美國那樣把教育作為立國之本的國家戰略的卻仍然很少。有的國家誇誇其談,大講辦教育為提高民族素質,其實並沒有真正把教育、知識、人才作為國家最寶貴的財富和資源來看重。
世界在飛速變化,社會在突飛猛進地發展,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是資本和資源。天然資源有限,總有一天會枯竭,由於汙染嚴重,可循環資源也在不斷減少;太陽能雖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需要開發利用。世界上所有資源中,唯有人力資源是一種活的、可增值的能動資源。人是資源的消耗者,同時又是一切資源的製造者和供給者。教育是推動人力資源、智力資源增長的根本動力,學校是生產人力資源和智力資源的搖籃,高等教育為社會培養各方麵所需要的高級人才,直接生產人力資源和智力資源。美國的政治家和教育家最具遠見卓識,他們早就看到了這一點,並不遺餘力緊抓這一點毫不放鬆。他們不僅重視本國人才的培養,而且還像過去掠奪世界物質資源一樣,吸納(掠奪)世界各國的優質人力資源,利用很多方法和手段吸引世界各國的優秀人才和優秀學子,充實和壯大美國的人力資源。
美國教育由各州地方政府管理。聯邦政府通過立法對教育實行嚴格管理,特別是嚴格管理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直接為美國政治和國家利益服務。聯邦政府對學校內部具體事務不指手畫腳,以保障學術自由和競爭,促使形成教育的多樣化,個性化,靈活化,使教育出特色、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