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某種意義上,教育決定一個國家的未來。新中國從成立到如今短短幾十年,一躍成為現代教育大國,無論是基礎教育的普及程度,還是高等教育的發展速度和規模,都有長足進展,正從教育大國提升為教育強國;創新教育已進入世界教育領先國家行列之中。然而,我國在基礎教育領域,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不夠,學生課業負擔沉重、理論與實踐脫節、評價標準單一、目的與手段倒置、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較差;高等教育辦學模式單一而陳舊,管理製度變革緩慢,學生缺乏學習熱情、學習比較被動,學生思維受到禁錮,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比較突出。
2005年溫總理看望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時,錢老一針見血地指出:“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錢老的話指出了我國教育的根本問題,也給我國教育改革、發展和創新提出希望和目標。
美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經驗是在200多年教育實踐中,學習世界各國經驗,結合他們自己改革創新的經驗提煉積累而成的。一個多世紀以來,特別是二戰以後,美國教育不僅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占領世界教育的製高點,而且很多方麵代表了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他們重視知識和人才,開放、多元、靈活,競爭和國際化的先進教育理念,完善的教育體係,完整的教育製度,先進的教育教學管理、質疑創新的教學特點、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等都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創造出來的共同財富,有價值的財富。
我們要學習、研究、借鑒和消化世界各國,特別是美國先進的教育經驗,如果不學習,不借鑒、不改變,不進取,自以為是,故步自封,自甘落後於時代,就必然會挨打!作為中國人,作為教育工作者,要恪守道德情操,多為人民著想,為祖國的未來著想,結合國情大膽探索改革,創新適合自己的新教育體製,教育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全麵推進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和個性化教育,為實現人才強國的目標貢獻力量。
白手起家做美夢的時代早已終結了,鑽政策空子,投機取巧發家致富也困難了,拉關係、走後門和權錢交易的路堵死了,依靠祖輩和親友資源“接班”也不可能了……莘莘學子好好學習,增加自己的智力資源是擺脫困境、改變自己命運、走向幸福的唯一出路。今天的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是國家在成長和增值的人力資源,所有學生都要十分珍惜時間,發奮學習,提高素質,培養能力,大膽創新,增加自己的智力資源,做一個被社會需要的人才,不辜負國家和人民的希望。
現在,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教育和人才培養,特別是高等教育。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不僅經濟上密不可分,緊密聯係在一起,教育上更是相互學習,相互借鑒,進行教育改革,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新型人才,做大做強本國教育。我國正在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進行全麵(深度)改革,本書是有著很好的參考、借鑒價值和啟示作用。與國內介紹美國教育的同類書籍相比,本書有其他書籍沒有的多方位觀察,多層次分析,多範圍取材,信息量大、資料實例多,涵蓋麵寬廣的特點,實用性,針對性較強,對不同學校教育改革都有幫助。美國學生誠信愛國,質疑創新,個性化研究性學習,重視綜合素質的提高和能力的培養,為求真知而學習的目的和態度對我國各級學校學生端正學習態度也有促進作用。
本書比較全麵地介紹了美國教育,以此對我國教育起到促進作用。美國教育先進,特色明顯,內容豐富,作為一個中國人,要對自己國家的教育說出一個比較清晰的輪廓都難,要把美國教育說清說準就更難。本書隻是嚐試之作,是個人的一孔之見,由於知識水平有限,在理論、結構層次、邏輯性、嚴謹性和內容等方麵存在缺陷或錯誤在所難免,不足之處甚多,還請專家、教師和讀者批評和指正。
謝謝。
2014年10月於吉首大學張家界校區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