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學軟件學院教育實踐改革成績突出,學院徐洪智、覃遵躍兩位老師的《校企合作共建軟件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係》一文比較全麵地總結介紹了學院實踐教學改革的成績和富有創新意義的做法,發表在《實 驗 室 研 究 與 探 索》雜誌(文章節選附後)。
五、國內外專家高度評價
學院的教育教學成果產生了品牌示範效應。教育部軟件辦以及中央電視台CCTV4、《中國新聞》《中國教育報》《光明日報》《湖南日報》、中國教育新聞網等多家新聞媒體對吉首大學軟件學院的教學成果作了專題報道和推介。日本Keyware、北京大學等一大批高校和企業慕名前來學院考察學習。學院榮選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專家委員會副理事長單位,全國服務外包技能考試專家委員會副理事長單位,並榮獲“中國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最佳實踐新銳獎”。
六、為全省高校提供示範和借鑒
吉首大學軟件學院教育教學的經驗和成績,受到了湖南省政府的肯定和重視。2015年5月18日,湖南省教育廳文件《關於我廳在吉首大學開展軟件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工作的說明》中指出:“在吉首大學開展軟件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改革試點,是我廳根據國家和我省關於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有關文件精神,依據部門工作職責而做出的一項人才培養改革舉措,旨在通過試點的方式,引導高校對接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人才需求,大力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機製,全麵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健全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標準,進而為全省高校開展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提供示範和借鑒”。可想而知,一個坐落在吉首大學張家界校區大山深處的軟件學院,竟然要為全省高校提供示範和借鑒,唯有以國內和世界一流大學為鏡,借鑒而不照搬,學習而有創造,深化改革,努力創新,苦幹實幹,實效突出,才能獲得省教育廳這樣充分的肯定和這樣高度的信任!
吉首大學軟件學院辦學的突出成績足以證明郭遠珍教授這本《美國教育啟示錄》對我國發展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全國的教育工作者和社會其他各界人士,如能閱讀本書,了解作者引用的美國教育的事實材料和提煉的觀點,都將對教育思想有所裨益;如果能從中借鑒並在教育教學中實行,那麼,可以預計,無論是學校教育、抑或家庭教育,還是社會教育,無論對大學教育、抑或對中小學教育、學前教育及成人教育,都將毫無疑義地產生積極的效應!
附:
徐洪智、覃遵躍《校企合作共建軟件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係》節選
(注:節選部分的文字略有改動)
吉首大學軟件學院在實踐教學方麵改革創新,很有成效,並實行很有價值的教學質量評價體係。
第一,四層遞進實踐教學體係
學院按照“開放性、應用型、國際化、高水平”人才培養要求,秉承“突出工程化教育、突顯應用型專業”的辦學理念,實踐教學以軟件項目為載體,采用基於軟件開發過程項目實踐,設計並實行四層遞進的實踐教學體係。
(1) 課程實驗。主要包括對課程知識點的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如:數據庫的創建、對象建立、友元函數、類的繼承等。實驗使學生學會使用 1 或 2 門軟件開發語言或工具,掌握常用算法和數據結構,具備軟件開發的初步思想和相關技能。
(2) 課程設計。這是針對某一門課程而開設的綜合性實踐項目,如“Web 開發基礎”“Java 程序設計”“C#程序設計”等課程設計。單個課程設計周期為 1-4 周,該類項目采用分組和1人1題形式,在組內模擬軟件企業運行模式設置相關崗位角色,學生在仿真企業環境中,利用仿真的軟件開發項目,進行輪崗和角色體驗,培養學生的軟件工程應用能力、軟件項目開發與測試能力、職業素質等,學生熟悉軟件項目開發流程和規範,養成良好的軟件開發習慣。
(3) 企業實訓。這是針對專業方向課程群而開設的企業實訓,在工程實訓中心引進企業項目,如軟件係統設計與開發、WAP 開發、Iphone 係統開發等,周期為 8周。學生在企業技術專家的指導下,開展以真實項目為載體的技能訓練,提升軟件係統分析與設計、軟件開發實踐和軟件工程項目管理的能力。
(4) 綜合實踐。這是針對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進行立體訓練而開設的綜合性工程實踐項目,包括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行業技能培訓與職業資格認證、頂崗實習、仿真模擬與創新實踐、工程與社會應用實踐等。訓練時間為6 個月左右。在此期間,采用雙導師製,即學校與企業派專人指導,學校導師負責學生實習與畢業設計相關理論與文檔規範的指導與審定,企業導師為學生提供工程實踐環境、工程項目及其技術指導。學生在真實的企業環境中進行項目開發並完成畢業設計,學生在項目需求分析、建模、設計、代碼編寫、測試、部署全過程中學得知識,訓練能力,獲得工程項目經驗。
第二,打造5R實踐教學平台
5R實踐教學平台是吉首大學軟件工程專業實踐教學解決方案,所謂5R即真實的企業環境(Real Working Environment)、真實的實訓項目(Real Training Projects)、真實的項目經理(Real Project Managers)、真實的工作壓力(Real Work Pressure)和真實的工作機會(Real Job Opportunities)。吉首大學和合作企業中軟國際軟件公司、青島軟件園等公司建立教學資源優勢互補的共享機製和校企一體化的教學管理運行機製。將企業優勢資源引入學校,打造5R實踐教學平台,加強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
(1) 真實的企業環境。軟件工程專業實踐環境按軟件企業真實工作環境進行建設,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① 位於校內的部省共建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網絡資源開發與應用實驗室,該實驗室具備軟件分析、設計、開發等功能,主要完成專業課程對應的實驗項目。
② 位於張家界經濟開發區的軟件工程實訓中心。該中心由學校和張家界經濟開發區共同建設,實訓場地麵積1700 m2,按華為企業實訓室標準建設,配置了軟件工程項目實訓軟件平台,主要完成課程設計和軟件工程項目實訓。
③ 位於長沙、廣州、青島、蘇州、北京等地的實訓基地,按照技術開發技術公司的功能設計布局實訓環境,包括實訓教室、實訓工位、會議室等功能區,主要完成企業實訓、企業實習、畢業設計等教學環節。
(2) 真實的實訓項目。各合作企業根據專業培養計劃和實踐教學需求,從國內外業務中精心挑選數十個大、中型實訓項目案例進行改造,並保留其關鍵的技術點,形成軟件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項目案例庫,並持續進行擴充和更新。如集團協同辦公平台、金審工程項目管理係統、多媒體網絡資源管理係統、煙草分布式數據采集係統、企業內網即時通信係統等。將真實項目引入實踐教學課堂,準確跟蹤技術潮流,有效提升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實現與企業無縫對接。
(3) 真實的項目經理。為加強應用型軟件人才的培養,在課程教學方麵,軟件工程專業三分之一左右課程由企業一線專家講授。實訓過程由企業工程師進行全程指導,通過模擬的企業環境,了解企業運作規則,積累實踐經驗,培養創新能力,使學生盡快進入實戰狀態。學院規定,參加軟件工程專業課程教學的教師必須是技術主管或項目經理,參與過大、中型軟件項目開發,具有豐富的項目開發、團隊管理經驗、較高的授課水平。
(4) 真實的工作壓力。在企業實訓和項目實戰過程中,模擬客戶代表給予項目組施加真實的項目壓力。例如有需求變更、新技術風險、工期變更、人員變動等問題時,讓實訓學生來應對,從而培養學生承受工作壓力的能力和應變能力,為以後走上工作崗位適應各種需要打下基礎。
(5) 真實的工作機會。為使人才培養符合企業的要求,學院非常注重學生職業規劃和職業素質方麵的教育,軟件工程專業開設80課時企業素質教育課程,由企業專家主講,還邀請公司高層領導來學院為學生舉辦講座。在學生實訓期間,有計劃地組織合作企業到實訓現場進行招聘和麵試,以滿足學生的就業需求。
為上述培訓保證質量,學院和合作企業共同建立了教師工作質量評價和對學生學習質量評價體係,主要包括學生評教、督導評教、教師評價、學生自評、企業評價、社會評價“多位一體”的實踐教學評價體係,通過教學質量評價和反饋,促進了教師推行教學研究與改革,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促進了培訓質量不斷提高。
吉首大學軟件服務外包學院
201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