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後記-一本寫給天下兒女的日記(1 / 1)

這幾十篇日記是在三種心境下完成的。

第一部分,是在守護母親的25個不眠之夜寫成的。為了看護生命垂危的母親,我要隨時關注她的反應,不斷地為她做各種護理。稍有片刻的時間,我就在工作筆記本上記下此時此地的心情與感受。那時,我是抱著極大的希望與恐懼,希望媽媽能康複,起死複生,恐懼的是媽媽真的要走。

第二部分,是在媽媽治喪期間分分秒秒地搶記下來的。從母親離去至火化的四十多個小時裏,我的神經和身體沒有片刻的停歇。即使這樣,我強製自己把當時的場景用鋼筆和相機記錄下來。那時,毅力與堅強是支撐我繼續寫下去的力量,是悲痛產生的力量。

第三部分,是在對母親的追思與祭奠中完成的。痛定思痛,是一種大徹大悟的創深劇痛。每天深夜,不論多麼疲倦我都坐在媽媽的遺像旁,續寫著這本日記。那時,追悔的淚水常常伴隨筆下的文字一起湧流,對媽媽的祭奠化為了對她一生令人敬佩的品行的追憶。

寫下這本日記的初衷是留給我自己的。我擔心往事如煙,會淡忘這些不堪回首的日子與情感,想把自己對母親的懷念永久地留存下來。

2007年5月13日—“母親節”之前,大連人民廣播電台的節目主持人王小偉,為了做奉獻給母親節的專輯節目,懇請我把日記借給她摘錄部分段落,並承諾絕不透露作者的姓名與母親的有關病況。我考慮再三,才同意了她的懇求。這期互動節目播出後,讓我受到了巨大的心靈震撼,想不到那麼多人收聽了節目,也想不到有那麼多少年哭訴自己的良好祝願。

從聽眾的反饋中,我頓悟到:世界上有一種最美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但丁語)。同樣,人世間也有一種最難以彌補的遺憾,那就是未能報答的孝心!

從那一時刻起,我覺得這本日記是為了那些未能盡孝和未能表達遺憾心情的天下兒女們代言,因為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對母親的深情。誠如作家大仲馬所說:“母子之情是世上最神聖的情感。”“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語)。我要把一個兒子對母親的崇敬與追念抒發出來,要把母親對兒女的慈愛和奉獻記錄下來。

這本日記沒有構思,沒有斟酌。它像感情和淚水一樣的自然流淌,不假雕飾,不掩瑕疵。為的是保留那一分真情,一分實感,一分追思,一分遺憾。最後,衷心地感謝那些對母親表達敬意和給我鼓勵與支持的親朋摯友,是你們的真情與期待,讓我有勇氣把個人的日記付梓示眾。同時,也真摯地感謝為這本日記出版付出辛勤勞動的出版社的編輯和領導。值得一提的是,我與重慶出版社重點圖書編輯室的吳立平和周顯軍兩位資深編輯素昧平生,從無過往。但是,麵對這樣一本日記,他們在最短的時間裏用熱淚與真情完成了書稿的編輯工作,去實現一個共同的心願—把這本日記獻給母親節,以昭示天下的兒女—讓孝心不再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