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麼殘忍的場麵,我真是生平第一次見,胃裏一陣陣的作嘔,再看看曹德漕、大號、彪子,一個個麵不改色,毫不動容,看來都是這場麵見多了。也沒心思想曹德漕帶我們來看這個,究竟是什麼目的。
我惡心了半天,心裏說不出來啥滋味,有同情這些泥鰍,有憎惡曹德漕和大號,有恐懼那什麼飛龍。過不少許功夫,水麵又恢複了平靜,變得清澈透明起來,那些小泥鰍好像都又鑽進了淤泥中。那幾條紅影子留在水裏的速度慢了下來,慢慢的遊來遊去,悠哉遊哉。有幾條似乎很開心,歡快的在水麵仰著頭衝我們”微笑“。
這時候終於看清了這些魔頭的真麵目,隻見這都是一條條體形巨大的泥鰍啊,有一米來長的大泥鰍,像水杯那樣粗細。但看那大泥鰍的樣子,已經不能算是泥鰍。全身血紅血紅的,胡須奇長無比,比得上身子那麼長了!爆出來的眼球通紅通紅的,類似惡魔的眼球,眼神中間一個黑色的瞳又是漆黑漆黑,惡毒無比的眼神,不知道有沒有在看著我們,就算沒有看我,我也看了直發毛。再看抬著頭遊在水麵這幾條,嘴邊竟然長著獠牙,我不由的心底一真寒意,這他們是什麼東西啊,難道是變種的泥鰍?
泥鰍?泥鰍?我記得以前好像聽過一種可怕的泥鰍.。在什麼地方呢?.。忽然!一道靈光閃過,我終於想起來了,這是泥鰍蠱啊!!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蠱毒“。蠱,其實是一種具體的東西。在中國的少數民族中苗人是會養蠱的。蠱中大家都耳熟能詳的當然是”金蠶蠱“!民間的說法,是將多種毒蟲,如毒蛇、蜈蚣、蜥蜴、蚯蚓、蛤蟆等等,一起放在一個甕缸中密封起來,讓它們自相殘殺,吃來吃去,過那麼一年,最後隻剩下一隻,形態顏色都變了,形狀象蠶,皮膚金黃,便是金蠶蠱。
蠱的種類很多,有生靈蠱,就是有生命的東西來做的蠱,比如蛇蠱、金蠶蠱、蛤蟆蠱、螳螂蠱、蛙蠱、青蟲蠱、蜈蚣蠱、泥鰍蠱、蠍蠱、蚯蚓蠱、蟬蠱、蜂蠱等等。
有草蠱,就是植物類的東西,比如說竹篾蠱、豬籠草蠱、藤蠱、滴水觀音蠱等等。
還有石頭蠱,就是一些金石之類的東西,比如說夜哭的石頭、鬼叫的秤砣等等。
生靈蠱是最好養也最常見的一種蠱,所以被廣泛使用。傳說中養蠱的方法《通誌》中有所記載:要用一百種蟲類,在養蠱以前,要把正廳打掃得幹幹淨淨,全家老少都要洗過澡,誠心誠意在祖宗神位前焚香點燭,對天地鬼神默默地禱告。然後在正廳的中央,挖一個大坑,埋藏一個大缸下去,缸要選擇口小腹大的,才便於加蓋。而且口越小,越看不見缸中的情形,人們越容易對缸中的東西發生恐怖,因恐怖而發生敬畏。缸的口須理得和土一樣平。等到夏曆五月五日,就是端午節,到田野裏任意捉十二種爬蟲回來,(不是端陽那天捉回來的爬蟲養不成蠱),放在缸中,然後把蓋子蓋住。這些爬蟲,通常是毒蛇、鱔魚、蜈蚣、青蛙、蠍、蚯蚓、大綠毛蟲、螳螂……總之會飛的很高的生物一律不要,四腳會跑的生物也不要,隻要一些有毒的爬蟲。這十二種爬蟲放入缸內以後,主人全家大小,於每夜入睡以後禱告一次,每日人未起床以前禱告一次。連續禱告一年,不可一日間斷。而且養蠱和禱告的時候,絕不可讓外人知道。要是讓外人知道了,自己養的蠱就會被巫師用妖法收去,為巫師使用,主人就會全家死盡。即使不被巫師收去,成蠱以後,也會加害主人。
一年之中那些爬蟲在缸中互相吞噬,毒多的吃毒少的,強大的吃弱小的,最後隻剩下下一個,這個爬蟲吃了其他十一隻以後,自己也就改變了形態和顏色。根據傳說的種類很多。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叫做“龍蠱”,形態與龍相似,大約是毒蛇、蜈蚣等長爬蟲所變成的。一種叫做“麒麟蠱”,大約是青蛙、蜥蜴等短體爬蟲所變成的。
再看曹德漕養的這些泥鰍,全身通紅像魔鬼一樣,這分明就是泥鰍蠱啊!我全身一震,拉著彪子要走。彪子正看的入迷,被我拉的一頭霧水,我低聲說:”此地不宜久留,咱們出去再說!“彪子沒感覺到我全身的震顫,此時我的心裏已經駭怕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