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北平風雲 心心相印(2 / 2)

她現在著迷的是這座住著的四合院。

第一次來北平時,她住的是小旅館,又髒又亂,和目前住得這幢大宅子是絕不可比擬的。她及其好奇這院落的結構,紮紮實實研究一番。發現這四合院完全是為生活設計的居屋。對街麵上色人來說,院子是完全封閉的,除了兩扇院門,四周都是高大的磚牆。院門一關,門杠一頂,裏外立即分割兩個世界,街麵上發生什麼事,屋裏都不知道,反之,外人也莫想窺伺屋裏一點。

踏著青磚鋪就的門道進得院來,一抬眼就看見鑲嵌在東廂房山牆上的影壁。俊秀的青瓦帽簷下是用一尺見方的青磚斜向拚成的璧芯,光滑平整,四周的磚雕簡潔精細。影壁上也種了些爬山虎,綠綠的枝葉順著青磚盤曲而上,映襯出一份別樣的雅韻。

進了裏院,感覺特別豁亮,青磚鋪成的十字甬道是堂屋和左右廂房相連的路,兩邊花池裏栽著雪白的丁香和火紅的石榴。小花一吹,無數花瓣撒滿院子。青磚黛瓦下濃綠的棚架掛滿紫藤、薔薇,把院落點綴的生機盎然。盛夏時節,足不出門也能體會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妙趣。”

“居之安”的理念被這精巧的院落體現的淋漓盡致,正所謂“一戶一世界”。

宅院的大門也叫街門,單單看一眼門樓的式樣就可以推測主人的身份。如果是開在中柱上的廣亮大門那可不得了,門裏必定住著一位大官。普通官僚人家的街門相對窄小,兩扇木門裝在簷柱後麵的金柱上,叫金柱大門。這種住家盡管富貴也隻能叫“宅門兒”,有爵位的貴胄之家才能稱得上“府”。

“和官府寺廟不同,四合院是私宅,大門不能開在中軸線上。標準的宅院坐北朝南,門要開在東南角。那些坐南朝北的院落則要把門開在西北角。”她的好奇總歸他來釋疑。

“這是為什麼?”

袁克放自斟自飲著竹葉青,看她虛心好學的樣子就好笑,勾了勾手指示意她走近些。

一赫果真依他靠近。

“風水上說——”他壓低聲音笑道:“這樣的房子比較容易養兒子——”

未完又受她一頓暴擊。

“好了,好了,不開玩笑。”他握住她的手笑著躲閃:“其實最簡單不過的道理,北平的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冬天的寒風也多是卷著黃沙的西北簍子。下雨時水流的方向,刮風時風吹的方向,自然就成了院子門開的方向。”

所謂風水,不正是考慮風在動,水在流的科學。

看她興致那麼高,他也打開話匣子,滔滔不絕介紹下去:“四合院的生活是一門世俗的藝術,可俗得雅,這一方溫暖的天地讓人親近,正像一首帶著京腔京調的淳樸童謠,充滿味道。你住得越久越會喜歡這兒。因為我們北平人理解的屋子不僅僅是從建築上的房子,很大程度是接地氣的場所。在院子裏,春天的正午,怡然的老人可以在堂屋前的太陽地裏看兒孫嬉戲淘氣的小貓;夏日傍晚,勞累一天的家人圍坐藤架下聽蟬鳴吃西瓜;到了中秋,又在院子裏擺上供桌,碼上月餅祭拜祖宗;除夕之夜,孩子們還要在這放爆竹,甬道上鋪上芝麻秸讓人'踩歲',象征來年節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