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北平風雲 歲月靜好 1(1 / 2)

一赫抿著嘴笑著,坐他對麵,拿起銀勺子挑起冰糖蒸蓮藕喂給饞嘴的君君吃,桌上還有一盤剝得幹幹淨淨的菱角和玫瑰鹵子,又香又粘,都是費心的精巧點心。

“你知不知道,院子對麵坐北朝南的三間大正房,這房間的尺寸是有一定之規的。但定這個規矩的不是人,是太陽。”

“太陽?”

他詭秘一笑。

“你又騙我!”

“騙你什麼?不信冬至那天正午,坐在堂屋正中八仙桌旁邊的太師椅上,暖洋洋的太陽絕對正好落在你的膝蓋上。到了夏至這天中午,幾乎直曬的陽光會順著高高房簷落在門口,卻不能進屋。用這個標準算出的房間進深,畫方了就是規規矩矩一間房。”

想一想,他的話不像胡說。

“你到什麼都知道。”多而雜,任何事都能說得上幾句。

“我從小在爺爺身邊長大,爺爺鍾愛的都是老的物件,我耳濡目染自然學的些皮毛。”

他這些話是自謙了。他爺爺是著名金石行家,打小言傳身教,把功夫都傳給他。古玩界有條公認道理,看金石是真本事,不僅眼力好,財力還要大。鑒定金石比骨瓷、古畫難,因為要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基礎,這是一般的富家子弟和古董商難以具備的。

一赫沉默不語,心裏對他委實佩服幾分。出身名門,沒成為吃懶做的少爺就是難得,還滿腹經倫,亦古亦今。即使有些恃才傲物和油嘴滑舌,可真算不上大缺點。

“明天天好,帶你去琉璃廠逛逛。”

“琉璃廠?買琉璃瓦的地方嗎?”

“哈哈,你這傻瓜!當然不是買琉璃瓦的,不過以前也燒過窯,康熙年間就撤了窯。民眾們在窯廠的空地上晚上辦燈市,白天做雜技百戲,吃食叫賣,還有玩具、古玩、舊書攤,距今已有幾百年曆史了。現在主要賣古書、古董、古畫。”

“看來你是常客啊。”

“對,曾經的冤大頭!哈哈哈!”

沒有哪一樣成功不需要努力,做過冤大頭,被人恥笑過,才奮發圖強,練就火眼。他年輕時貪玩,曾經收過一個北魏的佛頭珍品,人盡皆知。他照此仿製三個,隔些時間賣給外國人一個,三個陸續出手,真的依然在手裏。

古董有假,考得是人的眼睛、知識、財力、更多是人性。

第二天,兩人起了大早,正準備出發去琉璃廠,兩人懷抱君君說說笑笑剛走到門口,不料正好來了客人。

福特汽車上下來位光鮮亮麗,衣著考究的婦人。袁克放和一赫望著那位夫人,那位夫人也盯著他們敲。這位夫人便是袁克放的親媽——鄭夫人。

她的丹鳳眼銳利地掃過一赫在她懷裏的君君臉上停留了幾秒,眼皮一垂,掉過頭去重重發出不屑的鼻音:“哼——"

袁克放走上前笑著說:“母親,你怎麼來了?”

“我來看我兒子,不行嗎?”鄭夫人瞪了他一眼,扭頭眼望著一赫滿含怨氣說道:“我兒子不來看我,隻好我來看他,兒多母苦啊……”

真真是來者不善。

沈一赫臉皮薄得要命,自尊又強,頓時難堪得滿臉發紅,抱著君君走也不是,留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