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美妙的世界:耳朵(3 / 3)

坐飛機旅行是現代人最為方便的一種出行方式,而對相當一部分人來說,這卻是苦不堪言的差事,特別是在飛機下降時,他們感到耳朵像是要爆炸,聽力也受到了完全的壓抑。

這被稱為飛行中的耳部不適症,成千上萬的人受到它的折磨。然而,凶手卻並不是飛機。這是因為飛機在上升或下降時,大氣壓的改變使中耳鼓室腔內氣壓異常,即會出現耳道堵塞、耳鳴、耳脹、聽力下降等症狀。

消除這一問題的辦法,就是使耳咽管處於開放狀態來抵消壓力變化。最好的辦法是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嚼口香糖,隨著咀嚼和吞咽動作,耳咽管會隨時開合,空氣就可自由地出入中耳腔,使得中耳內壓和外界大氣壓力保持正常平衡狀態,耳部不適感就會減輕或消失。

如果這些辦法還不管用的話,可以堵住或捏緊鼻子,張開咽喉,做出打哈欠的姿勢,忍住,然後憋氣使空氣進入耳咽管。這樣做能迅速消除所遭受的難受感覺。

從耳痛辨別不同的疾病

耳痛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引發耳痛的病因不同,其疼痛性質亦不同。耳痛常常可能是下列疾病的信號。

1.化膿性中耳炎。

即中耳黏膜的化膿性炎症,表現為耳痛並有黃綠色分泌物,同時可伴有耳內阻塞、耳悶、頭部沉重感,有時伴有聽力減退、耳鳴。急性中耳炎早期有聽力下降、劇烈耳疼,並伴有發熱、耳鳴等。預防中耳炎發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避免感冒。

2.耳氣壓傷。

耳氣壓傷是由於鼓膜兩側壓力相差懸殊導致的中耳損傷。中耳負壓可引起黏膜下組織的血管擴張而致液體漏出。表現為突發性的耳聾、耳痛、耳悶等。

3.外耳道炎症。

外耳道皮膚或皮下組織有廣泛的炎症,稱外耳道炎,多是由挖耳時損傷、藥物刺激或細菌感染引起。常常耳痛較重,並有膿性分泌物,且耳周可有腫脹和壓痛。

4.其他疾病。

耳痛也是感冒的常見症狀,牙齒和牙齦的疾患也會引起耳痛。

耳痛時,首先要考慮患中耳炎的可能性。中耳炎如果治療不及時,尤其是嬰幼兒機體抵抗力低,中耳炎可以向附近器官擴展,可能引起乳突炎甚至顱內感染等嚴重後果。

耳聾往往反映著不同的疾病

耳聾可能是以下疾病的表征:

1.卡他性中耳炎。

也叫非化膿性中耳炎,常見於兒童,多數人發病時有感冒症狀。患者感覺耳朵堵悶、耳鳴、聽力下降。

2.粘連性中耳炎。

是非化膿性中耳炎的後遺症。中耳因炎症發生粘連使聽骨不能正常活動,進而使聽力下降,甚至耳聾,此時應采取手術治療。

3.耳道感染。

耳道內的炎症引起腫脹而使耳道不暢,就可能影響聽力,但此時耳道已有流液,甚至外耳道疼痛,應到醫院就診,盡早使用抗生素治療。

4.內耳硬化。

這是一種內耳聽骨異常增生而影響聲波傳導所導致的耳聾。病情發展緩慢,患者先是感到所聽到的聲音發生改變,後逐漸出現聽力的減退。

5.耳道堵塞。

如聽力下降且出現咽痛或感冒,有可能是連接中耳與咽部的耳咽管出現堵塞。造成成人耳道阻塞的原因多是耳道內耳垢堆積,可出現耳鳴、耳悶、聽力下降。膽脂瘤、腫瘤也是耳道堵塞的原因,出現這種情況時,應迅速清除耳垢或其他異物,必要時應去醫院檢查。

6.美尼爾氏綜合症。

是一種影響內耳平衡機製的疾病,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耳聾。

7.突發性耳聾。

其特點是突然發生,有時數分鍾,有時在1~2天內發病,多數人發病後會有耳鳴出現,並有耳內悶脹、壓迫感,有的患者甚至會出現眼球震顫。

突發性耳聾的病因尚未弄清,一般認為與病毒感染或內耳血液循環障礙有關。精神緊張、勞累、植物神經係統功能失調,以及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內耳供血障礙,均可誘發此病。

8.老年性耳聾。

一些老年人經常會出現不明原因的聽力下降,先是一側,後發展為雙側,這很可能是一種自然衰退現象,其成因很多。

此外,服用某些藥物也可因藥物的副作用而導致藥物性耳聾。長期在噪音中工作,可造成職業性耳聾。

因此,為了預防耳聾的發生,平時應加強鍛煉,注意勞逸結合,以提高身體的抵抗力,還應保持心情暢快,盡量避免精神高度緊張。女性在懷孕期間,應盡量避免服用藥物。如果必須服藥,也隻可服處方藥。

耳內分泌物過多是某些疾病的征象

耳中分泌的耵聹,俗稱耳屎,具有保護外耳道皮膚及黏附異物的作用。但耳中的分泌物過多就是某些疾病的征象了。

1.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常見於兒童,初期出現咽鼓管充血腫脹、發熱、全身不適、煩躁不安等症狀,逐漸發展至內耳劇烈疼痛,耳朵流膿,聽力下降。應及時去醫院就診,防止轉變為慢性中耳炎或形成腦內膿腫。

2.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是耳鼻喉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如未得到及時治療,就會轉化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表現為聽力減退,耳內間隙性或持續性流膿。應及時清除膿液,並使用抗生素治療。

3.外耳道發炎。

外耳道有炎症時所致的耳朵流液,常伴有嚴重的耳痛,咀嚼、張口或打哈欠時疼痛加重。對外耳道炎症應進行消毒處理,可用8%的醋酸鋁敷患處,也可用2%~5%的硝酸銀塗患處,並使用抗生素治療。

4.鼓膜破裂。

一般為外界刺激所致。鼓膜破裂後即感到耳鳴、耳痛,外耳道流出少量血液,聽力下降。出現這種現象時應保持鼻腔的暢通,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必要時要進行手術修複。

5.外耳惡性腫瘤。

可能發生於耳外,也可能發生在耳道裏。早期沒有任何症狀,當耳道流出血性分泌物時已到晚期。以手術治療為主,也可進行化療或放療。

耳內奇癢往往由黴菌引起

內耳奇癢難忍,往往是由黴菌所引起。黴菌是無孔不入的。由於人的體溫對黴菌很適宜,加之外耳道的潮濕和陰暗,這就更給喜潮怕光的黴菌提供了繁殖和發展的良好場所。

若個人衛生不太講究,喜歡用手到處亂摸,或者使用了有腳癬者的擦腳毛巾,用摳了腳丫的手再去擦、挖耳道,這就會把黴菌帶入外耳道,使外耳道受到黴菌的感染發病。

此病在醫學上被稱為外耳道黴菌病。凡是耳朵有奇癢者,都應該想到是否感染上了外耳道黴菌病,應及早去醫院就醫,而不要用火柴棒、牙簽等搔癢,以防造成外耳道的外傷,或並發外耳道炎及外耳道癤等病症。

中耳炎如何防治

耳朵好像是一座迷宮,它有著多種多樣的層次、拐角、凹陷和“枝杈”。與任何密封的區域一樣,耳朵也易發生排泄故障。滯留在中耳的溫暖、黑暗的環境中的體液是細菌和病毒理想的滋生場所。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是細菌或病毒侵入中耳引起的黏膜和黏膜下骨膜組織的化膿性炎症。其感染途徑主要是咽鼓管的逆行感染,經外傷的鼓膜引起中耳感染,或致病微生物通過血行達到中耳引起的感染性炎症。

中耳炎常可導致耳朵深部的疼痛,還會牽涉同側頭部、麵部、咽部、牙齒引起疼痛,早期還可能伴有怕冷、發熱、頭昏、頭痛、全身不適甚至寒戰等全身症狀。

如分泌物為淡黃色、透明、稀薄的液體,多為中耳漿液腺分泌物或從血管中漏出的血清,多見於分泌性中耳炎或中耳炎好轉期;膿性者則多見於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預防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要做到以下幾點。

及時治療上呼吸道感染。

鍛煉身體,加強營養,增強機體抵抗力。

嬰兒哺乳喂水時也應采取正確姿勢,即頭高身低位,切勿橫抱或平臥位喂奶。

不掏挖耳朵。俗話說:“耳不掏不聾。”掏挖耳朵時,易掏傷鼓膜,將髒東西帶入中耳,引起化膿性中耳炎或外耳道紅腫。

去除鼻、鼻咽、咽喉的病灶。中耳與鼻之間有個通道——咽鼓管。鼻子健康耳朵也健康,鼻子有病耳朵也遭殃。例如鼻咽部炎症常影響咽鼓管,甚至引起中耳發生急性炎症。

積極治療,防止中耳化膿、鼓膜穿孔。急性炎症控製後,鼓膜穿孔愈合前,要保持外耳道清潔,防止進水。如若進水,得設法將水排出。

怎樣有效地預防眩暈

眩暈是目眩與頭暈的總稱。目眩即眼花或眼前發黑,視物模糊;頭暈即感覺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轉,站立不穩。二者常同時並見,故統稱為眩暈。

眩暈症不是一種單純的疾病,而是由臨床常見的一些疾病引起的一組症狀。比如美尼爾氏綜合征、內耳迷路炎、藥物中毒、暈動病、頸椎病、動脈硬化、高血壓病、低血壓、心律失常、貧血等,均可引起眩暈症。

眩暈症雖是多種疾病共有的症狀,但其根本原因多是由各種病變對內耳前庭平衡係統影響,導致兩側前庭係統不平衡所致,約占眩暈病例的70%。

由耳朵引起的耳源性眩暈主要是指美尼爾氏綜合征。旋轉性眩暈、不同程度的聽力下降、耳鳴是它的三個主要症狀。

眩暈發作時,患者對空間關係的定向感覺或平衡感覺出現障礙,是一種運動錯覺。患者感覺周圍事物在一定平麵上向某一方向旋轉,以致不敢睜眼,也可感到自身在一定平麵上轉動或搖晃。常伴有平衡失調、站立不穩、眼球震顫、指物偏向及傾倒,並有惡心、嘔吐、出冷汗、麵色蒼白、聽覺障礙、脈搏及血壓改變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症狀。

本病常突然發作,並可反複發生。發作時間不等,短則數秒、數分鍾,長則數小時,甚至幾天才能停止。但是,有些措施有助於使這難以消除的症狀平緩下來。

眩暈急性發作期間,應絕對臥床休息,切勿單獨勉強起床走,以免發生跌倒意外。

臥室保持極度安靜,光線盡量暗些,可拉好窗簾避光,避免強光刺激,但空氣要流動通暢。戒絕刺激性飲食及煙、酒,宜用少鹽飲食。

向患者說明本病並非是嚴重疾病,解除心理障礙,消除病人緊張情緒及顧慮。

間歇期不宜單獨外出,防止突然發作,出現事故。對於位置性眩暈患者,可加強內耳前庭鍛煉,注意精神調理,保持心情舒暢。

眩暈反複發作者,應有充分的睡眠、規律的生活、舒適的環境及少油膩易消化的飲食,盡量不做轉體活動,以免誘引暈眩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