嚐盡人間百味:舌頭(1 / 3)

有你,生活才有滋有味

舌頭是一塊由分泌黏液的膜覆蓋著的厚厚的靈活的肌肉板,並分布著複雜的神經和血管。舌頭表麵點綴著小乳頭,這使舌頭類似於粗糙的砂紙。在舌頭的前2/3部分,這些極小的突起,也給舌頭肌肉組織富含血液的深紅色背景蓋上了一層白色。

舌頭上的乳頭分兩種,一種乳頭不感受味道,隻有防滑作用;另一種感受味道。每一個味覺乳頭有一個或多個味蕾,味蕾是真正的味覺感受器。

19世紀初期,著名生物學家貝爾首次發現味蕾是味覺的器官。1925年,科學家進一步證實,人的舌麵上不同部位的味蕾掌管不同的滋味,初步揭開了味覺感受器的構造之謎。

舌頭各部分的味蕾有著不同的分工,舌尖嚐鹹味,中間嚐甜味,後部嚐苦味,旁邊嚐酸味。這四種基本味覺,就好比紅、藍、黃三原色能調成各種色彩一樣,基本味也能調成許多種味覺。

味蕾不僅分布在舌上,而且還分布在軟硬齶以及口腔和咽喉的區域。因此,人們吃東西時,除了舌接受味道的刺激外,口腔其他部位一直至咽喉都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一般來說,兒童的味蕾分布較成人更廣、更多,隨著年齡的增長,味蕾的數目逐漸減少。

味蕾有一個味孔與舌麵相通,每個味覺細胞有一根味毛,經味孔伸入口腔,與來自皮下神經叢的神經纖維相接。味蕾的這一構造,要求味覺的刺激物必須具備一個基本條件,即能溶於水。

隻有帶有滋味的液體物質,或者能夠溶解於唾液的有滋味的物質,才能與味覺細胞的神經末梢接觸,從而產生興奮或者抑製作用。一塊糖,當它未曾與口腔內的唾液拌和時,我們無法感覺到它的甜,隻有當它溶化於唾液中時,我們才能逐漸體味出它的味道。由此可見,唾液不僅是消化的媒介,而且是味覺感覺不可缺少的中介。

口腔是一個很髒的地方,但舌頭卻很少生病,除了偶爾發生潰瘍外,常是自得其樂。這是因為舌頭有強大的防禦係統,舌沉浸在唾液中,唾液含有抗擊細菌的酶。

人們認為舌頭有了苔,就表示消化紊亂或便秘了。其實並不盡然。很多患慢性便秘的人舌頭沒有苔,而很多沒有患便秘的人卻有白綠色舌苔。舌苔隻不過是舌表麵上的小微粒和陳舊的細胞,它們被夾在舌乳頭中間,易受到細菌的攻擊。

舌底下有一條舌係帶,倘若這根帶子太短,限製正常運動,就成短舌頭了。舌係帶過短可導致說話含糊不清,可以用手術矯正這種缺陷。

馬達加斯加的三角變色蜥蜴吐出的舌頭,將近其身體的1.5倍長,並能準確地擊中一個飛蛾的幼蟲,有足夠的力量將洞裏的老鼠拉出來。蛇的舌頭能在通過黑暗的洞穴時探路。

人的舌頭不像有些動物的舌頭那樣有精湛的技巧,它隻有10厘米長,通常不露麵。與眼睛和耳朵相比,常被人看做是一個沒有特殊重要性的器官,但有著大量的工作等著它去做。

人的舌頭可以協助咀嚼,在嘴裏滾動食物使之被均勻磨碎。然後,舌頭的前半部分緊貼住口腔頂部的硬齶,後半部分弓起,一下子把食物送進通向食管的通路。這一切看似簡單,卻是由神經指揮及錯綜複雜的肌肉協調配合才得以完成。

言語是舌頭的重要功能之一,隻有經過訓練才能掌握這個不尋常的神經肌肉技藝。嬰兒時期,經過不斷地試驗,2年後才能組成簡單句子。若幹年後,舌頭已成為一個不知疲勞的體操運動員,說一句簡單的話,就得將自己彎曲成各種形狀。

舌頭不僅是說話和吞咽的基礎,對味道的感覺也非常靈敏。而且,舌頭還能表達感情,很多孩子們伸舌頭就是表示反感或憎惡。

味覺是怎樣形成的

人對味的分辨力很強,可以分辨出各種味感之間非常細微的差異。據實驗證明,通常人的味覺能分辨出 5000 餘種不同的味覺信息。

人們的味覺敏感度有很大差異。對某人來說,菠菜可能確實可口,但另一個人可能覺得又苦又澀。因此,當別人不愛吃你覺得美味的奶酪時,那就沒有必要爭論了。

從味覺對不同滋味物質的感受能力來看,人們對苦味物質最敏感,溶液中有0.05/10萬的苦味物質就產生味感。這也許與原始人為了識別有毒物質而長期積累的經驗有關,是出於本能的選擇。甜味物質以蔗糖為例,要在溶液中達到5%才會被感知,醋酸需要達到0.0012%才能感到酸味,鹹味需要2%的食鹽含量才能感覺到。

舌頭的嚐味作用像嗅覺一樣,是一種化學過程。味覺信息的傳遞同機體的其他感覺信息一樣,有其專門的神經傳入通路。

簡言之,味覺主要通過由集中於舌背部和軟齶黏膜上皮的味蕾感覺酸、甜、苦、鹹,然後通過味覺神經產生用於編碼特定味覺信號的電位變化,並將這一信息向上傳遞。

雖然有事實表明,味覺有固定的遺傳方式。盡管如此,舌頭也有一定的適應性,即由於持續受某一種味的作用而產生對該味的適應,分短暫性與永久性兩種。

味覺的短暫適應是指在較短時間內多次受某一種味的刺激,而產生的味覺瞬時對比現象。它隻會在一定時間內存在,稍過便消失,交替品嚐不同的味道可防止其發生。對此,配製成套菜時要盡可能安排不同味道的菜肴,或根據味道錯開上菜順序。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味覺的永久適應是長期受某一種過濃滋味的刺激引起的,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難以消失。具有特定口味習慣的人,是味覺永久適應的典型表現。如四川人喜歡麻辣,山西人愛用酸味較重的食醋等。

雖然我們知道,味覺是由甜、酸、苦、鹹四種基本的味道混合而成的,但對於味覺的研究尚不如嗅覺的研究那麼充分,至今仍不知道該用怎樣的標準來區分混合起來的味道。

除了滋味的感覺外,舌頭還常常會產生其他的味感,如澀感、粉末感、燒灼感、油膩感、黏稠感等等。這些感覺其實並不是依靠味蕾來獲得的,而是借助於嗅覺、觸覺來完成的。

味覺感受的改變

人們對味覺的感受,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在某種因素的影響下,味覺感受可發生變化。不同的個體存在差異,同一個體在不同時候和不同的條件下也會有所不同。生理條件、濕度、濃度、季節等因素,皆可引起味覺感受的變化。

引起味覺感受改變的生理條件,主要有年齡、性別及某些特殊生理狀況等。年齡越小,味感越靈敏,隨著年齡的增長,味感會逐漸衰退。

性別不同,對味的分辨力也有一定差異。一般而言,女子分辨味的能力,除鹹味之外都勝過男子。此外,人處在饑餓狀態時,對百味俱敏感;飽食後,則對百味皆遲鈍。

重體力勞動者,味感較重,輕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則相反。生病時味感略有減退,婦女懷孕期間味感也會發生改變,通常特別嗜酸。

溫度引起味覺感受的改變比較明顯。一般來說,最能刺激味覺的溫度為 10 ~40 ℃,其中以 30 ℃左右時味覺最靈敏。在這個範圍值以外,隨著溫度的升高或降低,味感都會減小。

呈味物質的濃度對味覺感受的影響更加直接。濃度越大,味感越強;濃度越小,味感越弱。隻有最合適的濃度時,才能獲得滿意的效果。而且,超濃度的滋味會發生變異,不是有“鹹得發苦”、”甜得發膩”、“鮮得發澀”等說法嗎?

如果把同一味道的東西混合起來,一般來講味道會變強;把不同味道的東西混合起來,味覺的強度則多互相抵消,隻有在其中的一種或兩種味道都很弱時味覺才會增強。比如,嚐了鹽之後再吃糖就會感到甜味增強了,而吃了鹽之後再喝醋,酸味則會減弱。

季節的不同也會造成味覺感受的差異。一般來說,盛夏多喜清淡,嚴冬偏愛濃重口味。此外,味覺感受還隨心情、環境等因素的變化而改變。

《呂氏春秋》中說:“耳之情欲聲,心弗樂,五音在前弗聽。目之情欲色,心弗樂,五色在前弗視。鼻之情欲芳香,心弗樂,芳香在前弗嗅。口之情欲滋味,心弗樂,五味在前弗食。”

在人的心境不愉快之時,即使五音、五色、五味在前,也難以進入審美狀態。心境效應是一種主觀的心理活動,它的產生幾乎與對象很少聯係。

在心境效應下,人們甚至會有意無意地把品味的菜肴看做愉快心境的組成部分。比如,喜慶的筵席,親友的相聚,久別重逢的小酌,佳節良辰的歡飲,以及在愉快旅途上的進餐,都會由於心情的舒暢,使菜肴食品變得特別美味。

與此相反,人在精神低落時,縱有山珍海味,佳肴美酒,也會由於精神因素而影響味覺的感受程度,甚至食而不知其味。在人們的飲食活動中,創造一個良好的心境條件,不僅有益於人體的消化、吸收,有利於健康,而且從精神健康來看,也是十分必要的。

心境是主觀的精神狀態,環境則是客觀的精神狀態。人總是置身於一定的環境之中,任何客觀的環境,都會表達出一種超出環境的語言和情調,並影響著人的心理。

人的心境和環境,是一個雙向作用的關係。人的不同心理會給環境蒙上一層主觀色彩,而環境的客觀規定性,又會給人以情緒上的幹擾和影響。正因為如此,人們十分注重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環境,其中包括就餐的環境。

《紅樓夢》中描寫了眾多的宴席場麵,而每次開宴的環境都是十分講究的。進餐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人的情緒,也就間接影響對菜肴的品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