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鋒相對的鬥爭32(1 / 2)

32

六、打下高郵

日本投降後到1945年12月,蘇北絕大部分地區已經收複,但南麵的高郵城仍被日偽軍盤踞。其時,駐守高郵有日軍1000餘人、偽軍5000餘人,由於有國民黨方麵撐腰,對新四軍通牒置之不理。日軍竟說要繳槍繳給蔣介石,新四軍沒有資格受降。偽軍還揚言“奉命收複失地,北攻寶應”。此時,蔣軍第二十五軍等部已占領揚州,並有向北與高郵日偽軍打通聯係,進犯華中解放區中心區的企圖。於是華中軍區、華中野戰軍經報中央和華東局批準,決定以第七、八兩個縱隊和蘇中軍區部隊共15個團兵力,發起高郵戰役,以第八縱隊攻高郵城,以第七縱隊攻高郵以南的邵伯,並以地方武裝配合作戰。

高郵位運河線上,南臨揚州,北向兩淮,曆來為軍事必爭之地,城牆高三丈,周圍有護城河,城上碉堡林立,城外工事密布,西麵是高郵湖,東麵是網狀的水蕩,北麵有土城掩護,南麵背靠敵區,易守難攻。張鼎丞、粟裕、譚震林等華中野戰軍領導人率攻城部隊營以上指揮員親臨實地勘察地形,研究敵情,確定作戰方案,並對部隊作戰前動員準備。

12月19日,高郵戰役發起,至20日第七縱隊在姬鵬飛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指揮下,攻克了邵伯鎮等地,殲日偽軍2000餘人(內日軍150餘人),切斷了高郵日偽軍逃路,並在邵伯、丁溝之線設定了對揚州、泰州蔣軍的防禦地帶。第八縱隊5個團和高郵獨立團、華中軍區特務團共7個團兵力,在陶勇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指揮下,對高郵城外圍展開了猛烈攻擊。高郵城北廟宇多,敵人依靠這些高大結實的廟宇構築工事頑抗。從東北方向發起攻擊的第六十六團第五連快打到關帝廟時,被碉堡內的機槍火力擋住去路,突擊班長黃埔其是本地人,對關帝廟前前後後情況清楚,他馬上在附近撬開一塊石板,下麵是一條陰溝,突擊隊戰士們鑽了進去,潛行靠近敵人,很快消滅了這個火力點,第五連打進關帝廟前殿時,敵人退到後殿頑抗,黃埔其帶領全班爬上屋頂,架起機槍掃射,掩護全連將後殿敵人消滅。在西北方向,第六十四團突破外圍土城後,沿著高郵湖邊公路向前推進,到20日中午,從北麵攻城的第六十六、六十四團壓到城邊,從南麵攻城的第六十八團也打到南門外。

第八縱隊在軍事打擊的同時,加強了對守敵的政治瓦解。由於包圍圈緊縮,高郵城樓上的日軍不時跑來跑去,向城外打炮,明為對新四軍示威,實為給自己壯膽。第八縱隊在10多名“日本人民解放同盟”和“朝鮮獨立同盟”成員協助下,展開政治攻勢。一方麵反複宣讀日本天皇的投降詔書,揭露日軍軍官封鎖日本戰敗消息的陰謀,向日軍士兵發問:“天皇都投降了,你們為什麼還要在這裏流血?”還宣讀了日本人民解放同盟代表致日軍官兵的信:“我以日本人民解放同盟的身份,奉勸指揮官和士兵諸君,攜帶武器來投降新四軍吧!我們絕對保證諸君的生命安全,尊重諸君的人格,待形勢安定、交通恢複後,我們將送指揮官和士兵諸君返回日本。”對這些喊話,城內的敵人開始以打槍回應,後來不打槍了,有時還大聲對話。另一方麵,懸掛“日本天皇早已宣布無條件投降了”“你們為誰流血”等大幅標語,編寫了“天寒地凍破衣裳,你為誰人守城牆,不如出得城頭來,棄暗投明求解放”等內容的歌謠及日文勸降信,用弓箭、風箏、迫擊炮發射到城內。這些宣傳、勸降活動,促進了城內日軍鬥誌的瓦解。幾天後,有兩個日本兵利用晚上出城修理鐵絲網機會,投奔到新四軍方麵來。

12月25日晚,第八縱隊在強大炮火掩護下,冒雨發起總攻。第六十八團第一營首先登雲梯突破高郵城南門。在前進遭到子母堡群火力封鎖時,第一連戰士戴文祥英勇機智地迂回到敵碉堡側後,利用死角,連拔7個地堡,掃清了前進道路。第六十四團從城西北角突進城內,第一、第三營的勇士們用機槍、手榴彈打退敵人多次反撲,擴大了突破口。該團第二營也從北門突進城內,第三連突擊班在前進中,同十多名日軍拚刺刀,當戰士刺倒幾名日軍後,餘下的狼狽逃走。戰敗的日軍,往日的那種不可一世的武士道精神沒有了。第六十六、七十、七十二團和高郵獨立團也迅速投入攻城戰鬥,穿插分割,包抄圍殲,經七小時激戰,偽軍全被消滅,日軍被殲一部。

第六十六團突擊連,在一個人力車夫向導下,東轉西拐,於26日晨攻進高郵城東部的日軍司令部,經過一陣激戰,消滅了頑抗的日軍,迫使其餘日軍停止抵抗。第六十六團政治委員姚力來到日軍司令部院內,在大門和一些通道布置了崗哨,一個值日官模樣的日軍軍官走出來,姚力命令日軍立即繳槍,這個日軍軍官表示願意投降,但堅持要同新四軍的代表談判。第八縱隊政治部主任韓念龍和副主任謝雲暉作為新四軍代表,在戰士們的護衛下,來到日軍司令部院內,一場受降談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