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鋒相對的鬥爭45(1 / 2)

45

1. 大戰序幕

4月8日夜,林彪率萬毅縱隊在泉頭以西殲蔣軍新一軍第三十八師4個連的同時,民主聯軍第七旅也向朝陽堡蔣軍發起攻擊,殲其一部。一夜之間,蔣軍被殲1200多人,國民黨東北保安副司令梁盛華嚇得將部隊退縮昌圖城內,再也不敢出來了。而熊式輝見本溪方也一籌莫展,便嚴令梁盛華督師向四平推進。而梁盛華在電話裏苦苦哀求兵力不夠,熊式輝很生氣地叫梁盛華回了沈陽,改派鄭洞國去前線指揮。

4月10日,鄭洞國來到開原前線,發現新一軍正麵的共軍攻勢並不強。他判斷這是林彪的佯攻,完全是虛張聲勢,便下令全軍繼續向四平攻擊前進。

原來林彪在殲滅新一軍第三十八軍一部後,發覺這塊骨頭不好啃,便將主力調到法庫附近,準備尋找戰機,打擊蔣軍第七十一軍。4月10日,第七十一軍第八十七、九十一師,在金家屯與北滿獨立旅遭遇。獨立旅按預定作戰計劃節節抵抗,誘敵深入。14日,林彪率主力趕到大窪地區,迅速布好“口袋”陣地。15日,第七十一軍第八十七師展開猛烈攻擊,將獨立旅追到金山堡、秦家窩棚一帶,發現共軍“逃”得無影無蹤。正當蔣軍埋鍋做飯的時候,響起“繳槍不殺”的吼聲,埋伏在野地裏的民主聯軍主力,在軍號聲中自四麵八方衝殺而來。蔣軍第八十七師先頭團被全部繳械,後續部隊也迅速被殲,趕來增援的第九十一師,遭到迎頭痛擊,連忙掉頭潰逃。這次戰鬥斃蔣軍800餘人,傷1669人,俘虜2000餘人,繳獲汽車30餘輛及大批槍支彈藥物資。作戰有功的梁興初師和獨立旅第三團被聯軍總部傳令嘉獎。

2. 外圍爭奪戰

蔣軍第七十一軍第八十七師在大窪地區被殲的當天,杜聿明從北平飛回沈陽。一進長官邸就接到蔣介石電報:“第八十七師受此意外損失,據報陳明仁並未隨軍前進,著即查辦舉報。”陳明仁是蔣介石愛將,黃埔一期生,早在東征陳炯明時就出了名,在蔣軍軍事博物館裏的惠州之戰油畫,有蔣介石臨陣督戰,更有陳明仁持旗登城的情景。抗戰時期,他同杜聿明、鄭洞國、廖耀湘等一起,率部出國遠征,這時正任第七十一軍軍長。

杜聿明當即問參謀長趙家驤:“這是怎麼回事?”趙回答:“老頭子耳目甚多,可能是接到了特務的密報。”杜聿明問:“此事是否屬實?”趙說:“此事不假。”接著問杜聿明:“如何處理?”杜聿明毫不遲疑地回答:“給他頂回去,就跟老頭子說,在戰鬥發生前,已派車將陳明仁送到了前線。通知桂庭(鄭洞國字)讓陳明仁趕快歸隊。”

杜聿明在處理了陳明仁事後,便聽取趙家驤關於近期戰況和國共雙方兵力部署的彙報,情況並沒有他原來想象得那樣樂觀。初來東北,隻有2個軍的兵力,能從山海關一直打到錦州,現在離開東北才2個多月,如今增加到7個軍兵力,其中有國軍五大主力的兩個,全是美械裝備,東北局勢越來越棘手,居然與共軍僵持不下。於是杜聿明一麵命令鄭洞國繼續向四平推進,一麵布置情報網,迅速收集本溪、四平方麵的情報。

鑒於金堡、大窪戰鬥的教訓,鄭洞國迅速改變了戰術,不再孤軍深入輕敵冒進,而是第七十一軍和新一軍緊緊靠攏,集中兵力,在猛烈炮火和空軍的配合下,攻擊前進進入四平城區。4月18日,新一軍展開全部兵力進攻,第三十師由鐵路從南向北,第五十師在其右翼,新三十八師在其左翼,對四平進行輪番進攻,開始以飛機、大炮轟擊工事與交通溝,然後步兵進攻,像這樣戰鬥了三晝夜,這支“王牌”軍前進不得,後退不得。蔣軍第七十一軍之第九十一師和第八十七師殘部,這一天向四平北進攻,企圖迂回共軍側後,也同樣遭到了頑強抵抗。在前沿陣地上,擺滿了蔣軍的屍體,民主聯軍也有很大傷亡,雙方戰鬥呈現白熱化狀態。

四平戰鬥打響同時,在彭真的指揮下,東北民主聯軍及軍區部隊先後發起了解放長春、齊齊哈爾、哈爾濱等城市的戰鬥。

4月14日中午,蘇軍全部撤離長春,當日上午國民黨開始接收長春。民主聯軍於15日淩晨5時發起總攻,兵分三路,同時向長春市區發起猛烈攻擊。長春守軍共2萬多人,從數量上與攻城的民主聯軍相當,但質量上差遠了,全部是國民黨收編的偽軍。由於長春是偽滿首府,防禦工事極其完備,守軍憑地形優勢進行頑抗,民主聯軍攻擊一再受挫,原計劃48小時解決戰鬥,結果進行了4天,到4月18日下午5時才結束戰鬥。

4月24日,嫩江軍區所部及第三師特務團,開始對齊齊哈爾發起攻擊,25日淩晨戰鬥結束,全殲國民黨守軍3000餘人,齊齊哈爾解放。

4月28日,彭真調集第三五九旅、第七師第十九旅,及黑龍江軍區部隊進攻哈爾濱。當天15時開始向市區進擊,國民黨守軍不敢頑抗,紛紛繳械投降,到黃昏時分,戰鬥結束,哈爾濱解放。

3. 杜聿明聲東擊西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