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衛反擊55(2 / 2)

將官痛哭中山陵消息傳出,在全國產生強烈反響,蔣介石對此事件極為惱火,原本要以“戡亂”手段嚴懲,經國民黨元老們的勸告,才采取溫順手法進行勸告。5月6日,陳誠親到中央訓練團將官班作“精神訓話”,一走上講台就批評指責:“什麼哭陵?這是犯上作亂!這是反對中央,反對總裁,是對黨國大逆不道!你們這樣做,隻會對共產黨有利,你們太愚蠢了!使親者痛仇者快啊!”眾將官們頓時緊張起來,全場鴉雀無聲,少許,陳誠長歎一聲,放緩了聲調:“我們大家都是從廣東出發的,恨鐵不成鋼啊!當然囉!我也有責任。近來由於公事繁忙,沒來得及關心大家,不過,大家的想法我是知道的,總裁也曉得,希望大家體諒政府的難處,今後盡量幫助你們解決困難……”至此,人人才鬆了一口氣。蔣介石也深知眾怒難犯,以後也沒有追究下去。

計盡途窮蔣介石下總動員令

當國共雙方全麵軍事衝突進入第二個年頭時,蔣介石的一切戰略企圖和希望都落了空。蔣軍對解放區全麵進攻被迫改為重點進攻後,所造成的戰略態勢越來越不利,其主力部隊深深地陷在山東和陝北兩個戰場,士氣低落,戰鬥力更削弱;連接兩個戰場的中間,是晉冀魯豫戰場,劉鄧大軍在取得豫北、晉西北兩戰役勝利後,於6月30日一舉突破蔣軍黃河防線揮師魯西南,使中原腹地暴露在解放軍兵鋒之下。同時,國統區經濟形勢日趨惡化,社會人心浮動,以學生為主體的人民民主運動蓬葧發展,政治、軍事、經濟危機四伏,蔣介石已處在全民包圍之中,不得不於6月19日問計於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司徒答曰:“采取緊急措施的時刻,恐怕已經到來了。”他擔保“這樣一個新的計劃,將在美國以及全世界各地贏得眾多的同情。”有了美國人撐腰,蔣介石在作了一番準備之後,就在6月30日召開國民黨中常會、中政會聯席會議討論對策;蔣介石在會上作《當前時局之檢討與本黨重要決策》的講話,說:“現在真是本黨千鈞一發、存亡絕續的關頭,我們為什麼還不把握這個時機,群策群力,同心同德,來改造黨挽救當前的危機呢?”“(眼下)有兩種方式可以選擇,一種方式是明令討伐共匪……另一種方式是不下討伐令而采取全國總動員的方式,動員全國人力物力,以加強剿匪軍事力量。”

7月4日,南京政府召開第六次國務會議,通過修正蔣介石交與會議的“如期實現憲政,貫徹和平方針案”,並以國府訓令的方式頒布“厲行全國總動員令,以戡平共匪叛亂,掃除民主障礙,如期實現憲政,貫徹和平建國方針案,立即切實執行”。7月7日,蔣介石向全國發表廣播講話,重彈要共產黨“不擁兵割據”,“像英美各民主國家的共產黨一樣,以和平合法的政黨來爭取民選”的老調,指責中共在抗戰結束“公開叛亂”,“破壞交通,破壞工礦,而且到處破壞奄奄一息的農村”,要求“舉國一致”,“抱定決心戡平叛亂”。蔣軍參謀總長陳誠也於同日發表《告全國官兵書》,說“革命現已瀕臨嚴重的關頭”,命令全體蔣軍官兵應“為民前驅”,“及早肅清”共軍。

7月18日,南京政府明令公布《動員戡亂完成憲政實施綱要》,同時宣布取消為中共國大代表、國府委員保留的名額以及開除中共參議員。《綱要》有18條,主要內容規定:1.“戡亂所需之兵役、工役及其他有關人力,應積極動員。凡規避征雇及妨礙征雇等行為,均應依法懲處。”2.“戡亂應需之軍糧、被服、藥品、油煤鋼鐵、運輸、通訊器材及其他軍用物資,均應積極動員。凡規避征購征用……均應依法懲處。”3.“凡怠工、罷工、停業、關廠及其他妨礙生產及社會秩序之行為”,以及“對於煽動叛亂之集會及其言論行動”,“均應依法懲處”。4.“為達成戡亂之目的,行政院得依國家總動員令之規定,隨時發布必要之命令。”

南京當局根據此綱要,於1947年下半年陸續頒布了一係列法規,如《動員戡亂完成憲政國防軍事實施辦法》、《後方共產黨處置辦法》、《糧食流通管理辦法》、《厲行消費節約辦法綱要》、《全國花紗布管理辦法》、《加強金融業務管理辦法》、《動員戡亂期間勞資糾紛處理辦法》等。並於11月間通令成立由各級“民意機關”議長主持的省市“戡亂建國”動員委員會,以最大限度來搜刮全國人力、物力、財力用於內戰。與此同時,從組織上,蔣介石做出黨團合並的決定,蔣既為國民黨總裁,又兼三青團團長。蔣介石以為發布了“戡亂”總動員令,又集中一切權力於一身,就可以加快“戡亂”步伐,並誇口:半年至多1年內定可“戡平共匪”。但是,孫科在上海答記者問並不樂觀,孫科說:“總動員令頒發後,民眾對戰事結束之遲緩作種種猜測,但我仍需明證者,對於戰事估計,未可盡如人意……惟結束確期除上帝知曉外,無人作有把握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