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線戰略進攻5(1 / 2)

5

從突破黃河天險到羊山集戰鬥結束,劉鄧大軍在魯西南經過28天激戰,殲滅蔣軍9.5個旅和4個師部共56000餘人,繳獲坦克2輛、野炮12門、山炮52門、迫擊炮101門、步兵炮3門、戰防炮12門、各種小炮647門、重機槍222挺、輕機槍1261挺、手提機槍404支、長短槍13719支、各種子彈100萬餘發、汽車56輛、騾馬2168匹、電台44部,並擊落蔣飛機4架。魯西南戰役的勝利,解放了黃河南岸廣大地區,直接保衛了晉冀魯豫解放區,有力支援了山東和陝北兩戰場的作戰,為挺進大別山把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開辟了通道。

四、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1947年7月23日,正當羊山集戰鬥激烈之際,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簽署的電報飛向劉鄧指揮部,關於軍事部署是:“劉鄧對羊山集、濟寧兩點之敵,判斷確有攻殲把握,則攻殲之。否則立即集中全軍休整10天左右,除掃清過路小敵及民團外,不打隴海,不打新黃河以東,亦不打平漢路,下決心不要後方,以半個月行程,直出大別山,占領大別山為中心的數十縣,肅清民團,發動群眾,建立根據地,吸引敵人向我進攻打運動戰。”“我們已令陳賡縱隊並指揮太行縱隊、五師、三十八師共7萬餘人,8月下旬出豫西,建立鄂豫陝邊區根據地,吸引胡宗南一部打運動戰。”接電後,劉鄧進行了周密細致地分析研究,認為蔣的援軍尚在途中,而我方集中全力有迅速全殲羊山集蔣軍的把握,經過慎思斷然決定調整部署,於27日發起總攻,經一夜激戰,全殲羊山集六十六師,戰鬥結束的28日中午,劉鄧即如實回複中央軍委的來電,複電說:

一、灰電敬悉,因作戰未複電。我完全擁護所示方針,惟現有如下困難:

甲、南渡後連續作戰,共殲滅四個師、九個半旅約五萬餘人,戰果不小,但消耗甚大,傷亡約13000,炮彈消耗殆盡,新兵沒有,俘虜至少需20天爭取(約可補足傷亡),炮彈無法可補,醫院已患員滿,一時難於抽出。

乙、我原來打算第一步依托豫皖蘇,尚能保持後方接濟。所需經費隻法幣數十億元,煙土一千斤,不足半月開支。一到南麵即發生冬衣困難。

二、陳粟譚27日午時電所提理由,我們亦具同感。我們當前敵人現有17個旅,除四十師外,戰力均不強,山東敵人又往西調,仍有內線殲敵機會。如果在隴海線南北機動兩個月,並消滅八個旅以上,則南下更少困難。

三、但我積極作行動準備,立即休整半個月。

四、如我們推遲,陳謝渡河,以先掃清垣曲、白坡、焦作為好。如邯鄲局能在8月底補充五萬新兵(包括陳謝各部),東北一批炮彈運到,則陣容更為整齊。

五、請中央考慮示遵。

毛澤東根據劉鄧所報實際情況,於7月29日複電同意了劉鄧的意見,但要求兩個月內必須以有效的行動調動胡宗南軍一部,以同樣內容電發給陳、粟、譚、華東局、邯鄲局並告陳謝及彭德懷。電報說:

一、在山東敵不西進及劉鄧所告各種情況下,劉鄧全軍休整半個月後,仍照劉鄧原來計劃,第一步依托豫皖蘇,保持後方接濟,爭取大量殲敵,兩個月後看情況,或有依托的逐步向南發展,或直出大別山。

二、陳謝集團按原計劃於8月出潼關、洛陽,切斷隴海,調動胡軍一部增援,相機殲滅之,以配合陝北作戰。該部亦與太行、太嶽保持後方接濟。該部是否遠出伏牛、桐柏,依情況決定,有利則遠出,不利則縮回河北。現陝北情況甚為困難(已麵告陳賡)。如陳謝及劉鄧不能在兩月內以自己有效調動胡軍一部,協助陝北打開局麵,致陝北不能支持,則兩個月後胡軍主力可能東調,你們困難亦將增加。

劉鄧的戰略謀劃

雖然中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電報同意了劉鄧提出的意見,但連日來劉鄧一直集中精力研究南進問題,研究軍委的梗電(7月23日),以及豔電(7月29日)中談到的陝北困難,談到的全局問題。劉鄧以全局為重,認為還是以直出大別山為好。7月30日午時,即向中央軍委、邯鄲局、陳粟譚、華東局、陳謝,發出如下的電報:

連日我們再三考慮,軍委梗電方針確好。頃奉豔電,決心於休整半月後出動,以適應全局之需。照現在情況,我們當麵有19個旅,至少有10個旅尾我行動,故我不宜仍在豫皖蘇,而以直趨大別山,先與陳謝集團成犄角勢,實行寬大機動為適宜。準備無後方作戰,要求下列數事:

一、請山東令渤海盡量趕運炮彈取用,可能條件最好能再給1000發山炮彈,我們已派車去德州接運。

二、請邯鄲局即當千方百計派大批幹部接受現有之1萬傷員,好抽醫院出動。

三、請邯鄲局將現存法幣,全給我們。

以上務請限於15號前完成。

此外,建議陳賡兵團在魯晉西南拉一下敵人。山東抽出原皮定均旅到大別山作軍區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