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線戰略進攻41(1 / 2)

42

9日夜,四縱十一旅三十一團三營發起攻擊,一舉突入敵陣,但因未迅速擴大突破口,七、八連突擊部隊,被敵壓入外壕。這條外壕寬8米、深4米,壕內四角突出部均有深入壕內的地下碉,碉內設有暗火力點,有的地段埋有地雷。10日拂曉,敵外壕火力點以突然猛烈的火力,向迫於壕內的部隊射擊,致使七、八連傷亡較大,三營營長王誌興在戰鬥中光榮犧牲。12日10時,三十一團又令二、四連分由西北、西南角發起攻擊;當突擊排跳入外壕內,還未來得及架起雲梯,就遭外壕暗槍眼火力突然射擊,二、四連突擊排予以堅決還擊,但因受地形限製,致使大部分傷亡。身受重傷的二連排長陳忠信和副排長劉萬禎,忍著疼痛,將壕內5名戰士組織起來,靠外壕內側挖了避彈坑,在壕內堅持10多個小時,打退了敵人由地下碉進入外壕內的3次搜索。入夜後,7名勇士互相攙扶,利用梯子和綁腿,一個一個地吊出外壕,返回團部作了報告。該團分析了2次攻擊受挫的教訓,組織營連幹部反複偵察,弄清了敵陣地構築和外壕內的情況,展開軍事民主,決定以三麵火力轟擊,從西南、西北兩麵守角同時攻擊的手段,發動了第三次攻擊,旅工兵排長景全旺帶領3個爆破組,分別以30、60、80斤炸藥放在外壕底和壕邊,連續爆破,摧毀了外壕內外火力點和障礙物,突擊隊乘爆破的斜坡實施強攻,經2小時戰鬥全殲守敵。

解放軍攻擊開始以後,邱行湘急忙來到東門,站在東門城牆上,透過望遠鏡,看見解放軍以破竹之勢,擊潰了他的騎兵隊,殲滅了他的工兵營,一舉占領洛河橋頭陣地和城外東門大街。此後,對東門外之九龍台、潞澤會館2個據點多次發動猛攻,由於據點異常堅固,並由二○六師精銳所守,解放軍一時攻打不下,並且傷亡較重。於是邱行湘即親擬電文急告南京:“我軍士氣旺盛,迭挫凶鋒,斬獲甚眾……”蔣介石立即回電:“……以寡勝眾,殊堪嘉獎,希激勵三軍,堅守陣地,配合外圍兵團,聚殲來犯之敵。”蔣經國也拍來電報,對邱行湘大加讚賞。邱行湘內心發出微笑,令身旁的政工處長賴鍾聲把南京來電馬上轉達到全體官兵,以激勵鬥誌。不管蔣家父子怎麼激勵,到11日下午1時,洛陽城四關的蔣軍已被肅清,為攻城創造了良好條件。

11日黃昏後,解放軍對洛陽城發起總攻。12日0時40分,華野三縱八師二十三團第一營首由東門突破,攻進城內,後續部隊迅速從突破口投入戰鬥,積極向縱深發展,占領了甕城。此時,邱行湘令副師長兼第一旅旅長趙雲飛:不惜一切代價把突入甕城的解放軍打出去,把突破口奪回來。邱行湘像一條受了驚的狗,坐著吉普車奔走城東、城西督戰,指揮步炮兵南北夾擊,反複掙紮,均未奏效,不久戰鬥進入市區。邱行湘親到東門大街的鼓樓上觀察,並親自指揮巷戰。青年軍敗退的部隊麇集民房,解放軍遂逐屋爭奪,進展迅速,4小時後擴大到城內中心。邱行湘退回到核心陣地——洛陽中學,即電南京告急;蔣介石回電:“已飾外圍兵團兼程馳援,希鼓勵三軍,堅守陣地。”邱行湘自恃洛陽工事堅固,彈藥充足,士氣旺盛,誓與解放軍決一死戰;他坐在東麵一座大樓裏的靠椅上,雙眼微閉,幻想聯翩,盤算著:解放軍即使每次付出2000人的代價,也拿不下核心陣地,就創造了真正的奇跡!想到這裏,邱行湘突然起身,衝進地下室電報房,再次急電南京,除請飭外圍兵團盡早到來外,請求加派空軍助戰;在最後一頁電文紙上,邱行湘向蔣介石表示“雖戰至一兵一卒,堅決守到底,以報黨國”。發報之後,邱行湘命令升旗,將青天白日旗懸掛樓頂,以示決心。

陳賡兵團四縱以西門為主攻方向,第十旅從西門攻城。西門是蔣軍城垣防守強點之一,它的外麵又有一道滿布暗碉的甕城,牆高且厚,碉堡多如蜂窩,外壕寬得根本無法通過。要攻進去,必須通過敵人用拒馬暗碉堵塞的一道長橋。11日夜,二十九團一營曾兩次試圖偷過橋去爆破,均因道略泥濘,難以保持肅靜,被蔣軍發覺遭火力封鎖,未能成功。12日,十旅決心強攻,命令二十八團對西門實施主要突擊,二十九和三十團在西門兩側助攻。二十八團以二營為突擊營,五連為第一突擊連。該旅將炮火全部集中西門,實施抵近射擊。工兵準備充足炸藥,擔任連續爆破。13時,再次發起攻擊西門戰鬥,炮兵集中火力猛轟,城牆上8個碉堡很快被摧毀,並把外城轟一個缺口,衝鋒號響後,五連二排冒著敵人交叉火力網的封鎖,前仆後繼地英勇衝擊;戰士李世和和另外2個戰士,首先從隱蔽地跑出來,踏著泥濘,向城頭飛奔而去,敵人的子彈在他們的左右呼嘯,一個戰士的帽子被打掉了,他們都頭也不回地直向拒馬和鐵絲網撲去。當最後一根鐵絲網砍斷後,李世和中了一顆子彈,倒在泥濘裏;接著,2個工兵衝進前沿,把一大包炸藥按在外城牆被炮彈轟開的缺口裏,火光閃亮,一聲巨響,城牆在濃煙中現出了一個大缺口。站在西關工事中的連長安廷蘭,向後把手一揮,戰鬥英雄李步調率領的突擊隊,便從牆洞中一躍而出向橋頭衝去。這時,敵人集中全部火力封鎖衝鋒的道路,但是誰也沒有停步,前麵的人倒下,後麵的人便從他身上跳過去。李步調剛衝過橋頭,一顆子彈突然打中他的腿,倒在地下。他掙紮著爬起來向前,又倒下去,後麵的一個個從他身上跳過,把一排排炸藥扔上城頭。正攀登炸垮的城牆時,敵人的火力又開始反撲,前後左右的火網把突擊隊包圍起來,最先衝到城邊的第一排,大部負傷倒下,指導員傅立誌身負重傷,副連長李誌華英勇犧牲,在斷氣以前,躺在地上還一麵打手榴彈一麵喊著:“同誌們,上呀!”這時,連長安廷蘭帶著三排突擊隊衝上來了,七班長王引生一手提了一大籃子炸彈一手提著手提機槍,喊著:“三排上呀!”便向甕城扔一排炸彈,兩步爬上城牆缺口,用手提機槍向裏麵橫掃,然後又爬上甕城,一麵向裏麵打,一麵回擊外壕中的敵人。安廷蘭也跳上了缺口,舉著手槍向第二道城頭上的敵人打起來。據守第二道城牆的蔣軍,以熾熱的火力把攻城突擊隊圧在甕城裏麵,同時重炮也集中向甕城轟擊。攻城部隊雖遭重大傷亡,處境困難,但他們毫不氣俀,不停地向敵人工事裏塞炸彈,王引生一人打了一籃子炸彈又是一籃,許多人都投了100多枚。這時,第二道城門還緊閉著,四縱的山炮開始轟擊了,第一炮便打中了城樓正中,第二炮又打在城樓左麵,把敵人指揮所掀上了天,殘餘的敵人從最後據點逃出來,向一個暗孔鑽了進去。王引生機智地尾隨敵人從坑道進入城內,並將坑道口附近的敵人消滅,鞏固了突破口,隨後打開了城門。後續部隊相繼突入城內,衝上樓房高聳的洛陽大街,與敵展開激烈的巷戰。此時,五連戰士大部負傷,完好的隻有30餘人,但他們鬥誌不減,共俘虜敵人195人,繳獲輕重機槍24挺、長短槍92支,戰鬥結束被授“洛陽英雄連”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