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杞戰役最後這一仗,華野不僅把黃兵團打得焦頭爛額,而且使邱清泉不寒而栗,起了一箭雙雕的作用。所以,當華野部隊與蔣軍脫離接觸時,黃百韜仍驚魂未定,一動也不敢動。而邱、張兩集團遭到回擊後,也未敢再前進。再此情況下,華野部隊一下子跳了出來,進入預定地區休整。當蔣軍清醒過來,查明華野轉移位置時,他們已休整一個星期了。睢杞戰役,不僅徹底殲滅了區兵團部、整七十五師和新二十一旅全部,還有黃兵團的幾乎大部分兵力,而且使邱兵團也遭到殲滅性打擊,這就大大減弱了蔣軍在中原戰場的機動兵力,使蔣介石在中原的防禦體係遭到極嚴重的打擊。正如中共中央7月11日給華東和中原野戰軍全體指戰員賀電所說:“慶祝你們繼開封勝利之後,在豫東殲滅蔣敵區壽年兵團、黃百韜兵團等部五萬人的偉大勝利。……這一輝煌勝利,正給蔣介石‘肅清中原’的囈語以迎頭痛擊;同時,也正使我軍更有利地進入了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第三年度。”
襄樊戰役
正當華野粟裕籌劃發動魯西南戰役或豫東戰役之際,中野劉鄧也在籌劃南進漢水。6月13日,劉鄧下達老河口、襄陽戰役的作戰命令,計劃以第二、四縱隊組成西兵團,以六縱和桐柏軍區主力組成南兵團,於6月下旬向老河口、襄陽、樊城發起攻擊。6月17日,粟裕指揮華野發起豫東戰役,劉鄧從戰略全局出發下令暫緩老襄戰役;並同新到任的陳毅一起率第一、二、三、四縱隊赴平漢路鉗製蔣軍援兵,獨把第六縱隊留在唐河地區待命,這是劉鄧“棋局”中埋下的一枚棋子。
第六縱隊司令員王近山豫北戰役中負了重傷,傷愈後重新回到指揮位置不久,此時他心急如焚,為什麼大敵當前單單將他們閑置一邊?他連電請戰,劉伯承回複:“好好休息。”中野六縱雖是1945年11月才組建的,但由於劉鄧抓的多抓的緊,所以部隊素質,戰鬥作風提高很快,能征善戰,晉冀魯豫解放區《人民日報》曾發表過《向六縱學習》的社論,這次千裏南征,六縱在渡黃河,打定陶,巧端六營集,激戰羊山集,強渡汝河,都戰功赫赫,不僅屢受劉鄧殊譽,而且在國民黨國防部檔案裏有這樣的記載:“劉伯承匪部六縱隊,司令員王近山,政委杜義德。下轄三個旅:十六旅旅長尤太忠,十七旅旅長李德生,十八旅旅長肖永銀。該縱,長於攻堅,指揮及紀律均佳,匪稱之為主力縱隊。”王近山綽號“王瘋子”,自15歲參加紅軍,每次戰鬥總是一往直前,直到當上縱隊司令員此脾氣不改,以致每次戰鬥總有六、七個警衛員跟著他,一見他性子發了就把他往後拖。他的“燒鋪草”精神全軍聞名,久而久子,連毛澤東也知道了這個“王瘋子”,還稱讚“這個‘王瘋子’,瘋得有水平呢”!
1948年3月上中旬,華野主力和陳賡兵團,在解放洛陽之後,華野又於6月中下旬發起豫東之戰,在解放開封之後,一舉把蔣介石親自指揮向開封增援的區壽年兵團包圍在睢杞地區。蔣介石又為挽救區兵團被殲命運,嚴令中原地區蔣軍機動兵團馳援豫東。這就使設在漢水之濱襄(陽)樊(城)的國民黨第十五綏靖區和它所轄的三個川軍旅孤立起來。劉鄧把目光對準了襄樊,使六縱派上了用場,鄧小平說:“華野主力在豫東激戰,中野主力在平漢線牽著南線敵人兵團,六縱正好出‘邊車’襲取襄陽。”劉伯承說:“是時候了,就出‘邊車’!”為了消滅襄樊這股蔣軍,開辟漢水南岸地區,打通桐柏、江漢兩個根據地,變漢水為內河,並配合豫東作戰,劉鄧緊緊抓住戰機,決定中野六縱和陝南軍區第十二旅、桐柏軍區第二十八旅、獨立團等在六縱司令員王近山統一指揮下,以襄樊為目標發動強大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