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決戰1(1 / 2)

1

戰略決戰

國共兩方軍隊經過1946年7月至1948年6月的兩年作戰,人民解放軍殲滅蔣軍264萬人,其中俘蔣軍163萬人,繳獲步槍近90萬支、輕重機槍6.4萬餘挺、小炮8000餘門、步兵炮5000餘門、山野重炮1100餘門。蔣軍總兵力由戰爭開始時430萬人,減少到365萬人,其中正規軍198萬人,能用於第一線的為174萬餘人,且被解放軍牽製在東北、華北、中原、華東、西北五個戰場上,用於後方守備的僅近24萬人,且很難機動。此時,蔣軍總數量和正規軍的技術裝備,仍較解放軍占優勢;但這些部隊在兩年作戰中,多數被解放軍殲滅或受過殲滅性打擊而重建或補充的。由於屢遭失敗,蔣軍士氣低落,軍心動搖,內部矛盾更加尖銳,蔣介石的政治欺騙完全破產,經濟財政趨於崩潰,整個國統區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反美反蔣的愛國民主運動空前高漲,整個國民黨統治集團,充滿了悲觀失落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為挽救危局,於7月27日至8月2日,在南京國防部大禮堂,召開了由各地區“剿總”總司令、各兵團司令、國防部廳署長等主要負責人以及幾個重要軍長,共120餘人參加的軍事會議。蔣介石特叫次子、任裝甲司令部上校參謀長的蔣緯國參加會議,任務是觀察會場氣氛,記錄每個人的發言,及時向他彙報。這是蔣介石在中國大陸召開的最後一次規模最大的軍事會議。他在會上作了《改造官兵心理加強精神武裝》的講話,承認過去兩年的作戰“是處處受製,著著失敗”,指責高級將領“精神墮落,生活腐化,革命信心根本動搖”,甚至“被俘受屈,而不能慷慨成仁。”蔣介石檢討說:“我們在軍事力量上本來大過共匪數十倍,製空權、製海權完全掌握在政府手中,論形勢轉過去在江西剿共還要有利。但由於在接收時許多高級軍官大發接收敗,奢侈荒淫,沉溺於酒色之中,弄得將驕兵逸,紀律敗壞,軍無鬥誌。可以說,我們的失敗,就失敗於接收。”這些“都因為我領袖個人監督不嚴,考核不周”,他要求高級將領“對於自己平時的精神思想,生活行動,必須徹底反省,徹底檢討。”蔣介石鄭重警告說:“現在共匪勢力日益強大,匪勢日益猖獗,大家如果再不覺悟,再不努力,到明年這個時候能不能再在這裏開會都成問題。萬一共產黨控製了中國,則吾輩將死無葬身之地。”後來的時局發展為蔣介石所言中。會議決定實行重點防禦的戰略方針,並準備撤退東北蔣軍,確保華中,其企圖是:收縮戰線,集中兵力,依托戰略要點的堅固陣地進行堅守防禦,以阻止解放軍南渡長江;同時組成強大的兵團進行機動作戰,以攻為守,來挽救岌岌可危的反動統治。為實施這一戰略方針,蔣介石采取了裁並綏區,減裁機關,吞並雜牌,擴大機動兵團,並在大後方大量抓丁,加緊二線兵團的編組訓練;在戰略指導上,蔣介石以中原戰場為全戰局之樞紐,為了確保華中,破壞和阻止解放軍秋季攻勢,決定堅決保持三角(即徐州、鄭州、西安)、四邊(即隴海路、兗州以南之津浦路、鄭州以南之平漢路、寶雞至成都公路)、十三點(即開封、鄭州、濟南、商丘、南陽、襄陽及樊城、確山、信陽、漢中、安康、鍾祥、宜昌、合肥),以便東西呼應,阻止解放軍南下。

同蔣介石統治集團的情況相反,中共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過兩年的作戰,總兵力已由戰爭開始的120餘萬人,增加到280萬餘人,其中正規軍由118個旅61萬人,增加到176個旅149萬人,並建立51個步兵縱隊,戰場上機動作戰的兵力已優於蔣軍。由於大量殲滅蔣軍,繳獲了大量現代化武器,部隊的武器裝備有了極大改善,而且經過石家莊、四平街、開封、洛陽等攻堅戰役,積累了攻取堅固設防城市作戰的經驗,提高了大兵團作戰和攻克堅固設防城市的能力。不但能打運動戰,而且能打攻堅戰;特別是經過新式整軍運動,廣大指戰員普遍提高了階級覺悟,增強了組織性紀律性,鞏固團結,官兵一致,軍心振奮,士氣高漲,軍政素質有了更大的提高。解放區實行的土地改革,已使大約1億多人口的區域徹底解決了土地問題,中共黨員已由1945年5月的121萬多人,增加到300萬多人,經過三年多的革命鬥爭,全黨的政治成熟程度進一步增強。中共對國統區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各大中城市的工人、學生、教師、教授、文化人士和民族資本家、一切民主黨派、人民團體都站在中共方麵,抗拒蔣介石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壓迫,使國民黨完全陷於孤立。在華南的閩粵贛邊區、湘粵贛邊區、粵桂邊區、桂滇邊區、雲南南部、皖浙贛邊區和浙東南、海南島等地,都建立了由中共領導的遊擊戰爭根據地,遊擊部隊發展到3萬餘人。此時,解放區麵積已達235萬平方公裏,約占全國總麵積的四分之一,人口1.68億,占全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東北地區已解放98%以上,華北解放區已連成一片並組成了華北人民政府,西北、華東被蔣軍攻占的地區和城市基本收複或有擴大,新解放的中原地區也日益鞏固。解放區內已擁有了相當多的鐵路、礦山和工業企業,工農業生產有很大恢複與發展,支援戰爭的人力物力比以前更加雄厚,為後來的大規模決戰打下了堅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