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決戰10(2 / 2)

9月22日拂曉,第八師二十團奪下了西南一片洋樓;13時,二十七團攻入山東省銀行。十縱也由東北和東南迫近,王耀武的精銳一七二團600餘人被包圍,在路南隻剩下王耀武辦公室這個釘子了。被譽為“九勇士”的二十三團五連五班9個戰士,手擎著35至70斤重的炸藥包,連爆7包,把樓房西段炸開一個丈餘高的突破口,然後飛身衝進樓裏,和蔣軍逐樓、逐屋、逐梯、逐口地爭奪起來。走投無路的蔣軍隻好乖乖地一批一批地扔出槍支,舉手投降。戰至黃昏,全殲600餘守敵,商埠為解放軍所攻占,九勇士與部隊站在高聳入雲的大樓頂上,歡呼雀躍,相互慶祝勝利。此時,東兵團也掃清了城外地堡群,並全殲被圍困在王舍人莊的蔣軍,在城外展開近迫土工作業。

外內城攻堅戰

商埠攻占以後,王耀武垂頭喪氣,無可奈何,但他認為解放軍要完成攻城準備,還需要幾天時間。於是便下令再度調整防禦部署,整修工事,加強城防,企圖繼續頑抗。為了不讓城內蔣軍獲得喘息機會,攻城指揮部決定東西兩兵團同時發起對外城的攻擊。9月22日晚8時30分,攻城部隊以猛烈炮火向外城發起轟擊。

外城是蔣軍在濟南的一條堅固防線。城牆內壁和外壁一律用石塊砌成,高7至8米,厚4至5米或7至8米不等。城門樓和城牆上都設有高堡,城牆中部設有射擊孔,城腳下築有地堡,自上而下分設3層火力。城外挖有壕溝,寬5至7米,深3至4米。同時,壕外幾十米遠的民房大部被拆除或炸毀,壕外廣闊地帶完全置於城牆火力之下,攻擊無依托。就在華野各部隊向突擊地域躍進之時,蔣軍輕重火器一齊開火,並使用了毒氣彈和火焰發射器,轉眼間,毒氣滾滾翻騰,火焰熊熊燃燒,整個前沿陣地迅速變成一片火海。盡管如此,解放軍眾炮齊鳴,群彈齊飛,蔣軍城防工事不斷在炮聲中傾倒,攻城各部隊衝過毒氣,穿過火海,殺上外城牆。東兵團九縱很快占領了永固門,向南突擊。為九縱助攻的渤海縱隊,也突破外城防線,沿街向縱深發展。西兵團十縱一部突破永鎮門攻入外城,另一部突破普利門。三縱右翼助攻獲得成功。十三縱也由城西南角永綏門突破外城。各部隊突入外城後,立即與守敵展開巷戰,激烈拚殺,經一晝夜的戰鬥,至23日下午,蔣軍大部被殲,解放軍全部攻占外城。

這時,王耀武仍然錯誤地判斷,解放軍連續作戰已經疲勞,若要攻擊內城,需經三五天準備方可。在南京的蔣介石,眼看濟南不保,一麵嚴令徐州援兵迅速北上,並派空軍向內城投送糧彈,向解放軍占領的市區狂轟濫炸;一麵派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和空軍副總司令王叔銘飛臨濟南上空,給王耀武鼓勁打氣。此時此地的王耀武,心慌意亂,如坐針氈,內心充滿了矛盾和痛苦,自知在劫難逃,又不甘束手就“殲”,再一次橫下一條心,決定以內城僅剩的一道防線,同解放軍作最後的較量。

內城是王耀武在濟南的最後一道核心陣地,城牆高13米,厚10至12米,明碉暗堡密布,除同外城一樣設置3層火力外,另在城頭相距10米修一子堡,30米修一母堡,70~100米修一炮台。在城東南角,矗立著一座氣象台、站,在這裏可俯瞰城內外,是全城的製高點。護城河寬五六米至二三十米不等。蔣軍還堵住黑虎泉水,引入護城河,水深3~5米。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就設在這裏,王耀武撤入內城後,就龜縮在這裏指揮。

為乘勝迅速徹底全殲濟南蔣軍,華野攻城指揮部要求部隊發揚勇敢戰鬥,不怕犧牲,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一鼓作氣,拿下敵人最後一個堡壘,命令部隊當晚緊接著攻打內城。23晚6時,全線對內城的攻擊開始。此時,王耀武膽戰心驚,盼援兵兩眼欲穿,可他哪裏知道,盡管蔣介石再三嚴令督催,也不管用。駐商丘、碭山的邱清泉兵團,深知迎麵有華野布下的打援兵團嚴陣以待,側翼又有劉鄧大軍集結牽製,正畏途如虎,一步三顧,僅行至城武、曹縣一帶,距濟南尚有數百公裏之遙;而黃百韜兵團和李彌兵團,卻以集結為幌子,遲遲不動。王耀武在內城坐臥不安,親目沿著內城牆走來走去,企圖孤注一擲,嚴令部隊憑借地勢和火器優勢,居高臨下,瘋狂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