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決戰71(1 / 3)

71

第三次,就是天津解放後的第三天,也是鄧寶珊、周北峰在通縣談判,雙方達成了和平解決北平問題初步協議的時刻,蔣介石派次子蔣緯國持他的親筆信來會傅作義,蔣在信中寫道:

宜生吾兄勳鑒:

去歲迭奉惠書,弟因故未複,實深抱歉……西安雙十二事變,上了共產黨的當,第二次國共合作乃平生一大教訓。今聞吾兄處境危艱,欲與共黨再次合作,特派次子緯國前來麵陳。請親自檢查麵陳之事項。專此敬候勳安。

弟蔣中正

傅作義看完信,對蔣緯國笑笑說:“請向總統致意,時至今日,一切全晚了。”蔣緯國說:“不晚,不晚。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總統的意思是,希望總司令能顧全大局。”並說隻要傅從天津海陸兩路撤至青島,則有美軍援助南撤;還說蔣要任命傅為華東軍政長官。傅作義說:“請向總統致意,我半生戎馬,生死早已置之度外,至於個人榮辱,更不在意。國家大局高於一切。我是炎黃華胄,隻要對國家民族有利,對人民有利,個人得失又何道哉!請向總統致歉!”再一次就是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白吉爾來平,對傅作義表示:今後美國要拋開蔣介石完全支持傅,美海軍將在沿海援助南撤。傅作義回答道:我們是一個國家,你們要給援助可到南京政府去說,我是個地方負責人,不能直接接受。白吉爾還是一再強調今後拋開蔣介石要直接支持傅。最後,傅作義嚴正回答:我是個中國人,我相信中國人能解決好我們中國自己的事情,毋需外人來幹涉。白吉爾討了沒趣,敗興而走。蔣介石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最後於1月17日晚,給傅作義來了一電說:相處多年,彼此知深,你現厄於形勢,自有主張,無可奈何。我今隻要求一件事,於18日起派飛機到平運走十三軍少校以上軍官和必要的武器,約要一周,望念多年之契好,予以協助,盼即複。傅作義接電後讓人擬出“遵照辦理”的電稿後,立即叫王克俊看蔣的來電與要發的複電。王問傅準備如何對付?傅踱了幾圈良久不答。於是王克俊由桌上取一紙條,草擬了一個發解放軍平津前線司令部的電文,說明蔣電內容,並要求城外解放軍部隊在有飛機來時,以祈年殿來確定目標,炮擊天壇臨時機場,阻止著陸。傅作義看後說:“為保密起見,還是用你的名義發好了。”王便在電文上款改成“周北峰兄請轉聯合司令部”,落款改為“弟王明德”。18日,果然蔣派飛機來了,接著城外解放軍對天壇的炮擊也開始了,猛烈的炮火使飛機始終不能著陸,蔣介石的種種企圖都被粉碎了。

十五、北平和平解放實現

解放軍圍城之後,北平的廣大學生和各界人士,在中共地下黨北平市委領導和組織下,市政府前幾乎天天有遊行請願的各界群眾,強烈要求“和平解決北平問題”,“保存北平千年文物古跡,避免百萬人民的生命財產塗炭。”一些大學教授和知名人士也出城和解放軍接觸,華北人民和平促進運動的代表,還在北平市參議會開會,推定呂複、康同壁、馮蓮溪、馬振東、張寶萬、劉鴻瑞、盧其然、郭樹棠、王喬年等人,於會晤傅作義之後,並出城與葉劍英會談。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和平行動和輿論,對傅作義和平解決北平問題起到推動作用和創造了有利環境。在形勢逼迫人,官兵不願戰,百姓望和平諸因素下,傅作義終於走上了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道路。1949年1月21日上午,傅作義召集高級將領會議,宣布《北平和平解放實施辦法》。與會的有李世傑、梁述哉、張濯清、郭宗汾和蔣係兩個兵團司令石覺與李文,由王克俊宣讀,共14條。全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