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山窮水盡(2 / 2)

隨後孫將軍和謝貽香便分頭行事,各自為陣。前來圍剿的倭寇殺心極重,竟是一個活口也不肯放過,果然中了言思道的誘敵之計,兵分兩路往東西方向追趕。如此待到色黑盡,殘軍主力和眾百姓往北逃出七八裏地,再也無力趕路,便在一條溪水旁駐紮歇息。眾百姓隨身攜帶的幹糧早已吃盡,隻得猛灌溪水充饑,又揀些草根果腹,頓時哭嚎聲一片。

如此過了半個時辰,孫將軍前往誘敵的二十多個人也已平安趕來,一個個雖然疲憊不堪,所幸並無傷亡。至於謝貽香一行人,則是直到深夜時分才追上來與眾人會合,盤點人頭,竟已折損了七個綠林好手,全都是命喪在“甲賀忍術”的鬼蜮伎倆之下,就連謝貽香也是肩頭帶傷,累得不出話來。

待到眾人各自歇息,孫將軍便強忍困倦,和言思道這位軍師商討對策。聊到最後,孫將軍不禁長歎一聲,道:“眼下已是山窮水盡之境,縱然能夠躲過這兩股倭寇的追擊,帶著這些百姓前往北麵的寧海縣,隻怕也是枉然。就算寧海縣還有些許朝廷的兵馬,也決計抵擋不住這三股倭寇的合力來犯,而且當地的朝廷官員更未必容得下我們這些亂臣賊子,所以還請軍師早做決斷!”

事到如今,言思道依然麵色自如,當即笑道:“孫將軍不必多慮,若隻是擊破江浙地界的這些倭寇,對我而言不過是舉手之勞。真正的難題,卻是如何才能將這場倭寇之亂往後延緩一百五十年,從而兌現與青田先生之間的承諾。至於眼下的困境……”

到這裏,言思道不禁長歎一聲,苦笑道:“如此局麵,確實也有些令人頭疼。須知你我命喪於此,倒也罷了;若是繼續和這些倭寇糾纏,從而耽誤了恒王的大業,那才是得不償失……罷了罷了!既然如此,我也隻能拉下這張老臉,厚著臉皮去求他,看看能否盡快了斷此間之事。”

罷,言思道便讓孫將軍早些歇息,孤身一人穿過在林間歇息的眾百姓,來到朝廷一方的駐紮之地。他在人群裏轉了一圈,卻見眾軍士和一幹綠林好手都已睡下,隻有幾個值夜的軍士還在強撐,他便繞過眾人的駐地,朝對麵一座山崗行去。

此時已過三更時分,夜空中明月如盤、繁星揮灑;星月光輝之下,山崗上依稀跳躍著一簇的火焰,遠遠望去,倒像是林間的螢火。言思道便舉步登山,來到這簇燃燒的火焰處,隻見一個俊美的白衣少年正在火邊盤膝而坐,雙目緊閉,白玉般的肌膚在火光中若明若暗,正是得一子。

眼見山崗上再無旁人,言思道當即深吸一口氣,兀自幹笑兩聲,來到火堆旁坐下,自顧自地裝了一袋旱煙,在火上點燃了吞吐起來。過了半響,他見火堆對麵的得一子全無動靜,便將一口濃煙朝他噴了過去,笑道:“怎麼,道長還是不願同我這‘狗賊’話麼?如此氣量,隻怕有失高人身份,更是有失‘鬼穀傳人’這一身份了。”

罷,眼見得一子還是沒有反應,他繼續笑道:“前些日子謝貽香那丫頭想從寧義城調來援軍,卻被駐守在城外的唐先開所阻,此事確然是我的授意。至於我為何行此舉動,想必道長自是心知肚明。”

頓了一頓,他又沉聲道:“之前我從福建調來一千軍馬以作增援,不料卻被倭寇得知消息,竟在半途設伏攻擊,以至全軍覆沒。而將這支援軍的消息泄露給倭寇之人,想來想去,也便隻有道長你了。且不論眼下你我早已罷戰,原當齊心協力,以剿滅倭寇為己任,單似這等借異族倭寇之手,殘害我華夏同胞之舉,嘿嘿……道長如此手段,是否太過狠辣了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