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反亂的宣言(三十三)(1 / 2)

華夏帝國立國以來,或者說在此之前,就麵臨這一個必須抉擇的問題。

是接受西方的文明,改弦更張,還是繼承傳統的文化,推陳出新。這一問題貫穿了華夏百年來的曆史,也是百年前南北相爭的導火線之一。最終,在國父的斡旋之下,南北合流,走上了中西合璧、華夷並用的道路。且不說九州大地上存在的磚瓦宅院和高樓大廈、傳統工藝和現代工業、國學私塾和西式學校,就服裝上來講,就是古今皆有、中西俱全。

朱雀門前的廣場之上,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服裝,漢服長裾、儒衫旗袍、中山唐裝、西服革履、休閑牛仔,可謂一應俱全、應有盡有。所以,在帝國的大街上,即使再罕見的奇裝異服,也不會引起人們過大的關注,因為這個國家,本來就像是一個服飾的展覽館,人類對衣服的奇思妙想,都曾在這片土地上開花結果,並且延續、嫁接,直到今天。有人曾說,如此眾多的文化元素彙集在一個國家,將使其不可避免分裂的命運,可他們錯了,華夏從古至今仍是一個統一的大帝國。也有人說,如今帝國的文化就像一個摻雜了全世界所有元素的胚胎,誰也不知道其中將產生出怎樣的化學反應。但可以預見的是,帝國的多元文化正在蓬勃興起,這將給帝國本身和全球各國帶來難以估量的影響。

但就在這紛繁複雜的形勢之中,一個場景,讓全華夏的人們陷入一種莫名的統一之中。實現了那一瞬間統一的,乃是表情和心情,表情名為呆若木雞,心情名為萬分驚愕。往年喧囂嘈雜的朱雀門下,變得鴉雀無聲。

場景很簡單,一位嬉皮笑臉的少年用手臂搭在一位肅穆慈祥的老人肩上,少年的身後是一位少女,她沉靜乖巧,默默地站在少年身後,一隻手還輕輕拉著他的衣角。或許,這種場景人們經曆過許多,在大街上就看到,年事已高的祖父在童心未泯的孫兒和溫柔賢惠的孫媳婦的陪同下,一齊出行的溫馨場麵。但這一場麵,絕不應該出現在此時此地。

少年的衣飾很有特點,純白的衣衫,既像長袍,有類似西服,胸前是交襟的鮮紅領口,裏麵是真空的,甚至能隱約看到強健的肌肉。背上鑲嵌著全黑的披風,不長不短,在風中獵獵作響。腳上是一雙天藍色的鞋子,使其人顯得悠閑輕快、如步雲端。少年的容貌並不英俊,眉宇間勉強算得上清秀,但他神情自若、意態瀟灑,仿佛世間萬物,沒有令他值得留戀與愛重的。兩頰上紅潤的嬰兒肥,更為他平添一股清新無邪和討人喜愛的氣質。這位少年很獨特,雖然並不是出眾卓絕、萬中無一,但甫一照麵,便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不知怎的,有人想起了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的典故,那少年看似人畜無害,卻似乎隱藏著鋒利噬人的獠牙,這其中產生的矛盾感覺,構成了他獨一無二的魅力。

反觀他身後的少女,卻是一位難得一見的絕代佳人。她身著墨黑衣裙,身材玲瓏、風姿綽約,清麗絕俗的嬌顏如同才落到地麵上的冰雪,又好似迎風傲立的白梅,清泉般的雙眸異常冷冽,隻有望向少年的後背時才略顯暖意,如雲的秀發一部分挽起,一部分垂下,既有婦人的莊重,也有少女的清馨。最為難得的是,在萬眾矚目之下,少女依然清冷自若的氣質,似乎萬物不盈於心的冷傲和看向少年時的專注,讓她宛如高嶺上的雪蓮,隻可遠觀,卻那麼得遙不可及。少女由始至終都曳著少年的衣角,輕柔而堅定,正是這一動作使她在連續兩次的空間跳躍中,也沒有失去少年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