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革命進行到底3(2 / 2)

2月1日,雙方舉行正式會談,參加會談的中國共產黨方麵是五大書記和翻譯師哲,主要是毛澤東一人講話,周恩來、任弼時偶爾插幾句作些解釋。毛澤東從1至3日一連談了三天,每天下午3點左右開始,一直談到深夜12點。毛澤東談話內容主要如下:

到目前為止,中國革命發展較為迅速,軍事進展也較快,可能用不了太多的時間,就是說,比過去我們預計的時間會要短些,就能過長江,並向南推進。估計渡過長江後,用不了多少時間,就可以攻克南京,占領上海等大城市和主要市鎮。在江南拿下幾個重要城鎮後,就不會再遇到敵人特別頑強的實力了。

我們軍隊的鬥誌是堅強的,士氣是旺盛的。我們軍隊的主要特點是成份好,覺悟高,戰士和指揮員都比較年輕、活潑,他們精力充沛、戰鬥力強,不僅能吃苦耐勞,而且善於發揮自己的特長、主動性和靈活性隻要指揮得當,在戰略、策略和戰術上都不犯重大錯誤,我們取得完全勝利是有把握的。

我們的口號、政策都是符合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和要求的,頗得人民的擁戴。全國工農群眾和先進知識階層是同我們站在一起的。後者中的反動分子大多會跟國民黨走,或到台灣,或出國。對於我們,目前可以說是人心所向,民心所歸。這是我們徹底打倒蔣介石、國民黨的有利條件和良好機會。“時乎,時乎,不再來!”這個時機不能失去。其實在1947年蔣軍占領延安後,我們在陝北於10月就提出了“打到南京去,活捉蔣介石!”的口號。後來還提出過:“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這都是我們的戰略性的指導口號,而且將要在實際行動中逐步實現的。我們撤出延安時就說過:蔣軍一打進邊區來,我們就可以在蔣管區作戰;他們占領延安,我們就可以進攻南京。我們對他們的辦法是:針鋒相對,寸土必爭。

第一、勝利後,建立新政權的問題。它的性質、形式、組成、名義等等的明確化,已提到日程上來了。這個問題,我黨已思考過。

首先,這個政權的性質簡括地講就是:在工農聯盟基礎上的人民民主專政,而究其實質就是無產階級專政。不過對我們這個國家來說,稱為人民民主專政更為合適、更為合情合理。

其次是它的組成、它的成員問題。我們認為,它必須是個聯合政府。名義上不這樣叫,而實際上必須是聯合的,有各黨各派、社會知名人士參加的民主聯合政府。現在中國除共產黨外,還有好幾個各色各樣的民主黨派,有的已同我們合作多年了。雖然它們的力量都不算強大,人數也不多,他們在工農群眾中或武裝力量中沒有什麼聯係和影響。但他們在知識界、海外僑胞中有一定的影響,我們準備繼續團結他們,照顧他們,給他們在政府部門的各個崗位上留下一定的位置。但國家政權的領導權是在中國共產黨手裏的,這是確定不移的,絲毫不能動搖的。

這樣的一種聯合性質的政權,能合得來,能步調一致麼?這是一個實際問題、工作方法與製度問題。一方麵,製度和秩序可以逐漸建立、完善、健全起來,工作方法也可在工作中逐步協調和改進。工作中的矛盾、摩擦一定會有的,但也一定可以克服和改善的。總之,將來政府的組成大概就是這樣的,中國共產黨是核心,是骨幹。這樣的新政權建立後,需要不斷加強和擴展統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