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廣大指戰員在渡江成功的勝利鼓舞下,發揚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晝夜兼程,追擊逃敵。4月25日,第二十八軍占領宜興,第二十三軍占領溧陽,切斷了南京至杭州的公路交通。潰逃蔣軍隻得改由宜興以西的山區向郎溪、廣德方向突圍。4月26日,中集團先頭部隊已進至郎溪、廣德地區;第二十八軍也進占長興。4月27日,中集團之第二十七軍在吳興附近與東集團之第二十八軍打通聯係,封閉了合圍口。南逃之蔣軍第四、二十八、四十五、六十六軍及第五十一軍一部10萬之眾,在太湖西岸郎溪、廣德之間山區東逃西竄,亂作一團。4月28日,鑒於逃敵已被合圍的情況,三野對全軍部署做出了調整與區分。決定由宋時輪和郭化若統一指揮第九、十兩兵團負責全殲被圍之蔣軍,譚震林、王建安等率第七兵團速向杭州攻擊前進。陳士榘、袁仲賢率第八兵團擔任南京警備任務。4月29日,三野第九、十兩兵團實施多路向心突擊,被圍之蔣軍全部被殲。三野向中央軍委、總前委報告了這一勝利消息,同時令第九、十兵團負責繼續清剿殘敵,並對全軍下一階段的作戰部署作了具體規定:一是明確了各部歸還建製問題,並令第二十六軍歸三野司令部直接指揮,沿武進、無錫、常熟之線向上海攻擊前進;二是將第九、十兩兵團集結於太湖南北地區,準備攻擊上海;三是令第七兵團經廣德、吳興之線以南地區向杭州進擊,並強調了奪取錢塘江大橋之極端重要性,要保證不為敵人撤退時所破壞。中共中央軍委於4月30日複電三野並告總前委:“1.殲滅諸敵甚慰。2.部署甚妥。如你們能於一星期內完成此項部署,並完成對於攻占上海的政治準備工作與軍事準備工作,則你們可以立於主動地位。3.總前委除直接領導南京工作外,請迅速抓緊完成占領上海的準備工作,以便在一星期以後,假如湯恩伯從上海逃跑時,你們能夠主動地有秩序地接收上海。”
攻占杭州與進軍浙東、浙南
在三野第九、十兵團圍殲郎溪和廣德地區之蔣軍同時,第七兵團在譚震林、王建安等指揮下,於4月28日占領寧國,5月1日占領孝豐,5月2日占領餘杭,5月3日,先頭部隊第二十一軍乘勝占領杭州。由於解放軍行動迅速,蔣軍來不及爆破錢塘江大橋便被殲滅。杭州的攻占,形成解放軍會攻上海的有利態勢,並確保了大軍繼續向南、向西南進軍的通道。
第二十一軍解放杭州後,遵照兵團命令將防務移交第二十三軍,集結於肖山地區待命。5月16日,第二十一、二十二軍奉命向浙東、浙南進軍。二十一軍兵分三路,以溫州為目標,向浙南進軍。一路是軍部尾六十三師為第一梯隊由肖山經浙贛鐵路車運金華,厼後沿永康、縉雲、麗水、青田進擊溫州;一路是六十二師沿臨浦、諸暨、麗水向溫州前進;一路是六十一師沿紹興、嵊縣、天台、臨海一線掃蕩殘敵,而後向溫州前進。
當時,蔣軍青年軍在嵊縣、新昌、天台一線布防。5月20日,解放軍第六十一師前鋒進抵嵊縣以北、曺娥江畔之三界、仙岩地區,發現蔣軍青年軍二二○師之兩個營分守兩地。師部立即命令一八三團向三界、一八一團向仙岩發起攻擊。很快,三界之敵被全殲,仙岩之敵大部逃竄,六十一師跟蹤追擊,於5月22日上午占領嵊縣縣城,當日傍晚進占新昌縣城。
為了增強進軍浙東的兵力,六十一師奉命改歸第二十二軍指揮。5月24日,二十二軍並指揮六十一師,向浙東進擊,攻奪奉化、溪口。指戰員們以日行130裏的急行軍,25日趕到溪口時,當地群眾講蔣介石於24日率其親隨離開溪口,到象山港登上“太康”號軍艦逃跑了。緊接著,奉化、定海、象山半島和寧波等城市和地區被解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