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林遵考慮自己行動不便,要實施起義計劃,必須先物色一些信得過的軍官當助手,他很快看中了自己煙台海校的校友、老鄉、中校輪機長闕曉仲。他性情溫和,辦事周詳,點子多,以前一直跟隨林遵在皖南敵後布雷。林遵擔任“二艦”司令後,他也來到“二艦”工作。闕又向林推薦了品學兼優、為人忠厚的馬尾海校六屆生歐陽晉和馬尾海校十屆生戴熙愉當參謀。林遵又把馬尾海校十二屆生王熙華從桂永清那裏要來當自己的副官。王熙華的姐姐王卿麗是中共地下工作者,她認為此時打進“二艦”機會難得,可以做內線工作,很快同意並報告了上級領導。當時,“二艦”的司令部有兩個地方,一個在鎮江市迎江路一座環境十分幽靜的兩層樓房內,這裏桂永清派來保衛的“衛兵”多,林遵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監視;另一個設在旗艦“惠安”號上,可以避開桂永清的耳目,所以林遵時常帶領一名輪機長和兩名參謀,一個副官住在這裏。1949年2月,蔣軍最大軍艦“重慶”號在艦長鄧兆祥率領下於吳淞口宣布起義,獲得了新生。這件事使蔣介石感到震驚,他要桂永清一定要看住“二艦”,否則拿他是問。桂永清氣急敗壞,一麵電令空軍不惜一切代價將“重慶”號炸沉,一麵威脅林遵要他小心。林遵趁機討價還價,提出把軍艦集中在幾個固定港口,便於統一指揮的方案。方案規定:“逸仙”、“信陽”、“威海”等艦駐江陰,“逸仙”艦長宋誌長兼第一防區指揮官;“營口”、“惠安”等艦駐鎮江,“營口”艦長邱仲明兼第二防區指揮官;“美盛”、“永綏”、“美亨”等艦駐南京,“永綏”受海軍總司令部直接指揮;“安東”、“楚同”、“太原”等艦駐蕪湖,“安東”艦長唐海根任第四防區指揮官(後唐海根離艦,“太原”艦長陳務篤代理指揮官),“江犀”、“永定”、“永泰”、“永修”、“聯光”、“吉安”等艦駐安慶,“江犀”艦長張家寶兼第五防區指揮官。此外還有三個炮艇分駐鎮江、南京和湖口。這樣一來林遵就好統一指揮了。林遵又安排闕曉仲做各艦長工作,歐陽晉做部分中層軍官工作,戴熙愉做所屬軍艦部分下層軍官的工作。林遵自己則去各港做工作,其對象主要是馬尾係艦長和大副、輪機長。為便於聯絡,林遵指定闕曉仲為自己的全權代表和林亨元直接聯係。
林遵在作了上述布置之後,和闕曉仲討論關於起義有利和不利因素、起義時間以及掌握的艦艇數量等情況向林亨元通報,並要三野軍事代表前來商談起義的具體計劃。中共上海地下黨負責人認為聯絡起義的時機已經基本成熟,即電告三野。三野即派抗戰前在白區有豐富地下工作經驗,十兵團八十五師政委孫克驥和熟悉蘇北、江南環境的老偵察員、華東軍區政治部副部長楊進,扮作商人,攜帶假“國民身份證”赴鎮江與闕曉仲見麵。但他們來回走了幾趟仍不見闕曉仲的影子。於是孫、楊二人決定深入虎穴,直接上“惠安”艦上找林遵。林聽說兩個陌生商人找自己,立刻警覺起來,考慮到艦上人員複雜,思慮良久,便對值更巡邏官說:“就說我工作很緊,沒有時間見他們。”並叮囑值更官以後不要隨便帶人上艦。孫、楊二人受到冷遇,十分不快。他們又在鎮江租賃房子,等了將近兩星期,林遵仍然沒有按約定時間如期會見。二人感到情況有變,不便久留,便又回到三野請示。三野首長認為這不是一件小事,乃將二人在鎮江所遇情況電告上海地下黨。林亨元得知此情後,即約見闕曉仲、郭壽生,詢問我黨代表上艦,林遵為何拒不接見。闕答林遵那天特別忙,再說孫、楊二人貿然上艦,不少人議論紛紛,競相猜疑,他考慮再三,以不見為妥,事後還做了掩蓋這一事實的許多工作。林亨元堅定地說:現在是非常時期,如林遵將軍真想起義,必須會見我黨代表。他要求闕曉仲轉告林遵。不久,林亨元接到林遵約他到金山寺見麵的通知。金山寺內環境幽靜,林遵與人見麵大多在這裏,可是會麵那天,下起滂沱大雨,便改在一家小餐館舉行。林遵和林亨元在重慶有過一麵之交,所以談話一開始雙方就很投機,又很坦誠。林亨元直截了當地說:“江北我軍已同意你的意見,希望你選擇在大舉渡江時起義,如果起義成功,爾後還要以‘二艦’為基礎建立華東海軍,仍由你負責。”林遵談到上次孫、楊二人上艦之事,說確屬不得已,希望不要耿耿於懷,並也很爽快地說:“我們可以不向北岸和渡江船隻開炮,但不能掉轉槍口往江南打,這容易誤傷百姓。”接著又談了許多困難。林亨元傳達了三野首長“要起義必須向國民黨開炮”的指示,否則不能算做起義。因為此時李宗仁已經上台提出劃江而治,正在與中共進行和談,林遵心想一旦和談成功,就沒有必要起義,所以還猶豫不決,采取觀望態度。為了進一步做好林遵的思想工作,使其丟掉幻想,中共上海地下黨通過“永安”艦長孫克驥的表弟邵倉和國民黨海軍第五署署長、海軍少將周應聰,以及力主起義的軍官張企良、曾國晨和進步人士對他施加影響,勸他丟掉幻想。地下黨還通過各種渠道做部分中下層官兵的工作。到1949年3月初,三大戰役早已結束,長江以北除蔣軍盤踞少數據點外,都已解放。解放區的電台不斷宣傳共產黨的政策,號召蔣管區的人民和官兵認清形勢,迎接解放建設新中國。“二艦”官兵早已不想為蔣介石賣命,渴望和平,但在醞醖起義中,也有些問題難解決,加之“重慶”號在2月底起義後,被蔣機炸沉的事實,也引起顧慮。當時,解放軍在江北岸已建立許多炮兵陣地,渡江所需的船筏成群集結在江港湖汊中,“二艦”的大部分艦艇也不能像往常那樣自由航行,隨時都有被炮擊的可能,“楚同”艦多次中彈,受傷嚴重;“太原”艦也被打中起火,“安東”艦也打幾個大洞。因此,“二艦”官兵對自己的出路也不得不有所考慮。在此情勢下,中共地下黨負責人,向他們分析目前形勢,林遵很為中共和三野領導的關懷所感動,他讓闕曉仲將長江下遊國民黨海陸空軍部署情況,陸海軍配合作戰方案、主要軍官姓名簡曆以及艦艇性能等具體數據都告訴了林亨元,並一再囑咐讓三野首長放心,“二艦”已分別集中在五個港口,大軍渡江時,按兵不動,並以實際行動反抗桂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