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國進軍1(2 / 2)

太原整個戰役大體分為三個階段,戰役第一階段,首先在小店地區圍殲閻軍兩個多師,進而進行外圍要點的爭奪戰,到12月4日占領了城南和東山四大要塞,打開了進攻太原的門戶,共殲滅和瓦解閻軍6萬餘人。5日,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的指示,為配合平津戰役,緩攻太原,部隊轉入休整,除了對太原城閻軍做好監視外,就是部隊實地練習攻城攻堅的本領;另一方麵就是對太原城開展“陣地喇叭戰”,也就是每天夜晚在前沿陣地對閻軍喊話,開展政治宣傳。平津戰役結束後,華北第十九兵團、第二十兵團及四野炮兵第一師,於1949年3月底開抵太原前線,協同第十八兵團作戰;根據中央軍委的決定,組成太原前線司令部和黨的前委,以徐向前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總前委書記。

攻城作戰

1949年3月底,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兼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彭德懷,由中央返回西北,途經太原時,因徐向前生病,他參與了總攻太原的作戰指揮。此時,正適國共和平談判在北平重開。4月11日,中共中央軍委致電太原前線總前委:我們和南京代表團的談判已進行了11天,頗有進展,如南京方麵同意,可能於15日或16日簽字,但破裂的可能性仍存在,請將攻太原的時間,推遲到22日,那時如能簽訂和平協定,則太原即可用和平方法解決,如和談破裂或簽訂後後悔不執行,則用戰鬥方法解決,對我亦無多大損失。

4月14日,太原前線總前委致電中共中央軍委:自趙承綬、曹國忠和趙恭所派的杜某會麵後,敵方並無回音,而封鎖更嚴。我們再送信入城,亦不能進去,我炮兵增加,均已進入陣地,偵察及各種準備工作已完成。按目前條件,爭取外圍切斷敵幾個師,而後乘勝攻城,把握是較大的。如16日與南京談判無大效果,可否提前攻擊太原。中央軍委於17日回電複示:你們覺得何時發起打太原有利,即可動手太原,不受任何約束。4月20日淩晨零時,南京政府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上簽字以後,太原前線人民解放軍萬炮齊發,解放太原的總攻打響了,古老的太原大地在熾熱的炮火中震顫起來。到22日閻軍外圍5個防區13個師全部被殲滅,其中城北軍事要塞屏障臥虎山,在中將軍長曹國忠率領下第十九軍11000多人毅然起義;北部大門洞開,使人民解放軍的鋼鐵洪流,越過臥虎山,直抵太原城。

24日拂曉,攻城戰鬥開始,解放軍的1300多門大炮,對準太原城牆,整整轟擊了20分鍾,城牆像一條火龍般熊熊燃燒起米,攻城的部隊蹲在掩體、壕溝內,回頭看看設在雙塔寺總攻指揮所,等待著總攻的信號,不一會兒6顆信號彈上了天空,炮火立即向城裏延伸,城牆已轟開兩丈多寬的一個大缺口,不用雲梯就可以越過去。一聲衝鋒的命令,突擊隊員劉庚武舉起紅旗,跳出掩體,突擊隊緊跟著紅旗,跑了上去。劉庚武很快站到了城牆上,雙手握著旗杆,紅旗撲啦啦來回搖擺,帶領尖刀組的副連長王福全立刻抽出信號槍,向天空發射了兩發“發龍”,向攻城指揮所報告:勝利地登上了太原城。

插在太原城頭的紅旗,正迎著朝陽,勝利招展!後續部隊,已像潮水般湧進城去,從四麵八方向著閻錫山的巢窩——國民黨太原“綏靖”公署會攻。12時許,逼近“綏署”辦公大樓,首先解決了閻錫山視為“誓死忠貞”的警衛部隊。正當解放軍要對大樓進行炸藥包爆破的時候,樓裏喊著:“別打,別打!”隨著聲音,跑出來一個人,穿著便衣,也沒戴帽子,慌慌張張向解放軍某部四連指導員許義保敬個軍禮,說:“長官,長官!有我們綏署參謀長在,他正要找貴軍談判。”許義保回答:“談判什麼?叫他出來投降!”接著,一個穿呢子軍服的家夥走了出來,兩眼不住盯著許義保,因為在入城時許義保的棉衣被火燒了,現在隻穿一件襯衣,棉褲也破爛不堪,這家夥便裝腔作勢地問:“你是什麼人?我要跟你們負責人談判。”許義保拿著手榴彈對他晃著說:“你還神氣呢!談判?我們早已給了你們談判的機會,你們不識好歹。現在沒什麼談的,隻有繳械投降。”這家夥看到許義保聲色俱厲,知道不是士兵,趕快賠笑道:“我是綏署參謀長趙世鈐,孫主任和王總司令都在,早就準備投誠哩。”許義保說:“少說廢話,趕快叫他們出來投降!”趙世鈐又從懷裏掏出一封信遞給許保義說:“這是我們孫主任和王總司令給徐向前將軍的信,請轉給他,我們宣布投降了,投降……”許保義立即命令他們把槍放在一邊,人站到另一邊。這時,孫楚、王靖國等一夥閻軍高級將領也都從樓裏擠出來,一個個從身上解下手槍、“軍人魂”短劍,規規矩矩地站在一邊。在外邊一數,這座樓裏竟有380多人,除了孫楚、王靖國、趙世鈐,還有閻軍十兵團副司令溫懷光、三十四軍軍長高卓之等十多個高級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