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這時,聯絡處除留魯誌浩等三人繼續堅持工作,潘紀文率聯絡處大部人員撤回豐鎮。王克俊也離綏返回北平。軍統特務以為破壞起義的陰謀得逞,要求國民黨中央派要員來綏。軍令部長徐永昌和空軍副司令王叔銘(與孫蘭峰同鄉)即奉命飛陝壩,派飛機將董其武、孫蘭峰、劉萬春接去見麵。徐、王任命董其武為西北軍政副長官,再次任命發表孫蘭峰為第九兵團司令宮、劉萬春為副司令官,要求董其武將部隊交第九兵團,向西撤退。隨後,蔣介石又送來1900兩黃金,進行收買拉攏。董其武以部隊欠餉幾個月,又以士兵和下級幹部多是綏遠人為由,說明部隊開不走,抵製了徐、王的陰謀,保持了部隊的完整和政局的穩定。
傅作義赴綏和平起義成功
8月初某天下午,薄一波通知王克俊:晩上毛主席要接見傅先生、你和閻又文同誌。接見在中南海豐澤園東屋進行,在座的還有周恩來、薄一波。毛澤東一麵和傅作義握手,一麵說:“你好,宜生先生。”傅作義向毛主席介紹王克俊和閻又文。毛澤東握著王克佼的手說:“哦,你就是王明德!你就是去綏遠回來的?劃界這件事,反而給董其武他們造成困難了,國民黨不給經費了。”接著,毛澤東對傅作義說:“宜生,你去解決,同鄧寶珊先生去綏遠一趟。”轉而向王、閻說:“你們也一同去,都去,去幫助,都有好處。”毛澤東還說:“綏遠起義後,用不著軍管方式,起義後可設軍政委員會,由宜生任主席……”為籌備傅作義赴綏,王克俊向薄一波請示赴綏的安排。薄一波即通知人民銀行南漢宸給綏遠撥款現洋15萬元;鐵路部門按華北軍區聶榮臻司令員指示,派一列裝甲列車,並安排了護送部隊。傅作義偕鄧寶珊及一行隨員有:李世傑、王克俊、閻又文、袁慶榮、於純齋、王子均、潘瑞徵、秦豐川、茹麟閣、餘暘晨等,於8月20日啟程;陪同前往的還有潘紀文(到豐鎮後換魯誌浩),共帶現洋20萬元(華北人民政府15萬元,傅部福利基金5萬元),作為給綏遠部隊的慰問金。聶榮臻、薄一波等親到車站送行。上車前,他們還將一份定於9月21日召開的第一屆政協共同綱領草案和預定人選名單交給王克俊,讓轉給傅作義、鄧寶珊。當車到豐鎮時,綏遠省委書記高克林、省人民政府主席楊植霖和其他黨政負責人到車站迎送。到旗下營時,以姚喆、裴周玉為首的軍政人員登車慰問。此行前,傅作義已電令獨七師師長張世珍從五原派一個加強團趕赴麥達召待命。這時,董其武為迎接傅作義積極進行準備工作,派衛景林、沈金聲等率一個營乘鐵甲車到旗下營迎候。在旗下營車站,解放軍與衛、沈的部隊交接了警衛任務,專車離開解放區繼續西行,約兩站至白塔站時,傅說要見見大家。警衛部隊下車列隊,傅作義親自檢閱了這些官兵,並下令發放慰問金,幹部每人10元,士兵每人5元,當即發到每人手上。這些官兵多是傅的舊部,親眼看到傅作義回來了,又拿到慰問金,都覺得前途可靠,情緒為之振奮。此後在歸綏的保衛工作完成得很好。到歸綏,董其武、劉萬春以及歸綏的軍政人員、地方士紳都到車站熱烈歡迎。傅作義在歸綏接待了軍政人員和地方士紳中的來訪,傳見了部隊營以上幹部,廣泛了解他們的態度和部隊情況,又由董其武陪同檢閱了歸綏駐軍,分發了慰問金。歸綏官兵親眼得見傅作義安然無恙,反共分子的種種謠言不攻自破。官兵們領到慰問金,感覺到共產黨政策的寬容與溫暖。傅作義雖在部隊前沒講話,卻達到了安定部隊情緒,穩定軍心的目的;敵對分子懾於傅作義的威望,未敢輕舉妄動。傅作義在歸綏住了三天,移駐麥達召,住在何家囫圇的一個天主教堂內,張世珍所屬的加強團已到達待命,加強戒備。傅作義繼續傳見附近駐軍幹部及行政幹部,檢閱部隊,發放慰問金。原準備繼續西進包頭,因包頭城出現攻擊傅的反動標語,乃決定緩去包頭,返歸綏沒幾天,再西進薩縣,同鄧寶珊一起看望鄧部八十六師,並發放慰問金;鄧寶珊留該部,傅作義乘車於9月10日直達包頭,為便於警戒,在南門外皮革廠下榻。傅作義在包頭先接見幹部和各界人士,檢閱包頭駐軍和第九兵團司令部人員,頒發慰問金,穩定了形勢。接著,召集綏遠各軍、師、旅高級幹部和政府官員、地方士紳會議,鄧寶珊和八十六師幹部也參加了會議,共同討論綏遠起義問題。經過傅作義這樣多日耐心工作,大多數的人都了解了中共的政策,表示要跟傅作義走人民道路。在這個基礎上,傅作義便拿出擬好的起義通電草案請大家審議。此時,孫蘭峰仍托病住進醫院。
對於傅作義到綏遠的舉動,蔣介石國民黨密切關注。傅作義一到歸綏就得到董其武的報告:毛人鳳密電潛伏在綏遠的軍統特務趙思武:“傅作義潛赴綏遠,企圖鼓勵部隊降匪,著即就地刺殺,本局當有重賞。”傅到包頭後,就接到蔣介石親自發來的電報說:“你這次回綏遠,如同我當年西安事變後回南京一樣,一念之差,鑄成今日危亡之大錯,你要接受我的教訓,不要自誤誤國誤部下。……希接電後,即來重慶,我當派飛機前往迎接,並委以重任,共謀黨國之複興!”還收到李宗仁、閻錫山的賀電,慶賀傅作義“脫險”,邀請傅到廣州,還說:“你在北平的部屬來了也均要妥善安置。”對於這些,傅作義均置之一笑,不為威脅利誘所動,也不為陰謀暗殺所懼。就在要通過起義通電的時候,蔣介石又派徐永昌來包頭,遊說傅、鄧放棄初衷,隨他去廣州。傅作義斷然對徐說:“我一向為國家獨立、民族複興而奮鬥,誰能救國救民我就跟誰走。蔣先生私心太重,全不顧國家民族。國民黨政府已喪盡民心軍心,大勢已去,無可挽回。即使我去廣州也無能為力。”徐永昌見遊說無望,便賴著不走,企圖拖延日月,使起義不能如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