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毛澤東主席還給達賴喇嘛寫一封信,其內容如下:
達賴喇嘛先生:
感謝你經阿沛·阿旺晉美先生帶給我的信和禮物。
西藏地方政府在你親政以後,開始改變以往的態度,響應中央人民政府和平解放西藏的號召,派遣以阿沛·阿旺晉美先生為首的全權代表來到北京舉行談判。你的這項舉措是完全正確的。
現在,中央人民政府全權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全權代表,在友好基礎之上,經過多次商談,已簽訂了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這個協議是符合於西藏民族和西藏人民的利益,同時也符合於全中國各族人民的利益。從此,西藏地方政府和西藏人民在偉大祖國大家庭中,在中央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得以永遠擺脫帝國主義的羈絆和異民族的壓迫,站起來,為西藏人民自己的事業而努力。我希望你和你領導的西藏地方政府認真地實行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盡力協助人民解放軍和平開進西藏地區。我特派張經武代表同你的代表們一道前來你處,以資聯絡。如你需要他協助的地方,可隨時與他接洽。送來禮物,至希收納!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
1951年5月24日
正當北京為簽訂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慶賀的時候,西藏上層卻是另一番景象。當西藏代表把十七條協議的內容發到亞東後,雲集這個小山溝裏的西藏當權者們,異常恐懼和憤怒,他們認為簽訂的協議喪失了西藏所有的權利,達賴不如趁機會出國逃亡。噶廈給和談代表凱墨和土丹旦達發了一份電報,責備他們說:本來叫你們每件事必先請示,為什麼擅自簽訂了協議?需要將協議全文及附件電發亞東,等待決定。你們留在北京,不能返回。凱墨和土丹旦達接到這個電報很生氣,一致認為噶廈處理問題脫離實際,況且北京到亞東的電報要經印度轉發,往複要用很長時間,噶廈曆來拖拉,如事事請示,協議要拖到何年何月才能簽訂?於是代表們也用強硬的口氣發了一份電報,內稱:“與亞東電信聯係不便,不能事事請示;協認附件關係到國家機密,不能電發,隻能由我們帶回。噶廈如不同意協議,應另派人來北京商淡,我們將按計劃返藏!”看來,協議雖已簽字,但圍繞著承不承認協議及如何執行協議的鬥爭,卻已拉開序幕。
張經武“匹馬單槍”赴拉薩
在《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簽字後第三天,即5月25日,毛澤東主席發布了:“我人民解放軍為了保證協議的實現與鞏固國防的需要,決定派必要兵力進駐西藏。”的訓令。接著,任命張經武為中央人民政府駐西藏全權代表。周恩來總理當麵向張經武交待,協議雖已簽定,但協議能否貫徹執行,西藏能否和平解放,還存在嚴重的鬥爭。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火速趕到西藏亞東,勸說達賴返回拉薩。5月底一天夜晚,毛澤東主席在豐澤園大廳親自約見張經武,麵議西藏事宜。最後,張經武走出大廳,毛澤東送到門口,還囑咐道:“經武同誌!注意工作方法,統戰上層,愛國一家,一定要說服達賴回拉薩。”
張經武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將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不僅能帶兵打仗,擔任過八路軍山東縱隊司令員、陝甘寧晉綏聯防司令部參謀長等職,同時,還擅長地下工作和統戰工作。1936年8月,他曾在山東舌戰韓複榘,迫使韓在一個多月內釋放全部被關押中共黨員。所以,中央派他去西藏工作,正是適得其人其才。6月13日,張經武簡裝登程,為了穩妥安定出亞東的達賴及其主要隨員,決定經香港,取道印度,直達亞東。同行的僅有十八軍聯絡部部長樂於泓,以及將由印度返回的西藏地方政府和談代表凱墨等。他們從北京出發,日夜兼程,經廣州、香港、新加坡、加爾各答、噶倫堡,於7月14日到達亞東。亞東是一個與印度接壤的小鎮,四周環山,海拔較低,氣候濕潤,達賴就住在附近山上的洞葛寺裏。張經武等人來到後,暫且住在一位藏族老百姓家裏。作為中央代表,這時要見一見年僅18歲的達賴喇嘛似乎並不太容易。首先遇到的是一個會麵時禮儀規格問題,在亞東的西藏地方政府噶廈們提出:和達賴見麵的儀式,應是達賴升座,百官傍侍,張代表進去,達賴下座迎上,接毛主席信後仍升座,其右座位給張代表入座。顯然,這種安排是把張經武代表當作一般的前來朝拜的使節對待。當時,中央方麵認為:這次見麵儀式,必須體現出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正確關係,不能本末倒置。幾經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