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根據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指示,解放軍各主力部隊相繼抽調39個軍150萬精幹兵力,參加各地剿匪和鎮壓反革命鬥爭。各地各部隊采取了軍事進剿、政治瓦解與發動武裝群眾相結合的剿匪方針,大力宣傳與執行“鎮壓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消除群眾懼怕報複的顧慮,主動揭發、勸降、爭取和協助部隊剿匪。在黨的政策和廣大群眾配合下,許多土匪悔過自新,繳械自首;還有不少土匪家屬出現勸夫、勸父、勸子棄暗投明,得到寬大處理。在清剿土匪的同時,逮捕與處決了一批反革命首要分子,破獲了大批特務間諜案件;並勒令反動黨團骨幹、特務等反革命分子進行登記;還通令取締各種反動會道門及各種反動秘密組織。1950年6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成立,全國各地各級建立了人民法院、法庭,7月23日,政務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聯合發布《關於鎮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到1950年6月,全國範圍內的武裝股匪已基本肅清;至1952年底,全國共殲滅土匪240餘萬,關押各種反革命分子127萬,管製23萬,殺掉71萬,基本肅清了反動殘餘勢力,為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國民經濟的恢複與發展提供了保證。
五、湖南剿匪
解放前,湖南是全國匪患最嚴重的省份之一,尤以湘西最為突出。蔣介石國民黨出於反共需要,對土匪采取懷柔政策,更助長了湖南土匪滋長。他們大量收編土匪武裝,蔣介石親自寫信給湘西匪首陳子賢“堅持遊擊戰爭”,還指示湘鄂川黔邊區軍政長官宋希濂,將湘西的大股土匪武裝編成3個暫編軍、12個暫編師,任命一批匪首為“司令”、“軍長”、“師長”等職。白崇禧更不甘落後,他從武漢逃到湖南後,於1949年7月,帶著10萬銀圓和大批武器裝備,親赴芷江,收買與裝備土匪武裝,企圖變湘西為“反共遊擊根據地”。據解放前夕統計,湖南全省匪特武裝(包括國民黨軍殘餘)約18萬餘人,百人以上股匪170多個,絕大部分盤踞湘西廣大地區以及常德、邵陽、郴州、零陵、湘潭等地區邊緣地帶。
長沙和平解放後,新成立的湖南省軍區(十二兵團兼),在中共中央中南局、湖南省委統一領導下,指揮解放軍四十六、四十七軍和省軍區部隊以及廣大民兵,投入以湘西為重點的清剿土匪鬥爭。
湘東北剿匪
1949年七八月間,湘東北雖然解放,但長沙、常德、益陽地區還有土匪和國民黨軍殘餘2萬餘人,盤踞於山村、湖汊之中,騷擾搶劫,破壞交通。省軍區決定以一五九、一六〇、一六五師及“冀南南下支隊”一部,分別組建長沙、常德、益陽軍分軍,迅速展開剿匪。8月10日,一五九師組成長沙軍分區後,經過布置於14日,四七五團二營首先向活動於湘陰東港、茶壷潭一帶的“湘鄂贛人民反共自救軍”第三縱隊萬少鼎部200餘土匪奔襲,經4小時戰鬥,全殲該匪。16日,四七五團六連奔襲嶽陽小字洞李高峰股匪,重創後,李匪率殘部竄至平江沙田鎮一帶,被四七六團三營追擊殲滅。18日,四七五團一部,在湘陰錫安鄉殲滅劉鐵峰匪部。到9月初,經十餘戰鬥,基本殲滅了湘陰、嶽陽的股匪。隨後開展對長沙、零陵、湘潭三縣土匪的全麵進剿,於10月中旬全部肅清。
9月12日,一六〇師與“冀南南下支隊”一部組成常德軍分區,並會合湖南省遊擊隊湘西突擊總隊,進占了濱湖各產糧區,隨即派四七九、四八〇兩團進剿土匪武裝。9月30日,四七九團主力奔襲桃源縣三板橋呂春初匪部,經20餘天清剿,殲匪1500餘人,並爭取了呂春初、餘千伍、郭武生、羅章奇等股匪1380餘人放下武器投誠。
與此同時,一五九、一六五師各一部組成益陽軍分區,同湘中遊擊隊第一、三支隊進行了合編,以三個團兵力向安化、湘鄉邊緣及雪峰山區的尹立言、周永池、王逸之、朱世奇等股匪進剿,經半月的戰鬥,殲匪40餘股4400餘人。
從7月開始到10月底,湘東北地區共殲匪13000餘人。10月下旬,省軍區召開了長沙、常德、益陽三個軍分區軍政幹部會議,總結了前段剿匪的經驗教訓後,常德軍分區集中四七九、四八〇兩團向匪情嚴重的慈利、石門進剿,消滅了蔣維新、向應東、陳金次等股匪2000餘人。長沙、益陽軍分區部隊也展開政治攻勢,並發動群眾檢舉藏匪、窩匪、資匪者,爭取了一批匪首投誠。到12月底,這三個軍分區基本肅清土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