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匪反特10(2 / 2)

湘南剿匪

1949年10月中旬,衡寶戰役結束,湖南全省基本解放,省軍區先後以一六二、一六五、一六〇師為主,與湖南遊擊支隊會合,組成衡陽、邵陽、零陵、郴縣四個軍分區。11月上旬,一五八師(缺一營)和邵陽軍分區基幹團四個連、獨立團五個連的兵力,對盤踞邵陽北地區國民黨新八軍尹立言部進行大合擊。11月4日,四七四團由南陽橋出發,先後在藍田、豐山嶺殲滅尹立言指揮部及其第六團400餘人。與此同時,四七二、四七三團將盤踞太芝廟股匪全部擊潰。11月6日,各路進剿部隊合擊孫家橋周圍幾十裏地區土匪,經過封要道進行搜捕,並結合政治瓦解,至13日捕獲了尹部第一旅旅長楊熙政以下300餘人。15日,又以兵力合擊板子山地區,殲敵180餘人。為加強湖南剿匪,中央決定將四十六軍留下,11月18日,四十六軍在衡陽召開衡陽、邵陽、零陵、郴縣四個軍分區司令員、政委和地委書記會認,決定成立湘南軍政委員會和湘南剿匪指揮部,由四十六軍軍長詹才芳、政委李中權分別擔任湘南軍政委員會正副主任和剿匪指揮部正副指揮長。11月21日,剿匪指揮部命令各軍分區務於12月底以前,殲滅本區200人以上的股匪,指揮部直接組織嘉(禾)藍(山)臨(武)戰役和隆回戰役。

嘉禾、藍山、臨武一帶,當時有國民黨“交警東南辦事處”主任王春暉指揮的13000多匪特武裝活動,為了消滅此股武裝,湘南剿匪指揮部派出一三六、一三七兩個師和郴縣軍分區部隊共2萬多人,采取外線包圍、內線進剿的戰術。郴縣軍分區部隊擔負東線,一三七師抯負西線,一三六師擔負正麵突擊,至12月15日,消滅王春暉武裝12000多人,解放了嘉禾、臨武、藍山、江華四座縣城。

與此同時,一五八師及武岡獨立團一個連的兵力,向盤踞隆回的陳光中、賀幼農、胡惕、劉建章、袁慶光等股匪4000餘人發起攻勢。11月28日,四七四團由新化出發,奔襲陳光中匪部。29日戰鬥中,賀幼農匪部聞訊由文田增援,遭我軍阻擊,經半天激戰,消滅賀匪兩個團全部及陳匪一部,共800餘人。賀匪另一團向西北方向逃竄,陳匪殘部向冷溪山、黃泥井方向逃竄,經跟蹤追擊,於12月4日,在容溪將殘匪全殲;並在武岡科書村活捉陳光中。另外,一五八師之四七三團和四七二團一個營,沿邵(陽)安(江)公路進至桃花坪、黃板橋地區,進剿胡惕等匪部,經此次合擊,殲匪300多人,胡惕率殘部逃竄。隆回之戰12月10日結束,共殲匪2600多人,迫劉建章、鄧耀楚、劉科怒等股匪700多人投誠。

湘西剿匪

湘西是湖南匪患最嚴重地區,有土匪武裝10萬之眾。1949年9月,為配合二野進軍大西南和保障南下大軍側翼安全,四野命令四十七軍歸十二兵團和湖南省軍區指揮,“進駐湘西,經營湘西,爭取在不長時間內徹底肅清匪患。”四十七軍進駐常德後,首先以一三九、一四一兩個師殲滅盤踞大庸的國民黨正規軍一二二軍5000餘人。10月上旬,二野大軍由常德、桃源地區,沿湘黔公路和沅江兩側南下,殲敵8000餘人,解放了沅陵、瀘溪、辰溪、漵浦、懷化、麻陽、芷江、會同、靖縣等十座縣城及官莊、榆樹灣、浦市、高村、江口、煙溪、底莊、安江、洪江等市鎮,打通了湘黔、湘川兩條公路線,開辟了進軍貴州、四川的通道。四十七軍進入沅陵,成立湘西軍區,先後收降“綏保守備司令”聶鵬升、暫編第一軍副軍長汪援華等部12000餘匪眾,爭取了陳渠珍部起義,穩住了湘西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