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心法23(1 / 3)

第八卷 響應心理五道閥門——成交十二心法兌現篇 附 1

周韋廷商業思想三大經典篇章

以下三大篇章的閱讀量已過 100萬人次,已被超過 1000個大大小小的網站及移動互聯網媒體轉載,讀者好評如潮,你一定要反複多看幾遍!

第一篇痛點、癢點、賣點,贏得一切商業成功的三大策動點!

營銷,到底靠什麼來開啟?

最近,在營銷領域,有三個關鍵詞可謂流傳得沸沸揚揚,各類商業人士以及商業高手都在為這三個詞捧場、站台。

這三個詞分別是:痛點、癢點、賣點。

其實,在我看來,這三個詞不僅僅是一切營銷的誘因,更是一切商業和一切產品的根本策動點。如果你產品的核心價值沒有指向任何一個關鍵詞,要想獲得商業上的真正成功,那麼你的想法,隻能是鏡中花、水中月,看得見卻摸不著,毫無實質意義!

什麼叫痛點?

顧名思義,痛點就是用戶在正常的生活當中所碰到的問題、糾結和抱怨,如果這個事情不解決,他就會渾身不自在,他會很痛苦。因此,他需要找到一種解決方案來急切化解這個問題,解開這個糾結,撫平這個抱怨,以達成他正常的生活狀態。

如:上火是不是一個問題?一個本來嗜好吃香辣火鍋的美食愛好者,很可能因為怕上火而導致不敢吃了,這會影響他的食欲,影響他正常的生活所需。因此,王老吉發現了這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然後名正言順地提出來告訴消費者:

“我能幫你解決這個問題”,如此一舉獲得大成!

如:胃疼、胃酸、胃脹,是不是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如果胃有問題,你還能喜笑顏開嗎?你還能正常的生活嗎?你還能正常的工作嗎?你麵臨隻能是痛苦!因此,你迫切需要解決這個問題,因此出現了“胃疼,胃酸,胃脹,就用斯達舒!”

很遺憾的是,後來斯達舒把如此高效有力的廣告語改成了:“良心的藥,放心的藥”,於是就慢慢地淡出了消費者的認知視野。因為,這句話沒有直指消費者的問題,也就是沒有直達消費者的痛點!

如:我(周韋廷)有個客戶在成都做老年健康產業,他們發現,老年人在治療慢病時,越來越厭煩吃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做的醫療產品主打的是“智能針灸”的理念。其品牌廣告語,就叫做:“慢病怕吃藥,就來紋疏堂。”就是如此的直接利索,3000元一年的理療卡,一萬八千元一台的設備也能賣得風生水起,隻是因為他們解決了老年人在治病上的最大抱怨!

如:360安全衛士為什麼能成為互聯網安全領域的龍頭老大?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免費贏利模式,更關鍵的原因是,他很明確地解決並維護了“電腦安全”的問題。一個“安全”勝過N個“殺毒”!

如:我一個客戶,因為看到家長和老師教孩子學語言的麻煩,於是召集一群語言專家共同研發一套經典的教材《雙語不用教》,僅從名字上就能直截了當地看出,這個產品是用來解放家長、解放老師身心的,以後,孩子學英語,學漢語,直接跟著錄音讀就行了,也甭那麼勞神費事了,實在是太方便了。他們在中央電視台,打了四年廣告,加之互聯網推廣的普及,一年輕鬆盈收 2000萬。

再如:腦白金為什麼能成功?腦白金之所以能成功,其商業基因就是為了解決廣大人民送禮的糾結,一個消費者去超市買禮品,想來想去,不知道選什麼好,實在是糾結,而糾結本身就是顯見的痛點!腦白金,發現這個普遍存在的糾結,從競爭白熱的營養品當中脫穎而出,成為用戶心智當中禮品的第一甚至唯一的選擇。

所以,總結一句話,消費者在生活當中所擔心的、糾結的、不方便的、身心健康的問題,就叫痛點。我們要做的,就是發現某個問題,然後解決某個問題,最後光明正大、義正詞嚴、毫不客氣的提出來,告訴消費者:我能幫你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你有這個問題,請選擇我!

什麼叫癢點?

痛點是消費者必須要解決的問題,而癢點不一定非得一定需要。癢點是促使消費者心中的“想要”,讓他一看到一聽說你這樣的產品,心裏就癢癢的,就特別有興趣,特別向往,就像很多經濟條件不太好的工薪人士,也對蘋果手機特別向往,一看到那種賞心悅目的外觀,一看到那種超酷的性能,心中就激動萬分,恨不得咬牙切齒賣腎也要買蘋果!

所以說,痛點對應的就是解決消費者的問題;而癢點就是滿足消費者的欲望!

為什麼我們說不疼不癢沒感覺呢?說的就是,如果你的產品不能解決消費者切實的問題,又不能滿足他心中的欲望,所以,他就難以產生購買的想法。

如:住房子吧,通常情況下,人們買房子是為什麼?就是為了解決居住的問題,為了有一個溫暖的家,不管金窩銀窩,總得先有個窩可以居住吧。所以,買房子解決的是痛點問題。而買一套更高檔、更豪華、更有格調的房子,則是人們心中的向往了,這個向往就是癢點。

看到風格別致的歐式建築,有青山的倚靠,有綠水的環繞,有陽光的沐浴……誰不心生向往,誰不心裏癢癢的,想要啊,渴望啊!

如:萬科城市花園,西郊莊園,碧桂園,給你一個五星級的家。就是在刺激人們心中的癢點。普通住宅也能住,但五星級的房子,不是更有生活品位嗎?

因此,給人一種在情感和心理上更好的滿足感,就叫癢點。

什麼叫賣點?

賣點是站在賣家本身角度說的!

狹義上的賣點,就是指我們產品自身的特色,但這個特色在消費者的顯

意識裏不一定能發現得了,隻有等商家一說出來,如果消費者突然對你產品的特色有怦然心動之感,如此,你所塑造的賣點就成功了,真正有殺傷力的賣點,能在瞬間打動人。

如:拿住酒店來說吧,我怎麼能在瞬間打動 80%的商務人士?

“五星級的待遇,四星級的價格”,這句話一打出去,至少 80%以上的商務人士都會被降伏,因為正常來說,五星級按理應該是五星級的價格,但現在隻需要四星級的價格,真是太超值了,想不想在這裏住?

如:藏雞蛋為什麼這麼貴,敢賣5元一個,賣點在哪?怎麼塑造?

你怎麼也得告訴消費者,這不是一般的雞蛋吧。你告訴他,這種雞蛋不是一般雞生的蛋,這種雞是吃天山雪蓮長大的,是吃冬蟲夏草長大的,七天才生一個雞蛋,放養在唐古拉山的野外環境中長大的。因為來源不凡,所有價值就不菲!

再如:香飄飄紅豆奶茶——有紅豆的奶茶更好喝,農夫山泉有點甜,六個核桃,五糧液,都有顯而易見的賣點!以上三點,就是我對痛點、癢點、賣點的簡單詮釋,這三點也是任何一

個商業形式的根本立足點,是一切營銷活動的誘因,是一切產品的基因。你的產品主打的是痛點?還是癢點?還是賣點?請馬上進入思考,找到屬於你的產品痛點、癢點與賣點,你才有可能在

商場上突出重圍,在生意上獲得裂變!

第二篇隻要遵循這三大步驟,你的產品就有了賺大錢的保證!

大多數創業者怎麼才能頑強地生存下去?對創業者而言,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命題!中小微企業,甚至包括個體戶之所以無法發展,甚至破產,關鍵問題還

在於現金的流問題!

說白了,大部分企業主首先必須解決的是賺錢的問題。而想賺錢,永恒的主題都是產品問題或項目問題,隻要產品問題不解決,無論有多少員工,無論有多麼誘人的機製,無論多麼會營銷,都隻是空中樓閣。

換句話說,隻要你沒有打造好賣的產品、沒有找到切實可行的贏利模式,

無論你怎麼冥思苦想,都是蒼白無力!何謂好賣的產品?好賣的產品勢必跟市場緊密連接,跟客戶的需求緊密相關!作為創業者的你,要想打造或找到好賣的產品,請你務必回答以下這三

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第一關鍵:客戶規模

說的是,你的產品到底能解決多少人的問題。也就是說,會有多少人來使用你的產品,你產品的市場規模到底有多大。如果你的產品隻有 100人需要,趕緊拋棄吧,別坐井觀天了,賺不了錢的;

如果隻有 1000人需要,也不要幹了,找客戶都難!大市場在哪裏?衣、食、喝、住、行、美容、性、教育、健康、嬰兒用品、病(藥)、

智能電子產品……周韋廷送君一句忠言:凡是講小而美的,不是忽悠人的專家,就是被專家忽悠的人!你想想看,需要你產品的人就那麼少,而你作為一個創業者,怎麼可能容易賺錢?誰來買你?怎麼能輕易找到這些用戶?

車水馬龍的大街小巷,隨便抓 10個人,就有 5個人需要你的產品,碰運氣都有可能賣掉幾個吧;如果 100人當中,隻有 5人需要你這個產品,要想賣好的話,簡直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純粹自找苦吃!

如此簡單到極致的常識,希望你不要被江湖上林林總總的複雜觀點誤導入了歧途!

記住,需求量是你能不能輕鬆賺錢、能不能賺大錢的第一關鍵決定要素,

這是商業的第一本質。

我(周韋廷)判斷任何產品行不行,我決策任何項目有沒有錢途,首先就看有沒有很多人使用這款產品,客戶使用規模是決定你能不能賺錢的第一評判標準!

第二關鍵:需求重量

當確定客戶容量之後,第二步,你要問自己,你是解決了這些用戶的什麼需求?

是普遍需求?是緊迫需求?還是持續需求?還是可買可不買?

要讓客戶必須會為此產品而買單,中小微創業家必須緊緊鎖定前三大需求。

即:普遍的、緊迫的、持續的需求,總結我常用的一個詞,叫做“必須性消費”。

這就叫需求重量!如:教育、健康、減肥、藥、性、手機、吃喝住等都是消費必須性的產品或項目。

特別說明一下,何謂持續的需求,也就是指客戶是不是能重複消費你的產品或服務!簡單地說,如:餐飲、住房、煙酒、護膚美容等,都是必然要重複消費的。

如果你的產品同時符合了第一點和第二點,即:你的產品或項目需要的人多,而且又是必須性的消費需求,那麼你的產品或項目就有了市場,這事可以幹!

這也就是江湖上常講的——痛點,在我看來,與其說是痛點,不如說是必須點!

但前麵兩點,還隻是選對了能普及市場的產品或項目,我隻能說,這事可以幹。而你能不能賣好,能不能在競爭白熱化的市場上脫穎而出,關鍵還要看至關重要的第三點!

第三關鍵:我方優勢

我常常跟無數企業家學員朋友們講一句極為重要的生意經:

需求決定市場,賣點決定購買!

在當下的商業環境下,這句話可以說決定營銷的生死,無論是傳統營銷,還是網絡營銷,還是移動微商,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