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出生在貧窮家庭,是不是就沒有辦法了?不是,關鍵還是在於你自己。隻要你意識到命運在你自己手中,你通過自己的能力,加上你的勤奮思考,你就一定能夠主動改變自己的命運。《古文真寶》中記敘了蘇秦與朱買臣的故事,對我們理解命運有很大的啟發。蘇秦自幼家貧,依靠兄嫂度日,但是,他一心想要讀書做宰相,出門遊說各國君王,卻沒有人賞識他。所以落得窮困潦倒,乞討回家。嫂子見他那副模樣,生氣地說:“你一個大丈夫男子漢連個糊口的錢都不會掙,而終日遊蕩,無所事事,難怪落到今天的地步。”一頓奚落之後,也不下廚給他做飯吃。
後來蘇秦發奮學習,終於出人頭地,衣錦還鄉。其嫂也一反冷落態度,誠惶誠恐地出來迎接。蘇秦便問:“嫂子,以前你對我那麼慢待,今日為何如此恭敬呢?”
嫂子說:“今日你出人頭地、享受榮華富貴了呀!”
蘇秦不禁感慨萬千,長歎道:“唉!當我窮困時,父母都不願認我這個兒子。如今一發達,鄉裏鄉親都來祝賀,可見這個世界沒有金錢和地位不行啊!”
朱買臣,出身寒微。他與妻子靠賣柴維持生活,同時苦讀。但即便是賣柴,他也是高高興興地,妻子以為他窮昏了頭,並以之為恥,提出和他離婚。朱說:“請再等我十年,就會讓你幸福的。”妻哭著說:“像你這樣的賤貨,不知何時要死在荒郊野外的。”說完離他而去。數年後,朱買臣果然金榜題名,榮歸故裏。其妻已再婚,念其舊恩,朱買臣便連同其夫一並招至近旁厚待之,其前妻為自己以前的無知感到羞恥而自殺。
這兩個人都不是出生在有錢人家裏,但是,他們有一種改變自己命運的決心和毅力,發憤讀書,學好本領,既能夠為國效力,又可以改變自己命運。所以,出生在貧窮人家並不是沒有辦法改變命運的。蘇秦和朱買臣他們之所以在貧困艱難的條件下,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關鍵在於他們早就預料到自己生活發展變化的趨勢。也就是說,他們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為什麼他們能夠做到這一點呢?就在於對自己命運有清醒的認識。不相信上天,不相信命運是由別人來安排的,自己給自己設計命運,就能夠在命運還沒有出現轉折時,就已經看到它的結果。
那麼,人遇貧窮當如何?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也?”
“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孔子答。這真是至理名言。
“貧而樂”是積極的人生態度,人貧而誌不貧,才有發奮的激情和動力,才能改變自己命運。“窮則變,變則通”,化貧窮為力量,這就是中國人的生存智慧。
發現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
【原文】“大巧在所不為,大智在所不慮。”
【大意】一個最能幹的人在於懂得什麼是不能做和不應做的,最聰明的人在於他不去考慮那些不能考慮和不應考慮的事。
的確,一個人對於自身的才華和能力,必須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才能所做所為。所以,發現自己身上具有的天賦才能,就是我們掌握自己命運的前提。
有人問古希臘犬儒學派創始人安提司泰尼:“你從哲學中獲得了什麼呢?”
安提司泰尼回答說:“發現自己的能力。”
古希臘犬儒學派是公元前四世紀蘇格拉底的學生安提司泰尼開創的,代表人物有蒂歐根尼。這個哲學流派的主要觀點是,人是自然的動物,主張人要回歸自然,順應自然,社會常規以及家庭常規都是對人性的束縛,應該打破這些常規生活,人就可以在任何艱難困苦的環境下快樂的生存。
現代社會,我們每個人每天忙忙碌碌,根本沒有時間審視自己,常常被生活的實際問題所困擾,不知道自己還具有一種可以改變一切的能力,正是這種能力的忽視,使人的思想和情感得不到往高尚和純粹境界提升的可能。
人不是沒有能力,而是缺乏發現自己的能力,缺乏發現,人便會被自己蒙蔽,往往是做了自己不應做的事或是過多地考慮了不該由自己考慮的問題。甚至給別人、給社會帶來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