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荀子(2)(1 / 3)

發現自己,就是發現另一個自己,發現假麵具後麵一個真實的自己,發現自己的局部、偏見、愚昧、醜陋、冷漠、恐懼,發現自己的熱情、靈感、勇氣、創造力、想像力和獨特個性。實際上,一個人多多少少是分裂的,能在分裂的各個自我之間進行平等、理性的對話,正是一個人的悟性從晦暗到敞亮的過程。正如真理愈辯愈明,在各個自我之間的訴說、解釋、勸慰乃至激烈的辯論中,人心深處的仁愛、智慧和正義感就可能浮出海麵。

安提司泰尼是善於發現自己的。他看到鐵是被鐵鏽腐蝕掉的時候,悟出嫉妒心強的人被自己的熱情消耗掉了——這是他在同自己的嫉妒談話,對自己潛伏著的嫉妒作出嚴正警告。他常去規勸一些行為不軌的人,有人便責難他和惡人混在一起,他反駁道:醫生總是同病人在一起,而自己並不感冒發燒——這是他在同自己的德行和自信談話。他認為:那些想不朽的人,必須忠實而公正地生活——這是他在同自己的信念談話。

一生與孤獨為伴的哲學之父、後精神分析大師克爾愷郭爾,更是一個善於發現自己的人。

他在世時,整個世界都不理解他,甚至敵視和厭棄他。他一方麵向整個世界的虛偽和庸俗宣戰,一方麵回到自己內心,不厭其煩地同自己談話。

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寫了一萬多頁日記,也就是說,他幾乎天天在同自己談話。然而,正是這個“真正的自修者”,這個被認為與人類社會格格不入的“例外者”充滿絕望和激情的自我傾訴,許多年後成為震撼人類精神的偉大啟示。

偉大的詩人都善於發現自己。因為隻有在善於發現自己,這些詩才更具真實性,更有穿透事物的深刻性。

請看裏爾克的最輝煌作品是怎樣寫出來的:“不和任何人見麵,除了對自己的內心說話之外,絕對不開口——這的確是我立下的誓言。”所謂“對自己的內心說話”,就是寫詩,換一種說法,寫詩就是詩人同自己談話的一種方式。在同自己談話的過程中,詩人把自己在生命靜思中體驗到的種種圖像精確地呈現出來,從而讓我們看到了生存的陷阱、靈魂的鋸齒、信念的血痕以及萬物的疼痛。

發現自己的聲音必然是可靠的、真實的,摒除了所有虛偽、怯懦、狂妄和矯揉造作。世界上最感人的作品往往是作者的內心獨白,比如裏爾克的《杜伊諾哀歌》、卡夫卡的《城堡》和《變形記》、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西蒙娜·薇依的《書簡》等。

發現自己,既是一種能力和智慧,又是一種德行,一種高貴的人格境界,更是認識自我,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一個人如果認定自己是個有能力、有才華的人,那麼他就會發揮出符合他這樣認定的一切天賦;如果一個人認定自己是個笨蛋,是個窩囊廢,那麼他就不可能發揮出他實際存在著的潛能。一個人隻要認定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就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不管別人怎麼看待和評論。

發現自己的關鍵在於,自己對自己的認定是否準確無誤。如果自己的自我認定錯了,那種錯誤的認定必將嚴重影響、困擾自己的一生。

人的自我認定是可以改變的,人生也隨著自我認定的改變而改變。當一個人不滿意自己的目前狀況時,不妨按下述幾個步驟重新改造自己。

第一步,找到你心目中的人生榜樣,為自己樹立人生目標。把你所希望的自我認定的條件寫下來,而後認真思考:到底哪些人身上具有這些條件?自己是否可以效仿他們?設想自己已經融入了這一新的自我認定之中,在這一認定裏的自己又該如何呼吸?如何走路?如何說話?如何思考?如何感受?

你如果想真正拓展自己的人生,那麼由此刻開始你就得下定決心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應回到孩提時代的心態,對未來滿懷熱望地列出成功人生所必須具備的各種特質。

第二步,列出你的行動方案,以便能夠同這個新的人生角色相吻合。這時,你要認真思考怎樣做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你需要在人群中樹立自己的全新形象,你要特別留意結交什麼樣的朋友,你的成功與你結交的朋友有很大的關係,要讓你的新朋友強化而不是削弱你的自我認定。

第三步,你要每天提醒自己,不要讓心中的目標淡化或者消失掉。這最後一步便是讓你周圍的人都知道你的這一新的自我認定,而更為重要的是要使你自己知道,你自己每天都要以這個新的自我認定來提醒、告誡、把握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