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荀子(4)(1 / 3)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不難見到一些人“混”日子,他們隻是滿足於混一天是一天,混到月底將工資混到手,然後下個月接著再混。這些人可能私下裏認為自己很聰明,不用好好地工作,就能將單位或老板的錢混到了手。這些自以為聰明的人其實是最愚蠢的人,因為他這麼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混日子,混的不是別人,混的是自己的前途、命運。因為他混得久了,就會在頭腦中形成一種定式:人生就是來混的,混也就成為自己的命運,這也就是荀子所強調的“太糊塗”了。

當一個人落魄到“混”的程度時,根本談不上什麼遠大的理想與抱負了,他的一生就由命運來安排,而不是自己安排自己的命運。

如果你不想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白白浪費掉,那麼,在你的人生中、工作中,你就要為自己定一個明確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會影響甚至決定你以後的生活。因為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有什麼樣的人生。

如果你將你的人生目標和理想隻定位於混一碗飯吃,那麼,你可能一生都在為了“混一碗飯吃”而“奮鬥”著,也很可能就連這“一碗飯”也混不到嘴裏。

1998年,27歲的王鳳英成了下崗女工。這個出生於長春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常常凝視著天空發呆,其實,她是在思考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經過了一段時間後,王鳳英經人介紹,到了一家賓館做了一名客房部的服務員,開始了每天疊被子、打掃房間的工作。

王鳳英家裏有老人、有上學的孩子,花銷很大,而她每個月隻有400元的收入,這種情況常常讓她感到生活的巨大的壓力,但王鳳英從未感到灰心絕望,她常常這樣激勵著自己:上帝對她關閉著一扇扇大門,一定是想引導她到那扇成就自己命運的窗口前。

1999年的一天,王鳳英像往常一樣,清掃著賓館的走廊地毯,一位客人叫住她,讓她幫忙到街上買一塊香皂。王鳳英心裏一驚,以為是自己粗心大意,忘了給客人房間配放一次性香皂了,她急忙向客人道歉。但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客人告訴她:“房間裏已經有一次性香皂了,可我討厭用那種小香皂,體積太小了不好拿,容易掉,質量也太差。”王鳳英幫助客人買回了香皂。

第二天,這位客人走了。王鳳英在收拾客人的房間時,看到昨天幫客人買的香皂隻用了一點點,招待所配送的一次性香皂因為客人已經打開了包裝,也不能再用了。在將一大一小兩塊香皂丟進垃圾桶的時候,王鳳英突然心裏一動:客人出差在外,都喜歡方便,不願意攜帶大塊的香皂,而賓館酒店提供的香皂又因為體積小、質量差等原因不能讓客人滿意。這難道不是一個改變自己命運的契機嗎?

王鳳英分析了客人不喜歡小香皂的原因:一是質量較次,二是難拿難握,洗臉時缺少舒服的感覺,三是賓館酒店方麵出於利益考慮也不可能為了滿足客人的喜好而增加經營成本為客人配備大香皂。能不能作出一種折中的香皂,既能滿足客人的需要,可以增大體積,讓客人好拿好握、同時,又不影響質量,不造成浪費,不提升成本呢?

連續幾天,王鳳英都被這個問題困擾著。

一天,王鳳英無意當中被孩子們玩的塑料球吸引住了。她暗想:如果塑料球的外麵就是一層香皂,即設計一種空心的香皂,這樣,既能增加香皂的體積,讓客人好拿好握,好擦洗,又沒有增加香皂的用量和成本,一舉兩得,這種香皂一定會得到顧客和酒店的歡迎。

王鳳英興衝衝地找來小孩子們玩的塑料球,把香皂削成薄片貼在塑料球的表麵,這樣,“空心香皂”的雛形就出來了。王鳳英帶著自己的“產品”到了市內一家大香皂廠。香皂廠的經理對此大為稱讚,但當王鳳英詢問他們工廠能不能生產這種香皂時,這位經理卻遺憾地告訴她,因為這種香皂的生產工藝與傳統香皂的生產工藝完全不同,因此,他們無法生產。

不過,這位熱心的經理最後鼓勵王鳳英先去為自己的“產品”申請一個專利。

2000年4月16日,王鳳英終於申請到了新型香皂的專利權。

接下來,便是漫長的技術攻堅。皂粒熔點的掌握、皂粒與塑料球的附著等問題都包含著極高的科技含量。為此,王鳳英不知道求了多少人,作了多少次試驗。

這時,一些人聽說王鳳英要開發新型香皂,不禁議論紛紛,說她僅僅高中畢業,又是一個下崗女工,連吃飯都成問題,還要研究什麼新型香皂,簡直是異想天開,癩蛤蟆想吃天鵝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