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讓壓力成為拉升人生目標的動力(2)(2 / 3)

隻要自己有恒心,就一定會達到“滴水穿石”的效果,自己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在明確了自己的目標之後,合理地安排實現目標的步驟和計劃,並按照這個計劃腳踏實地地實施,這樣,目標就形成了一股前進中的動力,不斷地推動你前進。有許多人們不切實際地盲目幻想著人生的目標,在職場上企望有一天突然加官晉爵,希望命運之神降臨,給他們富裕幸福的生活。比如說說剛剛成為一名普通職員,就幻想著成為總裁,當你問他“能實現這些目標嗎”的時候,他會說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成功的。不錯,有個遠大的目標很不錯,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個好士兵,可是,當你問他你打算怎樣一步步實現這個目標的時候,我想一般人會說一點點去實現唄,或許也有的會說,這個問題我還沒深入考慮,這裏就像前麵的小故事講到的一樣,確立目標不能盲目,充其量這隻是美好的願望和幻想罷了。

所以,我們要明確目標,並為實現目標尋找無限的動力,專注實現自己的目標,並且這個目標要切合實際,不要空想,而是要有堅定的信念去實現這個目標,為了目標從細微處入手,踏踏實實地、腳踏實地地一步步去實現它,而不是高談闊論滿腔熱血一腦袋空想!當然,有一個遠大的目標更好,隻要你不是空想!

讓我們學會製定目標吧,讓我們尋找前進的動力吧,記住目標永遠是激勵你前進的動力!

藐視壓力,執著目標

中國古代有個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說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華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門南麵有兩座大山擋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愚公下決心率領他的兒子們要用鋤頭挖去這兩座大山。並且說:山雖然高大,但是它卻不會增加。我的力量雖然少,但我死了卻仍有兒子、孫子,可以一直延續下去。隻要這樣堅持不懈,總有一天要把山挖掉。

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故事,但卻蘊含著很深刻的故事內涵。故事裏麵的主角試圖去完成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雖然從理論上說,它是可行的,但稍具常識的人都將從實踐直接推導出相一致的結論:它在現實中根本不可能。當然,我們更傾向於認為是古人故意用簡單的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哲理,那就是要藐視困難。

在戰略上我們藐視一切困難。從長遠來看,沒有什麼問題是解決不了的,這一點是確信無疑的。我們不可以被困難嚇倒,困難再難也是有限的。就比如進入人人羨慕的外企,無非就是學曆、經驗和贏利能力而已。

學曆不夠,我們去學習;經驗沒有,我們就從相關工作開始,比如先去國內公司,逐漸積累;贏利能力不夠,就去鍛煉,沒有學不成的。隻有不願意去改變,或是懼怕你肯努力的人。

在戰術上卻要重視困難的組成部分。雖然我們在整體上藐視一切困難,但我們深深明白:改變事物需要從影響事物的一個個局部組成部分入手,隻有解決好所有這些局部問題,事物才會發生轉變。而我們是不能輕視這些困難的,那樣就容易失敗。相反必須極為重視,集中相對優勢的力量去解決一個個問題。

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是去實踐。古人常說,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對於解決問題,不僅在於你是否認識問題的本質,戰略戰術是否優秀,而更在於一步步堅實地去實踐。沒有知識,可以去學習,而沒有實踐,則所有的卓越戰略戰術都成了紙上談兵,沒有任何價值的。

人生往往會在不經意的情況下遇到一些不願意去麵對,或是無法麵對的困難。如果不去麵對,它就永遠橫在你的麵前,揮之不去。這時候怎麼辦呢?要從整體、戰略上藐視一切困難,這樣我們才有勇氣去克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