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過去了,這位教授又回訪了這些學生,除了35位由於過世或其他原因未能接受回訪以外,其他965名學生都取得了聯係,通過對他們的健康、家庭、事業、情感、財務等多項指標的統計,發現一個很有趣也很驚人的結果。
數據表明,那些擁有清晰人生規劃的人,在以上的各項指標中得分都是最高的,他們不僅擁有健康的身體,美滿的家庭,成功的事業,他們還獲得了平衡的心靈,和令人羨慕不已的財務自由。
而那些有模糊的人生規劃的人(不到16%的人),成為各行各業中的專業人士,雖然其中不少人薪水較高,但健康、家庭與心靈等諸多方麵遇到了不少矛盾,身心疲憊成為他們一致的特征。
當然,在回訪的人群中所占人數是最多的,是當年80%以上的沒有任何規劃的人,他們一般是工作幾年之後,一旦衣食無憂就不再持續努力了,所以他們中大多數人都隻能長期作為一個平凡的職員、技術人員或銷售人員,而不能取得非凡的成就,甚至還有不少人靠政府的失業救濟勉強度日。
可見,就連哈佛大學這樣的世界名校也不能保證每個人的成功,更何況我們芸芸眾生,如此多的普通人!
那我們如何才能成為像那4%一樣擁有完美人生的“幸運兒”呢?關鍵就在於你對自己一定要有清晰的人生規劃!
要做好人生規劃要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1)生存原則
客觀的說,在職業生涯中,我們無法,而且也不可能在客觀物質條件許可的範圍外企求奇跡的發生。一切的發展隻有基於現實的物質條件許可的範圍內去實現,而生存原則就是實現這一思想的集中體現。追求發展是必然的,而生存是必需的,這兩者並無矛盾的地方,其實說的都是一個意思:生存是第一位的,隻有首先讓自己生存下來,才能談得上追求發展。
無數的事實都可以引證這個道理,許多人要不是太重視生存而忽視了發展,就是為了一時發展丟掉了生存,這兩種情況都是要不得的。比如說,為了一份穩定的工作,而放棄了職業發展。也就是說,在沒有能增加職業技能、社會曆練的情形下,仍為了暫時的穩定而放棄對一生的前途,這樣在會在將來為此付出更大的代價。反過來,也是不行的。為了追求發展,換工作、開公司、到外地發展,這樣的話,在沒有充分的為生存保障的前提下,是十分危險的。職業人生中,冒險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但不能是沒有絲毫準備和把握的。人人都需要先吃飽飯,才能更好地工作,換言之,如果飯都吃不飽,也就無法工作、發展。
(2)立足點原則
有個成語叫“狡兔三窟”,比喻任何人都要在一定時候想好、安置好自己的退路和後路。馮諼為孟嚐君幹得第一件好事就是在常人看來愚蠢之極的“千金買義”。它愚蠢是因為它放棄了諸多眼前的金錢利益,而著眼於長遠的戰略利益。
狡猾的兔子,往往為自己預備好幾個洞穴,這個如果有事,還有下一個,而不至於因為一個出問題而全軍覆沒。楚漢爭霸中,漢王劉邦為什麼屢戰屢敗竟而不死,最終奪得勝利;而項王雖百戰百勝,卻因為失敗一次就一敗塗地,最終烏江自刎。雖然在代表短期利益的局部戰場上,劉邦敗了又敗,但他在戰略上卻早已決定了勝負。劉邦擁有天府之國的蜀地和關中平原這兩個根據地立足點,蜀地和關中易守難攻,物產豐富。再者,關中平原也是秦國統一天下的根基,當年六國抗秦,卻一次也沒有越過涵穀關到達秦國本土,說明那裏除了擁有無與倫比的經濟給養力,還有獨特的天然軍事地理條件。相反,項王得到天下後,沒有占據關中,卻回到沒有軍事地理價值和戰略回旋餘地的彭城。再者,加上分封舊貴族,造成統治的大部分區域,實際上是分散的諸侯國。再加上戰爭大多是在項王的統治區域打的,嚴重影響了經濟的給養能力。這樣的戰略立足點優勢,就使劉邦擁有了豐腴的戰略回旋能力,最終戰勝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