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點原則對人生職業生涯的積極影響。經常聽到人說:想獨立創業,又怕失敗;給別人打工,又要看別人臉色,動不動還會給老板炒魷魚。
那麼,有沒有變兩難為兩全的方法呢?這裏就有一個,就是立足點原則。
為什麼獨立創業會怕失敗呢?一般地來說,人都是從失敗中學習、長大的,創業也是一樣。沒有誰是天生的企業家,也沒有那個企業家不失敗。
對付創業失敗的方法,不在於設法追尋不失敗,而是在於實施立足點戰略,讓自己有能力應對失敗,支撐自己渡過難關。打工遇到的困難,也是如此,大同小異而已。
(3)集中力量原則
兩個小孩跟一個畫家學畫,旁人對畫家說,其中一個太笨,建議畫家不要收。畫家說,聰明的孩子就像薄鍋燒水一樣,燒的快;笨的孩子,就像厚鍋,雖然慢一點,但終究會燒開的。各有各的條件,各有優劣而已。
從戰略上我們藐視困難,但在具體的麵對困難中,我們要重視困難。
不但要重視困難,而且要集中最大優勢的力量去克服具體的困難。以多勝少是好辦法啊!比如,一件賣不動的商品,你隻收一半的價格如何,是不是很容易就賣了。虧本不虧本這裏不說,當說解決問題,這是一個最好的好辦法。
集中力量是由平凡變為不平凡的卓越法則。世間有沒有奇跡、有沒有天才,天生的就沒有,後天努力的就有。為什麼會有“奇跡”?打個比方,兩個人進行馬拉鬆賽跑。一個三心二意,一會看鳥,一會下河摸魚,簡直就像龜兔賽跑中驕傲的兔子;另一個則集中所有力量進行跑步,雖然客觀條件可能差點,但勝利是毋庸置疑的。這就是“奇跡”,是不是創造得很容易?就是這樣容易,人人都可以去做。
如何著手解決問題呢?要選擇一個最容易實行的地方,集中幾倍的力量去實現。這是需要精心選擇的地方,要保證初戰必勝,這是開始。不能,尤其不能把有限的力量分散在許多問題上,每個問題都解決,最終一個都解決不了。或者吝嗇的配置力量,希望以少勝多,以較小的代價去解決問題。在戰略上這是可行的、是科學的,但是在戰術上,這是錯誤的。
集中力量的力度問題。是不是每次都無限製地集中所有力量?不是的,那是不科學的,是浪費。集中兵力應根據實際的需要,一般集中於解決問題需要的五倍的力量即可。主要的原則是,相對集中,是根據需要解決的問題來決定的。
避免進行消耗式的職業人生過程。人的生命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但是職業人生發展的可能性卻是無限的,所以要清醒地告誡自己:不要做消耗式的職業人生規劃。不能每件事都隻做一半,就畏難、畏煩而放棄;也不應該沒有規劃,看到什麼有利的條件,就去追逐,最終什麼都做不好。
掌握這個原則,就能帶領自己離開被困難深陷的泥沼,從一個局部的勝利到另一個局部的勝利,最終完成全麵的勝利。
(4)變化性原則
所謂“計劃沒有變化快”,人生規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也要因時、因地、因勢製宜。且不可抱殘守缺,頑固不化。
中國著名女媒體主持人楊瀾的人生變化就相當成功。由央視的名主持到遠涉重洋的學子,再到鳳凰衛視的名牌主持,最後到陽光衛視的當家人,楊瀾的角色在不斷地變化。而以一位文化經營商的身份出現在公眾的視野裏,則是楊瀾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角色轉換。她的人生規劃就抓住了以下重要的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