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業經濟觀察34(1 / 3)

第四篇 7

寧鳳蓮:“東北酒王”的內聖外王之道

個人簡介:寧鳳蓮,男,漢族,1954年2月出生於吉林省白山市,中共黨員,現任吉林省人大代表、白山方大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

古人雲,內聖者才能外王。內聖無外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等等,而在吉林省白山方大集團董事長寧鳳蓮看來,所謂的內聖,對於自己來說,就是端正思想,埋頭苦幹,關愛他人;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就是團結一心,誠信為本,勇擔重責。

寧鳳蓮,一個從長白山深處走出來的東北漢子,帶著東北人特有的豪爽、執著、真誠,一步一個腳印,在帶領企業不斷發展完善的同時,成就了個人的輝煌。一個瀕臨破產的糖酒企業,在他的精心嗬護下,打造成為享譽全國的知名企業,公司品牌“白山方大”也打破了中國酒類流通行業無“中國馳名商標”的曆史,而他本人也被社會各界和商界同仁親切地稱為“東北酒王”。

臨危受命,力挽狂瀾

長白雄東北,嵯峨俯塞州。1954年2月,寧鳳蓮出生在這個美麗、巍峨的長白山腳下,幾十年以後,這個有著東北人典型的豪爽與熱情的漢子就像詩句裏說的那樣,在中國名酒的銷售行當裏“雄東北”,成為“東北酒王”。

這一切的起始要從1990年我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期說起,中國第二輪改革開放的前夜。那時酒類市場放開了,老的糖酒公司由於不能適應市場,一時間無所適從,不少公司購銷近於癱瘓。當時的渾江糖酒站是白山市有名的虧損大戶,年虧損額超過千萬元,糖酒站內部已是人心渙散、一盤散沙。

此時,36歲的寧鳳蓮臨危受命,一紙任命書,成為渾江糖酒站總經理。

“正因為糖酒站不景氣,要想扭虧為盈不容易,但難做的事情,總得有人去做啊,越是困難,越要闖一闖,拚一拚,誰讓領導信任我呢?”寧鳳蓮認為這個任命是“領導的信任”,在他看來,沒有什麼比“信任”兩個字更能點亮他的心。

但如何迅速提升企業效益,使企業扭虧為盈,步入良性發展軌道?這需要有一個前瞻性的成熟發展戰略。麵對巨大困難,壓力和嚴峻的挑戰,寧鳳蓮苦苦思索著。

上任伊始,寧鳳蓮一邊思考發展方向,一邊從內部管理上燒了“三把火”,從勞動紀律、環境衛生、精簡機構開始,“三管”齊下開了“三劑猛藥”,使企業邁向煥然一新的第一步。

之後,寧鳳蓮審時度勢,敢為人先,大膽提出了“實施名牌發展戰略,樹立誠信服務意識”的發展方針,製定出“立足白山、 輻射周邊、麵向吉林、走向全國”的發展目標。

“當時,還有很多非議。”寧鳳蓮說,由於白山市地處偏遠山區、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加之經濟狀況和消費能力都支撐不了名酒市場,“很多人質疑,走銷售名酒的路線好是好,可賣給誰去?白山沒有這個消費能力啊。其實,我當初並沒有把名酒的銷售市場隻盯住白山。”原來,寧鳳蓮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發現,名酒因為品質好、信譽佳,在很多地方供不應求,如果能立足白山,輻射整個吉林省區域,就將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願景是美好的,但是如果不去努力實現,無異於是紙上談兵。寧鳳蓮乘坐一輛破舊的吉普車,一直不斷地跋涉在主動溝通交流和掌握信息的路上。

寧鳳蓮忘不了那個賺取第一桶金的日子。有一天,寧鳳蓮與大連方麵的糖酒站負責人閑聊時得知,對方一直“茅台酒”斷貨,並對他表示“你有多少我們就要多少”。寧鳳蓮得知後靈機一動,因為自己的糖酒站與茅台酒廠保持有良好的合作關係,如果進一批茅台酒銷售到大連,就能賺取一定的利潤。為賺取更多的利潤,寧鳳蓮又把電話打到天津某糖酒站,得知對方也缺貨。於是,寧鳳蓮火速與茅台酒廠取得聯係,順利做成了這筆生意,賺到了糖酒站扭虧為盈的“第一桶金”。

1992年,渾江糖酒站扭虧為盈。1994年,渾江糖酒站正式更名為白山糖酒站,寧鳳蓮領導著他的企業完成了第一次蛻變。

寧鳳蓮的內部改革也收到了較好的成果,他成功地樹立了團隊的自信心和團結進取的動力,為下一步在東北打出一片天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梁啟華,一個白山方大的老員工是這樣寫道的:“1993年,我通過招聘來到白山糖酒站,一進單位大門,八個大字,醒目的印在了我的腦海裏,那就是‘團結奮鬥,事在人為’,這是我們的企業精神。”

是的,團結奮鬥、事在人為,八個鮮紅的大字印證著寧鳳蓮不甘認輸、勇於奮起的做事風格和處事特點。

身體力行,成就王者

古今能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而後有所得。

麵對著巨額虧損,麵對著人心渙散、一盤散沙的狀況,一股急火攻心,寧鳳蓮病倒了。親人的無微不至的照顧,朋友的真誠關心,職工的殷殷期盼,組織上的信任與鼓勵,讓寧鳳蓮這條東北漢子流下了眼淚。

病情剛剛轉好,寧鳳蓮就開始思考如何盤活企業,在市場上贏得先機,使企業獲得新生。那段日子裏,身為總經理的寧鳳蓮比任何人都要辛苦。他白天身穿工作服與員工們一起揮汗大幹,晚上與幹部員工談思想、談發展,共商發展大計。一天24小時恨不能都用足了。由於操勞過度,寧鳳蓮的身體嚴重透支,得了黃疸型肝炎。躺在病床上,向來不服輸的寧鳳蓮暗下決心,不把糖酒站做好做大做強,誓不罷休。

而此時正值全國糖酒會前夕,意識到大市場大流通時代的來臨,寧鳳蓮決心抓住這次絕好的機會,將此作為宣傳企業、開展業務的良好契機,讓公司在一個更大的平台上脫胎換骨迎得新生。家人勸他,讓別人去開會,你養好了病再說。寧鳳蓮說,這次糖酒會關係到企業生死存亡,我怎麼忍心躺在床上?

經過一係列的準備工作,拖著病體的寧鳳蓮率隊參加了全國糖酒會。然而糖酒會上酒類經銷商雲集,酒類企業招商都是麵向全國市場,很多企業對白山市一個區域市場根本不了解,甚至不知道白山市在哪裏,更不用提白山糖酒站這樣一個地方的小小糖酒站了。

經過認真思考,寧鳳蓮覺得蠻幹不行,一定要讓合作夥伴記住企業的一些特征,才能提高企業的知名度。於是他想到了長白山——一座號稱“東北屋脊”的東北第一高峰。通過長白山讓合作夥伴記住白山市,然後記住白山糖酒站。於是,不厭其煩地向酒類企業推介自己的城市、介紹自己的企業成為寧鳳蓮在糖酒會上的一項重要工作。

全國糖酒會是分散在幾十個賓館裏招商,寧鳳蓮就帶領銷售員分頭到這些賓館門口當“迎賓員”,發放宣傳單,在當時形成了一個奇觀,一個糖酒站的老總和業務員一起發傳單,這讓很多人記住了寧鳳蓮,也借此敲開了企業的大門。就是到現在,一提起當時的場景,許多與白山方大合作過的企業仍然為寧鳳蓮在賓館門口推銷自己企業的情景所感動。

“當時,經銷商都是坐等企業上門,哪有像寧鳳蓮這樣的人!”一家名酒企業的老總談起當時的情況,感歎地說,“我們是被寧總的精神打動了,我們覺得與這樣的企業合作,肯定沒有問題。”

經過幾天的努力,終於讓酒廠和經銷商了解到,美麗的長白山腳下、鴨綠江邊有一個城市叫白山,白山有一家非常有特色的糖酒經銷企業。

首戰告捷,邁開推介宣傳的第一步,如何才能讓自己的企業擁有更多合作者,實現品牌知名度?為此,他帶頭跑貸款、跑貨源、跑銷路,風雪無阻,晝夜兼程。他坐著破舊的212北京吉普,戴著兩層口罩抵禦車廂內嗆人欲嘔的機油味,整整走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拜訪了國內22個縣市的34家酒類經銷商,並與茅台、五糧液、劍南春、 洋河、古井貢、全興等名酒廠家逐步建立起長期友好的合作關係。

回來後,寧鳳蓮疲倦得猶如得了一場大病。然而,企業的名頭打出去了,一車車優質名酒從貴州、四川、安徽、山西、河北、黑龍江運到白山糖酒站,一瓶瓶茅台、五糧液、古井貢閃亮地擺上了商品展示台。糖酒站成為茅台、五糧液、劍南春等中國名酒當地的獨家代理商,買斷省內經營權。同時,作為東北三省的名牌代理商,白山糖酒站以批零互補的方式迅速搶占市場。走名牌戰略,一炮打響,市場搞活了,銷售額以每年1000多萬元的速度遞增,企業的品牌、網絡、信譽、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擴大,白山市由不生產酒的偏遠山區一舉成為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中國名酒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