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後,天已經黑透了,百裏浦檢查了一下兒子的傷口,不無關切地問這問那,眼神中流露出的全是疼愛。待到午夜時分,百裏浦再一次摸索著爬上閣樓,從房梁上輕輕取下紅木盒子,借著手電筒的光線再次將其慢慢打開,小心翼翼地取出鋼筆。
他看到,這個紅木盒子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麵的蓋子由一整塊紅木敲鑿而成,裏外四周均為紋理天然的紅色。下麵的盒體則不然,外麵是紅木包裹,裏麵卻並非紅木,從紋理和顏色判斷,應該是樺木或者樟子鬆,且有部分開裂。
對百裏浦來說,他的大學和研究生學業都是在東北地區完成的,對樺木和樟子鬆並不陌生,當地的街道和園林綠化多用樺木,而天然的樟子鬆林更是比比皆是。
他預感到盒體應該是裏外兩層。而一個小小的盒子為什麼還要在裏麵放置夾層?莫非裏麵藏有暗格?他打算一探究竟。
百裏浦放下手電筒,雙手按住盒子一上一下用力一拉一拽,盒體便前後分開。他借著手電筒的光線清楚地看到,兩層木頭之間,擠壓著一張平平展展的宣紙,與那張藥方應該是同一質地,都因年久而略有泛黃。
到此時,百裏浦才相信仇大夫的話,兩張宣紙確有其事,看來兒子的病是有望根治了。同時他也對仇大夫的身份有了新的認識——
十年前,他幾乎與我和蘇夢同時來到這個縣城,在當地開了一家中醫診所。這十年來,仇大夫“懸壺濟世”是假,找到這幾樣“珍貴的東西”是真。他以一個中醫的身份偽裝,從我結婚當天他出現在婚禮現場開始,便一步步接近我和我的家庭。直到兒子出生,發現指關節存在病患,便主動找到我們,希望通過中醫方法為百裏晏辨證施治。在這一過程中,雖然他想盡辦法獲得有價值的信息,但都因自己的不露聲色而無功而返。直到昨天兒子闖禍,才讓仇大夫的心機沉渣泛起、死灰複燃。或者一直以來,他都沒有放棄努力。
更讓百裏浦疑心的是,當他領著受傷的百裏晏走進“懸濟堂”尋求幫助時,仇大夫第一時間急匆匆、氣喘籲籲地推門而入,似乎剛剛經過一次奔跑或者急促的行走。而當時仇大夫卻說剛從“和風菜館”吃河豚回來。
“和風餐館”是當地最有名的大眾餐館,以烹飪河豚全縣聞名,已經有幾十年的曆史,之前一直叫做“河風餐館”。無論是紅燒、薑燒、蔥燒,還是清燉、蘿卜燉、豬蹄燉,都做的有模有樣、有滋有味。雖然當地政府明令禁止出售河豚,但這不可抵擋的美味還是讓商家和食客們不顧一切地鋌而走險。有時,政府官員的身影也會出現在餐館的包廂裏,嘬著酒、抽著煙、筷子在盤子裏上下翻飛,對今年的河豚品頭論足,對廚子的手藝讚不絕口。
但在十年前,餐館的創立者也就是原來的老板暴斃。當時,警察和司法等部門都介入調查,也沒查出什麼病因。聽當地人說,是掌勺的廚子與老板娘私通,才上演了一出“水滸”。自那以後,老板娘將餐館整體轉手他人,店名也改成了現在的“和風餐館”。但是轉手的條件有一個,就是保留後堂的主廚。這不,這家餐館的風格基本沒變,主廚還是原來的那位,一些原來的夥計也留在店裏,生意也沒受什麼影響。
這廚子可不簡單,“煎炒烹炸扒,溜燒咕嘟燉”,是招招皆通,“山中走獸雲中燕,腹地牛羊海底鮮”,是樣樣美味。在新老板的關照下,收入是越來越高,這極大刺激了主廚的工作熱情。一些新的菜品不斷推出,生意也越來越紅火。
比如,近年來推出的什錦胡椒魚丁就色香味俱全,深受當地人喜愛。尤其每年的早春到初夏時節,到了“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更是顧客盈門、摩肩擦踵,如辦喜事般好不熱鬧。
百裏浦心想,仇大夫在縣城無親無友,無牽無掛,沒有任何理由從兩條街外的“和風餐館”如此著急地跑回到“懸濟堂”。就算他吃了河豚,滿心歡喜,渾身力氣,也不至於與我們形影相隨,接踵而至。
莫非我們從家裏奔向醫院都被他跟蹤,當我們走向診所時,他一直尾隨?而當我們進入診所屋內,他便迫不及待地跟了進來?
更為重要的是,當晚他來到家門附近進行監視,回到診所後用RB字寫了一封信,落款是“本多忠勝邦”,看來仇大夫是RB人無疑。另外,“本多”是典型的RB姓氏,叫做“忠勝邦”的人大多為武士、軍人、軍官或者他們的後人,難道仇大夫是武士或者軍人出身?一個RB軍人怎麼變成了一個中醫大夫,對中國的中醫文化和中醫施治怎麼能如此熟悉?雖然RB國也有類似於中醫的醫學,但兩者之間的差異還是十分明顯的。比如,中醫的“望聞問切”他們沒有,中醫的“十八反”、“十九畏”他們更是不得而知。此外,為什麼他會長期留在中國、留守在這個江N縣城?隻為拿到這支筆、這些紙張、這個紅木盒子?
想到這裏,百裏浦的思緒再一次被“本多忠勝邦”這個RB名字牽住。“本多忠勝邦”,百裏浦心中默念著這個似曾相識的名字。他知道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他麵前時,蘇夢和同學乜洪籌都在場。並且,這個名字還與一個中醫世家淵源不淺。但是,此時的百裏浦絞盡腦汁、苦思冥想,也無法想起當時的真實情景,無法還原“本多忠勝邦”的真實身份。
既然想不起來,百裏浦索性不再去想。當務之急是找到了所謂的“另一張紙”。這樣一來,他就能拿著這些東西找仇大夫進行交換,兒子健康的未來也就指日可待。
他伸手取出紙張緩緩展開,借著燈光,映入眼簾的是機器印刷的RB文字:
J-Cウイルスの合成と実験計畫
合成成分:始祖ウイルス+蛹ウイルス
実験擔當者:石原四郎本多太郎何源(支那技師)
隠し期:ウイルスを借りて宿主細胞タンパク質合成核酸と、80%酵素は宿主細胞。ウイルスに宿主細胞後に完成の生合成、形質にウイルスフリー粒子。
……
ウイルスメカニズム:高度同化生物;感染體間欠性神経興奮、體を小さく。
効果:感染體が神経支配を受け、體や他人、破壊する社會構造。
実験の群衆支那人(関東地區)
試験方法:皮下注射
実験の実施日:1945年8月8日
……
可能な措置に受け答えして1:低溫共融や週期**官移植は、20年週期。
可能な対応を2:漢方醫
……
還未等百裏浦將整個“方案”看完,他就已經知道了百裏晏所中之毒是半個世紀前關東軍的“遺毒”。這是一種精心研製的由“始祖病毒”和“蛹病毒”合成的人工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