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期”是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孩子除了身體方麵的變化外,思維方式也由兒時的感性的思維轉變為更加理性的思維,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地加強,處處要體現“我”的存在。但他們對事物的理解缺乏深度,體現自我又沒有更廣闊的市場,於是他們就會尋找實現自我的環境,因此,離他最近的父母或老師就成了“受害者”,他就靠和父母“對著幹”來體現自我。
其實,逆反期的孩子,在麵對父母和老師,甚至對社會也會產生強烈的對抗情緒。比如這個時期的孩子愛打扮的與別人不一樣,有的甚至追求另類;愛做一些引人注目、與眾不同的事;愛說一些令人吃驚的話;孩子的所有舉動,其目的就是讓人另眼相看,這都是他們想要的效果。孩子這樣的舉動,一方麵是孩子年少,他缺乏適應社會環境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等;另一方麵,孩子起於萌芽的自我意識支配著強烈的表現欲。換句話就是孩子要在社會上處處體現自己,通過展示自己和別人的不一樣來體現自己的價值。了解到這些,父母就不難理解孩子逆反期的表現了。
但是,對於父母來說,他們在麵對一個叛逆的孩子的時候,他們看到孩子的“壞”的表現是很多的,這也就是叛逆的孩子通常的表現:頻繁地大發脾氣;與父母過度爭吵;明顯地對抗和拒絕大人的要求和原則;故意使人痛苦和不安……對於孩子的這些表現,父母如果加以正確引導,這是孩子成長中必然要表現的“壞”,但如果處理不好,將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成熟和身體的發育。對子女的這段逆反期,應如何進行正確的引導,這是每位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都要注重的問題。
逆反期時孩子的叛逆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不全都會起到負麵的作用。孩子對一些事的不同看法和做法,不一定全是錯誤的,因為大多數人認同的東西也不一定全是對的。從某種角度講,孩子的叛逆往往是一個人具有創新精神的基礎,這種性格培養孩子探索新知的行動,更使孩子探索新知成為一種本能。因為如果沒有“叛逆”的存在,人們就會對原有的東西一味地去認同,這樣,人總會是墨守成規的,這樣的生活也會了無生趣。在學校裏,“不聽話”的孩子走向社會後,其中的大多數都比在學校聽話的孩子更能體現出人的價值,其中的原因就在於此。
任性是孩子心理需求的表現
據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孩子任性是種心理需求的表現。他指出,孩子隨生理發育,開始逐漸接觸更多的事物。他們對這些事物的正確與否,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樣進行瞻前顧後的分析,再做出處置決斷。而僅憑著自己的情緒與興趣來參與,盡管這些事物往往是對他不宜、不利,或者是有害的。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經常見到一些孩子,為達到某種目的特別任性,有時甚至會因此哭鬧不止,把父母搞得精疲力盡而仍不罷休。為此,父母隻得退讓,或者聽之任之;而有的人卻把這種任性,歸咎於獨生子女帶得太嬌慣。這都是錯誤的。
父母多以成年人的思維去考慮他參與的結果,完全忽略了孩子參與的情緒和興趣。實際上,這種情緒和興趣,就是孩子很想接觸更多新事物的心理需求。
4歲的傑克偶見表姐尼娜有個新玩具,在表姐離開後便開始作難母親,非得立即有個同樣的玩具不可。但此時已是夜深人靜,母親不可能驅車進城為之尋購。於是,傑克哭鬧了一整夜。看起來是傑克任性,無理取鬧。
可母親從沒有從心理角度去了解,傑克為啥非得立即要那玩具,更多的是去責怪他“要別人的玩具,或者性子太急”。
其實孩子僅覺得那玩具有個閃亮的燈好玩、那燈為什麼會閃亮而已,這就是一種好奇的心理需求。當這種心理需求得不到安撫時,他就與母親作對,無奈中隻得以哭來抗議。不達到目的,絕不罷休。如果母親重視到這種心理,采取表揚傑克為弄清那玩具為何閃亮是愛動腦筋和非常聰明,再擺出今晚不可複得這玩具的道理,並承諾明天將與他共同研究玩具閃亮的方法,可能孩子的情緒會好得多,至少,他心理上感到母親對他在“閃亮”問題上的認可。
處於獨立性萌芽期的孩子,對一切事物都想親力親為,都想弄個透徹,這原本是好事。但是,這種親曆親為的心理,往往會在不合實情中表現出來。對此,父母一不可包辦代替,二不可斷然拒絕,否則,孩子的任性就會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