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我發現班上的同學變了,變得好陌生。以前,如果一個同學學習上有了疑難問題,大家都會熱心幫助他,讓這個同學學懂。如果自己有講錯了講漏了的地方,還主動找另外的同學來給這個同學講清楚。現在卻不同了,大家各自心裏打著小算盤:我告訴他了,他成績提高了,豈不又多了一個競爭對手?何苦呢?我可沒有那種高風亮節的品格。於是乎,以前那個熱心團結的集體不存在了,變成了一個冷漠的“競爭”集體。
上星期五,數學測驗。我拿到卷子認真地做起來,開始還順利,做到卷末被一道應用題給難住了,冥思苦想了好久,直到打鈴前十幾分鍾,也沒做出來。此時,同桌交了卷,回到座位上,不住地催我:“快交!快交!越檢查越糊塗,沒錯的地方也改錯了。”
我猶豫了一下,決定不交為妙。“丁零零……”鈴響了,老師催促大家快交卷。我正想起身交卷,忽然間思路理清了,也可以說是靈感來了,竟把那道題做了出來。我的心情突然愉快起來,可同桌卻神色沮喪,很有些惋惜地說:“唉!還是讓你做出來了!”
我當時不解:“你在說什麼呢?”
“我說到底讓你做了出來,我又完了!”
我明白了他話中的含義,很吃驚,也很生氣,冷冷地回了他一句:“我當你那麼關心我的成績呢!原來是想我多扣幾分啊!真沒想到!”
“有什麼大驚小怪的?這就叫作‘競爭’!”
競爭?難道這就是競爭?怎麼同桌的理解竟是這樣狹隘呢?我感到一陣迷惑。
我不由想起一位好友對我說過:有個同學上課和周圍的人說笑,回到家卻暗暗用功。他的成績沒受影響,其他同學的成績卻下降了。
我耳聞目睹,像這樣用各種方法擊敗“競爭”對手的同學還不少呢!
自從班上出現這種事後,我老是在想:難道這就是競爭嗎?這樣做對不對?我認為競爭應該是在互相幫助的基礎上共同提高,力爭上遊。而不應該采用不光彩的做法,壓住別人,突出自己。俗話說:“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一個人縱有天大的本事,也無濟於事,隻有靠大家的力量才能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離畢業隻有幾天了,這種“競爭”愈加激烈。我真擔心同窗六年的友誼會煙消雲散。
快樂作文一點通:在這篇文章裏,小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心事:臨畢業之前,同學之間的關係發生了變化,竟然為了“競爭”而放棄了友誼和真誠。小作者通過描述自己和同桌之間發生的一件小事,從而表現出小作者對於大家所謂的“競爭”的鄙視和否定。小作者眼光很獨到,立意很新。文章結尾處的議論寫得很尖銳,指出事情的本質,有一針見血的效果,很值得小朋友們學習。
生病真幸福
有人說,健康是人類的朋友,擁有它,你才會感到快樂!可我卻覺得生病有時也挺快樂的。生病怎麼會有幸福感呢?別人也許沒有,但是我有。因為平時爸爸媽媽對我要求很嚴格,每天一早把我從睡夢中喊起來晨讀,就連星期天也不放過。放學一進家門,常常是書包沒放下來就催著我去寫作業、看書。整天是學、學、學,讀、讀、讀,好像我是一個不知疲倦的“小機器人”,腦子裏的弦繃得緊緊的。
終於,今天下午我忽然覺得頭十分暈,便回到座位上休息。可誰知頭越來越暈,終於,上課的時候,我支撐不住了。老師一個電話,爸爸媽媽便急匆匆地趕來陪我到了醫院。一量體溫,嚇壞了爸爸和媽媽,39.3℃,隻好打點滴了!
這時候,爸爸為我請假,媽媽陪護在我身邊。我躺在觀察室的躺椅上,全身顫抖著。這時,一旁的媽媽用溫柔的語氣問我:“孩子啊,要不要媽媽幫你去灌個熱水袋,順便拿件衣服來呀?”我仰起身子,點了點頭。不一會兒,媽媽就急匆匆地回來了,手裏多了一隻熱水袋、一件棉大衣。她把我打點滴的手輕輕挽起,慢慢地放在熱水袋上,然後小心翼翼地將手包裹好,最後又幫我蓋上了那件棉大衣。我的心一下子溫暖起來。爸爸又問:“孩子,想不想吃東西啊?爸爸去給你買回來。”我又點點頭。不一會兒,爸爸回來了。手裏提著一大袋我平時最喜歡吃的零食。我覺得這一刻我是那麼幸福!
真可惜,要是我能再病得嚴重些就好了,這樣我就可以多幸福一會兒了。
快樂作文一點通:小作者通過這次生病深刻地揭示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大家都知道生病了會很難受很痛苦,可是小作者卻說自己很幸福,可想而知小作者平時是多麼的不快樂!你有過這種生病了也幸福的感覺嗎?那就寫出來發泄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