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的三歲生日(2 / 3)

就在我出生之前不久,父母將家臨時搬到了布達佩斯,這樣母親可以在條件更好的醫院分娩。母親當時肯定想留在布達佩斯,不過她仍然和父親帶著我一起回到了巴喬爾馬什。

終於,她在1938年我兩歲時實現了這一願望。父親決定在布達佩斯建一個乳品分廠,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城市消費者的需求。我們搬到了位於基拉伊大街的一處公寓,那裏距乳品廠隻有幾個街區遠。

布達佩斯被多瑙河一分為二。布達這一邊屬丘陵地區,老式教堂、城堡、富人住宅散布其中,還設有壁壘。佩斯一邊是個商業區,從城市中心向外到處是公寓樓。這裏有山有水,一片大好風光;現代的公寓大樓和寬敞的林蔭大道令人賞心悅目。

基拉伊是條繁忙的大街,它連接著佩斯一側的中央環形大路和遠處的大型城市公園。一條有軌電車的線路從街中穿過,令這條本已車水馬龍的街道更加繁忙。不過,這條街並不是很吵鬧,而且有趣的事隨時都在發生。

離我們住的地方大概一英裏左右,是布達佩斯的猶太人居住區,那是一個奇怪、自成一格的區域,那裏的男人頭戴黑色帽子,身著深色外套,留著長長的卷發,身上有股獨特的味道。雖然同為猶太人,但是我們卻分屬兩個不同的世界。

我們的世界是一個典型的中產階級社區,街道美觀,但是沒那麼奇特。我們住的公寓大樓與其他的沒什麼不同:一樓是朝街的店鋪,上麵兩層是住家。樓中間有一個庭院,院裏有座不大的平房,是家照相館。院子後麵的一套公寓裏住著一對老夫婦,為住戶提供基本的看管服務。那位老先生既是鞋匠,又是公寓大樓的管理員,身兼二職;而他的妻子—一位和善的老太太,為房客接收包裹,看管生意人的進出,以及做一些其他的日常雜事。

在我們的公寓大樓裏,大部分房間麵朝裏,門和窗向庭院開著。庭院的四周,被一圈約三四英尺寬、帶有熟鐵欄杆的窄陽台環繞著,這圈陽台把各家連接起來。每層樓都有一個公共廁所,供公寓內沒有獨立衛生間的住戶使用。陽台的每一頭都有樓梯把每層樓連接起來,前麵的樓梯寬敞體麵,後麵的樓梯則狹窄陰暗。

朝街的公寓房間條件好些,更寬敞,並且帶有浴室。我們住的公寓在二樓,大小兩個房間都朝街,進深也一樣,但是大房間開間寬,有兩扇窗戶,小房間隻有一扇。窗戶很高、很窄,從中間打開,窗台到腰那裏,所以你不會掉下去。在夏天,房間的窗戶總是開著,你可以透過窗戶看街對麵的公寓樓,觀察基拉伊大街的交通情況,看看來來往往的電車和行人。房間通風,采光也很好,即使窗戶在冬天時關上,房間裏仍然明亮。

我外祖父和外祖母住小房間,父母和我住大房間。大房間既是父母和我的臥室,又充當著起居室。房間的一角擺著我父母的沙發床,旁邊是我的小床。房間裏還有一張表麵打磨光滑的木質飯桌和幾把餐椅,以及其他一些家具。硬木地板上鋪著一些波斯地毯和小地毯。

大房間麵向走廊開著一扇門,走廊是一個通向樓梯的又黑又長的過道。從這條走廊和小房間都能進我家的浴室。浴室裏有一個水槽、一個浴缸—浴缸連著一個加熱洗澡水的燒木頭的火爐,還有一個馬桶。在走廊快到樓梯的地方,一側通向廚房,另一側通向一間小屋。我們那體格魁偉的女傭吉茲住在這間小屋裏。她負責做飯、打掃房間、買東西和照看我,後來她嫁給了一個我隻知道姓欣科的男人。他們倆結婚以後,欣科也擠進了那間小屋。欣科在別的地方工作,隻要他在家,他就會為我雕刻木棍,並帶我去公園玩。而吉茲有空時,會坐下來給我講報紙上的犯罪故事,對此我十分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