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積極履行職能,促進政治民主。政治民主化是我國政治體製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要求。發展高度民主、法製完備、富有效率、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政治基礎,也是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基本標誌。在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製度中,參政黨積極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職能,對於整個政治體係的民主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和作用。參政黨的積極參政,對權力結構是一種改善,有利於政治民主化。多黨合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各黨派在國家政權中的合作。參政黨具有法律賦予的參政權利,可以參加國家的管理活動,其成員可以直接擔任各級政府及司法機關的領導職務。這些權利的積極履行,對推進政治民主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參政黨的民主監督,是權利對權力的監督,對推進政治民主化同樣具有重要意義。由於參政黨具有健全的組織體係,其成員大多數是知識分子,具有較豐富的政治閱曆和活動能力,信息渠道暢通快捷,因而能夠勝任對重大方針、政策的製定及執行情況等方麵的監督,這都使得參政黨的民主監督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監督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自身的優勢,是支持和幫助中國共產黨提高執政能力的重要力量,也是提高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水平,促進政治民主的重要途徑。五十年代鄧小平同誌就指出:“共產黨總是從一個角度看問題,民主黨派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出主意。這樣,反映的問題更多,處理問題會更全麵,對下決心會更有利,製定的方針政策會比較恰當,即使發生了問題也比較容易糾正。”《鄧小平文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3頁。因此,參政黨的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職能,能夠促進我國政治民主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對推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必需的民主法治,具有重要作用。
三、參政黨發揮作用的主要途徑
從根本上講,參政黨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地位與作用是我國政治結構所決定的,因此,參政黨發揮作用的方式,也隻能在我國的政治結構中進行探索。具體地說,參政黨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實現其功能、發揮其作用,都是在我國憲法和法律的規範之下,在既有的製度規範之內,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的。當前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堅持走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進一步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是參政黨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揮作用的政治保障。當前,我國既麵臨著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麵占據優勢的壓力,又麵臨著西方勢力實施政治全球化的圖謀,這都是影響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構的重要因素。在這種形勢下,正確對待西方多黨製、兩黨製和議會製、理解其發揮作用的土壤與條件,按照本國國情選擇自身政治製度和政黨製度,堅持走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顯得非常重要。我國參政黨要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積極發揮作用,首先就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政黨製度,共同推進我國政黨之間的合作與和諧,更好地發揮我國政黨製度的特點和優勢,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政治保障。
其次,把發展作為參政議政的第一要務,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建堅實的物質基礎,是參政黨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揮作用的根本途徑。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社會,參政黨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自覺服從和服務於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把履行職能的視野拓展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麵,充分發揮人才薈萃、聯係廣泛、智力密集的優勢,就如何正確處理區域關係、城鄉關係、經濟領域和社會領域的各種關係、如何實現社會公平等重大問題,進行深入調研,積極建言獻策,為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麵進步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豐富的物質基礎,是參政黨的重大使命。
再次,提高參政黨意識,協助中國共產黨各級黨委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協調各方關係,維護安定穩定的局麵,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營造安定團結的社會環境。參政黨和一般社會團體不同,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政治力量,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建設者。參政黨要有這樣的政黨意識和使命感,從而更好地履行職能,為構建和諧社會凝聚力量、穩定人心、協調各種利益關係,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在當前條件下,參政黨應努力適應社會階層結構出現的新變化和社會利益主體多元化的新形勢,重視做好維護穩定的工作,做好成員和所聯係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導群眾以理性、合理的形式表達利益需求;發揮位置超脫、渠道暢通的優勢,廣泛聯係社會各界人士,及時掌握社會輿情,如實反映廣大成員和所聯係群眾的意見、建議和要求,促進中共各級黨委和政府正確決策,把各種可能出現的矛盾消滅於萌芽之中;協助中共各級黨委和政府做好協調關係、化解矛盾、理順情緒的工作,妥善解決好影響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維護和鞏固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弘揚先進文化,激發社會創造活力,既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營造安定團結的社會環境,又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撐。
最後,加強自身建設,提倡終身學習的理念,增強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言獻策的本領。參政黨隻有積極加強自身建設才能提高自身的戰鬥力,隻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提高參政議政的能力。加強自身建設是參政黨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的必由之路,其目的就如胡錦濤同誌指出的那樣:“要著力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領”。不斷學習、終身學習是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本領的基礎。參政黨隻有通過積極學習,才能進一步改善知識結構,提高理論水平與政策水平,提高認識能力與思維能力,增強政治責任感和社會使命感,從而進一步提高整體素質,做到發現問題敏銳、思考問題深刻、研究問題到位、建言獻策科學、履行職責有效,真正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