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學習型政黨不僅是執政黨的戰略任務,也是參政黨的戰略任務,它們都是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型社會是我們社會的整體目標,是針對當前的世情與國情,為了促進我們社會的發展,積極應對各種挑戰,為了與世界的潮流相適應,而提出來的。學習型政黨就是為了實現這個社會目標,而為政黨的自身建設確立的一個重大任務。由於政黨在當今世界政治格局中的特殊地位,特別是在中國的政治格局中,由於中國共產黨處於領導地位與執政地位,參政黨與之親密合作,因此,學習型政黨不僅是學習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必要條件;建設學習型政黨不僅是執政黨的事,也是參政黨的事。
參政黨要建設學習型政黨,最重要的是發揮組織的力量,從黨派中央開始,到每一個支部、每一個黨員,都按照學習型政黨的要求加強自身建設和自身修養,把個人學習和共同學習結合起來、並以之作為一種組織文化和組織管理模式,從全體黨員終身學習的理念與機製;不斷增長的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追求卓越和不斷進步的意誌這幾個方麵加以貫徹和落實,從而把參政黨建設成為能持續學習、不斷創新進步的政治組織;能夠保持進步性、提高各種能力的政治組織;能夠引領社會不斷進步、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的政治組織。為此,要從以下幾個方麵加以落實:
首先,要建立健全組織領導體係,為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提供組織保障。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是一項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如果不擺在突出位置,切實抓緊,就很容易流於形式,所以特別需要強有力的組織領導體係來保障。因此,參政黨的主要領導幹部要切實認清自己肩負的政治責任,以高度的使命感、強烈的求知欲和積極的進取精神,發揮應有的領導作用、帶頭作用和示範作用,成為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精心的組織者、積極的促進者和自覺的實踐者。與此同時,還可以考慮建立必要的協調領導小組,從遠景規劃的製定、實施方案的確定,到具體工作的部署、相應措施的實施、保障環節的應用,都做好恰當的安排,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管,組織、宣傳等部門協調配合、分工落實的組織保障體係。
其次,必須加強和改進我們的學習,把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落到實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更新學習理念,明確學習內容,拓展學習領域,更新學習模式,建設組織學習的長效機製。就學習理念而言,要擯棄以往的階段性學習、特權學習、被動學習、適應性學習等學習特性,樹立終身學習、創造性學習和共享學習的觀念,把學習作為一種自覺追求、一種政治責任。就學習內容而言,要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學習,並把參政議政業務學習和其他學習結合起來,在對曆史經驗的學習中取得進步。同時,還要認真學習黨的章程和法規製度、學習當代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科技,管理、金融和外語等各方麵的專業知識,不斷提高學習、吸收和處理外界各種知識信息的能力。就更新學習模式而言,建設學習型政黨,不是對原有的學習模式和行為的否定,而是在對傳統學習模式批判繼承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學習模式及行為。要在傳統的個體學習模式基礎上,發展團隊學習、組織學習的新模式,把學習與工作相結合、政治與業務相結合、個體與整體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就建設組織學習的長效機製而言,要進一步堅持和完善包括“導學”、“講學”“互學”、“述學”、“督學”、“考學”等學習機製在內的各項製度,激發全體黨員幹部自覺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習落在實處。總之,要通過持續有效地學習,使參政黨的全體黨員幹部能夠加強思想理論武裝,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深入理解我們所麵臨的世情、國情、黨情,具備做好本職工作與履行參政黨職能所必需的各種新知識新技能。
第三,在提高服務科學發展的能力和參政能力上下功夫,這是參政黨建設學習型政黨的根本。這一方麵要以加強學習為基礎,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牢牢掌握唯物辯證的思想方法,加強對經濟社會管理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麵,要把學習與工作相結合,把學習的成果轉化為工作的能力,把學習的內容應用於實踐。一個參政黨組織如果僅僅為了學習而學習,或者學習的時間和內容很多而不能把學習轉化為參政能力、服務科學發展的能力和創造能力,不能推動工作的發展,學習就失去了實際意義,這樣的參政黨也不能稱為學習型政黨。建設學習型政黨不是讓我們的參政黨及其黨員幹部關起門來搞學問,而是要從文山會海中走出來,通過學習找到解決我們所麵臨的複雜問題的新思路和新辦法,更好地開展工作、更好地參政議政、更好地服務群眾。因此,我們必須堅持理論聯係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做到學習理論與運用理論、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相統一,把學習成果轉化為運用科學理論、科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工作的原則性、係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為此,我們要堅持學習與思考相結合、與調查研究相結合、與推進工作相結合,把學習的著眼點聚集到研究和解決社會主要矛盾和問題上,善於發現問題、敢於正視問題,並用學到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尋求解決矛盾和問題的具體辦法,真正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開創參政黨工作的新局麵。
四、深化參政黨實踐
我們既然要通過加強參政黨的思想建設來提高參政黨成員的思想覺悟和認識水平,使參政黨所倡導的價值體係和思想觀念為全體黨員所認同、所共享、並以此指導自身的參政實踐,我們就必須關注參政黨成員的政治思想認識的形成過程和影響因素,關注參政黨成員應有的政治理性認識的來源,而政治理性認識作為思想意識的一個組成部分,從根本上講,是來源於政治實踐的。可見,參政黨成員的政治理性認識是由其所參與的政治實踐所決定的。人的正確思想從哪裏來?隻能從實踐中來。我們要讓參政黨成員確立正確的政治理性認識,就必須深化參政黨的參政實踐,使參政黨的廣大黨員在有效的參政實踐中鞏固對現有政治秩序和政治觀念的認同。
按照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觀點,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對實踐具有能動作用。因此,參政黨的政治實踐與參政黨思想觀念的互動關係,是參政黨思想建設的一對基本矛盾。一方麵,參政黨的政治實踐需要參政黨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政治道德素質,另一方麵,參政黨的政治實踐的深度與廣度又製約著參政黨政治思想的發展,因為人的正確思想從實踐中來,參政黨成員的正確思想也隻能從實踐中來。一方麵,參政黨的政治思想對參政黨的實踐有著反作用,能夠推動或者製約參政黨政治實踐的發展,另一方麵,參政黨的政治思想又隻能在不斷發展的政治實踐中成熟和完善,如果參政黨的政治實踐是倒退的、滯後的,那麼參政黨的思想認識水平也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從實然的角度來看,參政黨的政治思想認識其實是對參政黨所參與的政治實踐所聯係的政治現實的看法。無論是錯誤的認識,還是正確的認識,都是參政黨成員在政治實踐中形成的,是在政治實踐中對客觀政治現象的反映。雖然實踐隻是認識的橋梁,但是,由於參政黨所處的政治客觀現實都是由他全部政治實踐所表現和展開的,所以我們可以說,參政黨的參政實踐是參政黨政治思想的來源。我們要相讓參政黨成員確立正確的政治理性認識,就必須讓參政黨成員在這些政治理性認識所誕生的土壤——有效的參政行為、有效的多黨合作——等等相關的政治實踐中深化認識,這是參政黨成員提供政治思想覺悟最根本的條件,其效果遠遠超過任何說教。隻有讓參政黨成員在有效的參政實踐中,更好地了解中國的國情,了解中國的政治文化傳統,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並建立起與之相適應的政治信仰。這就對參政黨的政治實踐提出要求,隻有在不斷發展的參政實踐中,參政黨的思想認識才能夠不斷進步與深化。因為參政黨成員的政治思想認識,無論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都能在現實政治生活中找到根源。當參政黨成員把參政黨視為花瓶,從而在參政黨自身建設問題上采取不作為的立場時,這雖然是錯誤的認識,但其實也是對當前多黨合作不盡如人意的那部分政治實踐的反映。當參政黨在現實政治生活中沒有更多機會真正發揮參政黨作用時,民主黨派花瓶論的錯誤思想就會應運而生。要解決這種錯誤認識,一方麵要引導參政黨成員用曆史的眼光、全局的眼光來看問題,另一方麵,也是更重要的方麵,是不斷深化多黨合作的政治實踐,為參政黨履行職能提供更加廣闊的舞台。
從應然的角度來看,參政黨及其成員所需要的許多思想觀念,必須在實踐中才能成長。比如說公民意識,這是參政黨成員所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意識,公民意識是由法律規定的公民權利所支撐的,但是,公民權利如果沒有經過具體的實踐環節,是很難社會化為人們的公民意識的。和所有人一樣,參政黨成員隻有在公民權利實現的過程中,才能學會做合格的公民。盡管公民意識的增長有賴於政治民主化程度的發展,但是,每一個社會成員作為公民而存在的具體實踐有著更加強大的推動作用。參政黨意識也如是。如果缺乏必要的實踐環節,參政黨成員沒有真實有效地履行參政黨職能,沒有在實踐中強化對參政黨性質、地位與作用的認知,那麼參政黨意識是很難確立的。參政黨意識隻能在有效的參政實踐中成長。這也和著名的政治學家佩特曼在《參與和民主理論》一書中表達的觀點相呼應,佩特曼認為,參與具有教育功能。也就是說,政治參與的實踐,是解決人們思想認識上的困惑的最佳課堂,因而也是參政黨思想建設最有效的方法。
五、加強教育與培訓
盡管參政黨的自身建設主要以自我教育為主,但是,這並不妨礙參政黨在思想建設的過程中依然要運用教育與培訓這一傳統方法。在使用這一方法的過程中,參政黨組織是教育和培訓的主體,參政黨的廣大成員及其領導幹部,是教育和培訓的對象。從這個角度看,加強教育與培訓,與參政黨自我教育的原則並不矛盾,應該成為而且事實上已經成為參政黨思想建設的重要方法。
加強教育與培訓目前已經是世界上很多政黨灌輸意識形態、增強政黨凝聚力與戰鬥力的必要政治機製,其目的在於把政黨的政治規範與價值觀念變為黨員的自覺選擇,並以此指導自己的政治行動,從而使黨的政治生活與政治實踐製度化、規範化,為實現黨的目標奠定思想基礎。政黨之所以能夠完成這一任務,與政黨在政治社會化中的角色是分不開的。如前所述,政黨是政治社會化的重要媒介,對人們的政治態度有著重要影響,能夠把政治價值觀念灌輸給自己的黨員,把政治技能傳輸給精英人物,這決定了政黨的教育與培訓是一定社會中黨員個體進行組織化與製度化的政治參與的重要前提,反映了政黨作為現代政治組織的價值所在。參政黨作為世界政黨中的一個獨創性概念,是世界政黨的一種嶄新形態,更有必要、有能力承擔起政治社會化的任務,通過有效的教育與培訓把自己的成員凝聚在自己的組織裏、凝聚在多黨合作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
需要注意的是,參政黨在對黨員進行教育和培訓的過程中,要注意教育和培訓方法的創新,要通過體驗式、互動式、研究式、案例式等教學方法,引導成員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分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從而把參政黨的價值觀確立在參政黨成員自己理性分析的基礎上。這就需要參政黨辦好自己的黨校,充分發揮各級社會主義學院的作用,利用社會主義學院研究和教學的優勢,把教育和培訓工作落到實處,從而鼓舞全體成員對社會主義的信心,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的信心,鼓舞全體成員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肝膽相照的信念,激發全體成員樹立起立足本職、獻身社會的精神,在多黨合作的政治框架中發揮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