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在與女兒說話時非常隨便,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殊不知,對女兒說話太隨便有時候會影響親子間的溝通,甚至有些話會引起女兒的不悅和反感,所以家長在和女兒說話時一定要注意,不要太過隨便。
聽聽女孩的心聲
爸爸媽媽:
你們知道嗎?有時候你們太過隨便的話會讓我很難堪。比如那次我們在公園,看到滿地的落葉,我問媽媽為什麼樹葉都掉下來了。結果媽媽張口就來了一句:“樹葉掉不掉和你有什麼關係?你在學習上也這麼用心就好了。”你們知道嗎?就是這樣一句隨口說出的話讓我很難受,以至於現在我都不想跟媽媽說話。所以,爸爸、媽媽,你們以後在說話時,可不可以考慮一下我的感受,不要太隨便。
女兒:青青
父母要注意的和女兒溝通的細節
父母對孩子的愛毋庸置疑,但父母的一些話語卻往往會讓女兒覺得不舒服,甚至會很反感。時間長了,女兒會覺得跟父母交流、溝通是一件讓人很不愉快的事,她也就不願意主動和父母溝通了。
根據教育專家的調查研究發現,如果父母跟女兒說話時經常“口不擇言”、太過隨便,會讓心思細膩、敏感的女兒對此感到反感,繼而也不願意和父母說話。
家長太過隨便的話可能會傷害到女兒
當女兒考試成績不是很好的時候,麵對成績單,家長可能會來一句:“怎麼這麼差啊?”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可能是家長隨便一說,但是對女兒來說“意義”就不同了。她可能會這樣去理解:“在爸爸媽媽的眼裏,我的成績一直都很差,他們不喜歡學習成績差的我。”假如女兒這麼理解的話,那麼必然會對父母產生一定的隔閡和“怨言”,從而不利於雙方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
消極的話更不能隨便和女兒說
在跟女兒說話的時候,父母要注意盡量不說帶有消極色彩或者容易引起女兒“誤會”的話語,要多考慮她的感受,避開說話的“雷區”。即使是一些批評的話語,也要注意表達方式,以確保說出來之後不會影響親子溝通。
給父母的建議
有些父母可能覺得跟女兒說話沒必要拐彎抹角,即使說了什麼不中聽的話,女兒也不會跟自己“記仇”。但是為了保護女兒敏感而脆弱的心,也為了讓女兒樂於主動跟自己溝通,父母在跟女兒說話時還是不要太過隨便。
跟女兒說話時要把她視為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孩子再小,再不懂事,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個體,尤其對於女孩來說,她們的情感和心思更敏感,父母對她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溝通的效果。比如家長在跟女兒聊某件事情的時候,不要隻顧著自己說自己的,完全忽視女兒的想法和意見,尤其是不能覺得女兒小,她的意見可以忽略不計。而是應該把她視為獨立的個體,同樣也要聽聽她的意見和想法,並且還要作為參考。假如父母這麼做的話,一定會讓女兒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這樣一來,她也就會很信任父母了。
話說出口之前先想想這麼說女兒能不能接受
俗話說“禍從口出”,就是提醒人們在說話時一定要“嚴謹”。“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給人造成的傷害,很難補救。因此話在說出口之前,先根據女孩的心理、個性,再結合女兒具體的性格特征等仔細斟酌一下,看這麼說女兒能不能接受,覺得可以了再說出來。
總之,父母在跟女兒說話時要充分考慮她的心理特點,該說的話說,不該說的話不要說,尤其是一些讓女孩聽了感覺很尷尬、很反感的話,絕對不能說。